《水滸傳》晁蓋之死深度分析

《水滸傳》中,晁蓋之死一直是大家非常關注的疑案,多少年來,無論大腕巨擘,還是普通百姓,都對探索這一案件樂此不疲,今天我們一起再來探索一下,試圖撥雲見日,讓它水落石出。

背景:宋江上山前後,通過走南闖北,南征北戰,帶來一大批江湖好漢,還多次自作主張山寨之事,更有招安言論不斷提及,吳用倒向宋江,晁蓋的勢力逐步被架空,晁蓋宋江亦心知肚明。

《水滸傳》晁蓋之死深度分析

晁蓋攻打曾頭市

為了不讓有漏網之魚,我們不妨先從最大的人群考慮。晁蓋之死,在於攻打曾頭市,這樣涉及的人群就出來了:史文恭領銜的曾頭市和宋江領銜的梁山。接著我們看一下晁蓋的臨終遺言:

當日夜至三更,晁蓋身體沉重,轉頭看著宋江囑付道:“賢弟保重。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言罷,便瞑目而死。

從晁蓋的遺言中,我們可以得到的信息有兩點:第一,宋江你絕對不是梁山之主的人選(晁蓋可能想讓林沖接班,翻看一下此時梁山上的好漢,只有林沖、魯智深、武松、楊志、秦明、花榮、劉唐、朱仝武藝不錯,但是敵的過史文恭的可能只有林沖)。至於原因1,晁蓋之死的幕後主使是宋江;2,宋江將帶領梁山走向招安之路。第二,晁蓋否定了自己的死是史文恭所為。

《水滸傳》晁蓋之死深度分析

史文恭

對於第二條,晁蓋不是死在史文恭手裡,我們可以由以下三點得到確認:

  1. 教市上小兒們都唱道:‘搖動鐵鈴,神鬼盡皆驚。鐵車並鐵鎖,上下有尖釘。掃蕩梁山清水泊,剿除晁蓋上東京!生擒及時雨,活捉智多星!曾家生五虎,天下盡聞名!’

  2. 曾家說道:“我曾家府裡,殺你死的不算好漢。我一個個直要捉你活的,載裝陷車裡,解上東京。”

  3. 向日天王率眾到來,理合就當歸附。奈何無端部卒,施放冷箭,更兼奪馬之罪,雖百口何辭!原之實非本意。

以上三點,第一、二點是曾頭市小孩傳唱的謠和曾家的言論,可以看出曾頭市是想活捉晁蓋,到朝廷請功,所以正常不會射殺。第三

點是曾頭市送給宋江的投降書,文中說及,晁蓋死於無端部卒,對於這點的理解,我認為可能在某次對戰中,提起晁蓋死了,但是曾頭市並不知道晁蓋是怎麼死的,但是現在求降心切,只能說是自己的部卒殺的(實際並不是)。所以晁蓋之死,不是曾頭市和史文恭所為,必是梁山所為。

現在我們把目標縮小到梁山集團,哪些人可能會殺晁蓋?細想一下,不難得出,兩種人最可能殺晁蓋:第一,晁蓋之死對於他本人有著巨大的利益,實際上就是招不招安,這點我們推測出的人有:宋江、吳用、秦明、黃信、呼延灼、柴進、徐寧、楊志、雷橫、朱仝。這些人大多是宋江嫡系,而且如果想招安,最終還要跟隨宋江和吳用,所以即便不是宋江吳用,也得到他們的暗許或者明許。第二,晁蓋和這個人有著莫大的個人恩怨,石秀、楊雄、楊志。

《水滸傳》晁蓋之死深度分析

水滸傳宋江

話說到這裡,我們已經基本確定了人群。第一,宋江或者吳用派人下手,這樣必有一個或者幾個心腹付諸實施。第二,石秀和楊雄一起用計殺死了晁蓋,而且是他們親手所為。我們回到晁蓋攻打曾頭市時帶的頭領二十人:

