祿勸全力以赴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相互離不開。” “像愛護自己眼睛、珍視自己生命一樣愛護、珍視民族團結,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在有“三水一江地,彝歌苗舞鄉”美譽,各少數民族人口占48萬總人口的32.7%的祿勸,近3年來,各級各部門緊緊圍繞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工作,助推祿勸在今年與全市一道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圍繞實現“城鄉協調、共同繁榮,民族團結、和諧穩定,機會均衡、共建共享”三大目標,祿勸突出三個重點、實施八項工程,緊扣民族工作主題,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以“學會十個指頭彈鋼琴”深入開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創建,帶動全縣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持續發展。今年,祿勸將緊盯創建目標、圍繞創建體系、壓實工作責任、形成工作合力、做實迎檢準備,全力以赴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祿勸全力以赴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高位統籌穩步推進,創建工作紮實開展。

“各民族同呼吸 共命運心連心”“民族團結手牽手 和諧發展心連心”……近段時間,這樣的標語在祿勸城鄉隨處可見,全力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的一幕幕生動實踐和成果正在發生和取得。

祿勸全力以赴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創建,是推進祿勸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有效載體、有力抓手,既是各族群眾之盼,也是現實發展之需。當前,正值祿勸決勝脫貧摘帽衝鋒衝刺的關鍵時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穩定。”祿勸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由此,領導重視高位推動、廣泛宣傳全民參與、完善機制強化保障、典型引領示範帶動、打牢基礎完善臺賬,成為祿勸開展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創建工作以來,一以貫之的基礎和保障。

祿勸全力以赴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祿勸全力以赴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突出重點抓實載體,示範創建成效顯著。

在創建過程中,祿勸全面聚力民族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民生質量改善、生態文明建設、民族教育振興、民族和諧共處、民族文化繁榮、民族人才培養、民族精神傳承、民族工作創新10項重點工作,逐步實現繁榮發展穩步提升、脫貧攻堅精準發力、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生活水平穩步提高、人居環境持續提升、共同進步成效明顯、民主法治再譜新章、繼承保護力度加強、少數民族人才隊伍日益壯大、各項特色亮點得到彰顯等成果。

祿勸全力以赴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

其中,長期以來祿勸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少數民族貧困群眾的脫貧工作,大力實施少數民族“同步脫貧·共享小康”工程,各民族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共建全面小康、共創和諧社會取得新成效。祿勸縣委明確提出要突出少數民族脫貧,落實常委包保責任制,精準扶“志”、精準扶“技”、精準扶“智”,重點著眼在少數民族群眾素質素養提升、生活方式變革、產業結構優化方面下功夫,努力實現全縣各族群眾同步脫貧、共同發展、共享小康,加快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縣建設進程。民族脫貧全面推進,著眼民族發展不平衡問題,落實包保制度,推進“整族提升、全族脫貧”。實施少數民族素質提升工程,發展民族教育,加大民族學生幫扶力度,增設“雙語”教學校點,實施民族大學生定向招錄、定向委培,開展勞動技能培訓,提升少數民族整體素質,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實施少數民族增收脫貧工程,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引導民族地區群眾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組織民族群眾外出務工。依託民族文化、自然風光,建設少數民族特色村寨,打造民族文化旅遊品牌。實施民族地區基礎建設工程。通過民族村落整體搬遷苗族村19個、彝族村7個、傈僳族村2個、傣族村1個。實施“村容村貌整治”“家居環境改善”“村風文明培育”行動,提高農村文明程度、提升群眾健康水平,促進農村環境更加整潔、村風民俗更加文明、生活方式更加健康、農村社會更加和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