林沖、呼延灼、徐寧、穆弘、劉唐、張橫、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楊雄、石秀、孫立、黃信、杜遷、宋萬、燕順、鄧飛、歐鵬、楊林、白勝。

在這些人中,我們可以不假思索的排除的人有三阮、白勝。三阮和白勝都是晁蓋的人,三阮反對宋江的招安策略,晁蓋一死,必是宋江上臺,宋江上臺,必是招安,晁蓋救過白勝的性命。接著我們看看晁蓋帶十個人攻打寨柵的名單以及晁蓋被射時候的情景:

劉唐、阮小二、呼延灼、阮小五、歐鵬、阮小七、燕順、杜遷、宋萬、白勝。

晁蓋眾將引軍奪路而走,才轉得兩個彎,撞出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將來,不期一箭,正中晁蓋臉上,倒撞下馬來;卻得呼延灼、燕順兩騎馬,死並將去,背後劉唐、白勝,救得晁蓋上馬,殺出村中來。村口林沖等,引軍接應,剛才敵得住。兩軍混戰,直殺到天明,各自歸寨。林沖回來點軍時,三阮、宋萬、杜遷,水裡逃得性命;帶入去二千五百人馬,止剩得一千二三百人,跟著歐鵬,都回到帳中。

晁蓋奪路而回,對面射箭而來,所以可以肯定,晁蓋帶的一干人馬,都在晁蓋左右或者後面,所以說絕對不是這十個人所為。剩下的十個人名單:

林沖、徐寧、穆弘、張橫、楊雄、石秀、孫立、黃信、鄧飛、楊林。

且看劇情發展:

村口林沖等,引軍接應,剛才敵得住。兩軍混戰,直殺到天明,各自歸寨。

林沖等人此時在村口等待,待晁蓋人等出村口,林沖等人接著廝殺,此處林沖等人,點名的只有林沖一人,有人說肯定是十人。個人認為,林沖應該會留頭領守寨柵。所以此處只能排除林沖。剩下名單為:

徐寧、穆弘、張橫、楊雄、石秀、孫立、黃信、鄧飛、楊林。

再看劇情發展:

宋江道:“晁天王臨死時囑付:‘如有人捉得史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此話眾頭領皆知。今骨肉未寒,豈可忘了?又不曾報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

《水滸傳》晁蓋之死深度分析

水滸傳吳用

宋江變換了晁蓋的遺言,把殺死晁蓋之人認定為史文恭,此前我們已經排除史文恭,宋江這是欲蓋擬彰。上面我們說道,石秀和楊雄與晁蓋有著巨大的仇恨,現在看來,即使是石秀和楊雄下手,

幕後主使必是宋江(和吳用)。所以宋江必會派心腹之人去殺晁蓋?晁蓋的心腹之人有哪些?首先是石秀和楊雄,這兩個人雖然乍看算不上宋江心腹,但是和宋江有著共同利益,而且此二人也不反對招安。然後是穆弘、黃信。至於徐寧,本是東京禁軍金槍班教師,家和美滿,被宋江賺上山來,對宋江必有所忌諱,肯定不是宋江心腹。孫立是登州系老大,武藝高強,卻在後來排位中落入地煞之列,孫立可以排除。鄧飛和楊林並非宋江嫡系。至於張橫,鑑於張順在晁蓋將死沒有薦安道全,宋江得了瘡張順推薦了,暫且無法排除。所以,跟隨晁蓋的二十人再加上和晁蓋有深仇大恨的嫌疑人名單如下:

石秀、楊雄、穆弘、張橫、黃信、楊志。

當然故事中還有一些情節十分可疑:事件的引發者(送馬被劫):段景住,此人非常蹊蹺,沒有這個人,晁蓋就不會攻打曾頭市,沒有攻打曾頭市,就不會中箭;多次往返於曾頭市和梁山之間:戴宗;

引路的兩個不明和尚:和尚甲、和尚乙(不可能是射死晁蓋之人);引薦盧俊義的人: 和尚大圓,推薦盧俊義代替梁山內部人士捉得史文恭,等於把梁山之主的位子給了宋江(此人不會是執行者)。那麼射死晁蓋之人就剩下以下名單:

石秀、楊雄、穆弘、張橫、黃信、楊志、戴宗、段景住。

楊志在晁蓋攻打曾頭市前後,並沒有任何動靜,書中對他沒有描述,所以必須去掉(雖然楊志和晁蓋有大仇)。另外提一下花榮,這個人被很多人認為是晁蓋之死的執行者並沒有在晁蓋攻打曾頭市有任何露面,所以排除花榮。個人認為作者不會安排一個隻字未提的人結果了晁蓋,那樣真叫無中生有,而且這種寫法也沒有任何意義。所以剩下的人名單如下:

石秀、楊雄、穆弘、張橫、黃信、戴宗、段景住。

我們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梁山箭法高超的花榮、楊志、孫立並沒有出現在名單中,所以私下認為,宋江在選取人才的時候,並沒有選擇箭法最好的人,只要一般箭法就可以,更加印證了準備的充足。

《水滸傳》晁蓋之死深度分析

水滸傳石秀

另外,我們可以把戴宗排除在執行者之外,因為戴宗經常兩地往返,主要是情報工作,方便宋江吳用籌劃,戴宗直接執行的可能性為零。還有段景住,此人沒有幾分本事,而且排名最末,給宋江帶來了除掉晁蓋的機會,但是並沒有參與也不知道此事。

那麼剩下的嫌疑人名單如下:

石秀、楊雄、穆弘、張橫、黃信。

宋江吳用兩人,可以不用箭法最精巧之人,但是一定會用最精巧的人,做事必須穩重有謀略,而且乾淨利索。並且此事是一件不太光彩的事,對於好面子的宋江還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下面為書中描寫石秀的語句:

石秀是個精細的人,看在肚裡便省得了,自心中忖道:“常言:‘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第四十五回 楊雄醉罵潘巧雲 石秀智殺裴如海。

下面是描寫黃信的語句:

黃信道:“這個不必問了。連夜合個囚車,把這廝盛在裡面。”頭上抹了紅絹,插一個紙旗,上寫著“清風山賊首鄆城虎張三”。宋江那裡敢分辯,只得由他們安排。黃信再問劉高道:“你拿得張三時,花榮知也不知?”劉高道:“小官夜來二更拿了他,悄悄的藏在家裡,花榮只道去了,安坐在家。”黃信道:“既是恁的,卻容易。明早安排一副羊酒,去大寨裡公廳上擺著;卻教四下裡埋伏下三五十人,預備著。我卻自去花榮家請得他來,只推道:‘慕容知府聽得你文武不和,因此特差我來置酒勸諭。’賺到公廳,只看我擲盞為號,就下手拿住了,一同解上州里去。此計如何?”劉高喝采道:“還是相公高見,此計大妙。

至於其他人並沒此類描寫,但是其中的穆弘沒有什麼戰績,後來卻排在二十四位,事有蹊蹺,所以不能把他排除在外。剩下的名單是:

石秀、黃信、穆弘

現在我們來作個總結:段景住投奔宋江,說帶了一匹寶馬被曾頭市劫取了,宋江見有機會可用,就私下找吳用商量對策,然後讓戴宗繼續尋找信息,以此來激怒晁蓋,晁蓋急於建功,不顧宋江的假意勸說,帶兵攻打曾頭市,宋江再讓戴宗去看曾頭市和晁蓋的情況。最後宋江吳用讓早已議定的石秀或穆弘或黃信三人中的一人或者多人帶上毒箭,埋伏於暗處,其中一人射死了晁蓋。

《水滸傳》晁蓋之死深度分析

水滸傳戴宗

【注:書中的證據還有很多,我們只是從中挑選了一些代表性的證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