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炮轟幣圈亂象,傳遞了哪些信號?長遠來看是對市場的利好

央視炮轟幣圈亂象,傳遞了哪些信號?長遠來看是對市場的利好

寫文章之前,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前幾天幣圈有位入市半年的小屌絲,終於用槓桿一把梭哈,掙到了人生的第一個百萬,急匆匆跑到心儀已久的女神面前,拉著姑娘的手說:“跟我吧,我給你買房。”

沒想到牽著姑娘四處看房的這幾天,幣市大跌,房子跌沒了。

這情以何堪,忽悠幾天,都拉著姑娘四處逛售樓處,剛到了售樓處說剛才還能買得起,現在買不起了,姑娘信嗎?

如果我是姑娘的話,我肯定不信。我會淚眼婆娑的說:“你就是個騙子!就是個傳銷騙子!”

央視炮轟幣圈亂象,傳遞了哪些信號?長遠來看是對市場的利好

這故事是我編的,但絕對不是假的,這種事,天天在幣圈發生,只是沒有妹子。

區塊鏈傳奇研究這一行也不是一天二天了,但在平時生活中,我都閉口不談數字幣,為什麼?上次寫文章講過,怕被別人看成是傳銷販子。

我是一個程序員、IT項目管理人士,我能理解區塊鏈的概念,知道它的好處,那是十多年編程積累的理性分析與對前沿技術的直覺。這不是一般人可以掌握的,所以得不到身邊人的理解很正常。

21日、22日、23日,央視財經頻道連續三天推出專題報道,三問區塊鏈,既怒揭代幣市場亂象,又對區塊鏈技術應用予以肯定。

對於幣圈,對於央視,這都是十分罕見的動作,傳遞了什麼信號?

會不會引發新一輪的監管風暴?央視報道真正的用意是什麼?

當前中國最重要的工作就是防範金融風險,一切工作都將圍繞這個中心思想展開。

當前有幣圈的二大問題

一是交易所亂象叢生,賺錢不要命,這點之前已經講過。

二是傳銷與非法集資橫行,威脅國家金融穩定。

區塊鏈本無罪,但罪因人而生!

世界上有一類非常可惡的人,那就是真正幹傳銷的人。

傳銷是最善於利用各種新概念,電商、微商、P2P、眾籌、萬眾創業等等,每項新技術或國家政策出臺,都會被他們利用,變成傳銷的幌子。

央視炮轟幣圈亂象,傳遞了哪些信號?長遠來看是對市場的利好

傳銷在中國有著深厚的土壤,安利、完美等早期傳銷培養了一大批以類似業務為營的人,很多成為當前傳銷行業的精英講師,由於常年的經營,他們大多有自己的團隊、人脈和傳銷資源,加之互聯網信息化的普及。

一個傳銷盤拓然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完全可以做到一呼百應。

傳銷受害者,大多都是參與過眾多傳銷項目的人,他們並不像想象中那樣愚蠢,他們很多都有過經營商鋪、飯店、服裝等業務,商業經驗也是有的,為什麼會受害?

一方面是投機心理的作祟,實業做得太辛苦,想脫實入虛,一夜暴富。

另一方面是過分的自信,他們清楚這是個龐氏騙局,但認為別人能賺錢的項目,自己也一定能,只要在崩盤前跑掉就好。

央視炮轟幣圈亂象,傳遞了哪些信號?長遠來看是對市場的利好

為什麼區塊鏈、加密數字貨幣會被傳銷盯上?

區塊鏈本來就偏向於技術,普通老百姓很難理解。而傳銷一旦披上了區塊鏈、加密數字貨幣的外衣,便具有很強的隱蔽性、欺騙性,一般人們很難分辨一個幣種是不是傳銷幣,甚至最可怕的,他根本不願去了解去分辨,一聽到“穩賺不賠”、“一夜暴富”、“財富自由”這樣的字眼便失去了理智。

即便如此,對於願意用理智思考事物,理性的投資者來說,分辨傳銷幣和真正的加密數字貨幣仍舊有據可循。

比如拿到一個項目一定要通過官網及所有公開渠道調查核實項目團隊的公開背景,避免出現騙子隨便找幾個老外的照片取個名編個背景就來騙人的情況出現。

另外,加密數字貨幣採取去中心化記賬,公開透明,可以查詢到貨幣發行的總數量、流通量,轉賬交易記錄,通過 ICO 融資和交易所買賣;而傳銷類幣種代碼不開源,中心化記賬,上述信息都無法查詢,操控其的平臺可以無限增發,且通過拉人頭、發展多級下線來獲取獎勵代幣,很容易分辨。

如果你身在幣圈,能分清楚加密數字貨幣與傳銷幣的話,高下立判。

央視炮轟幣圈亂象,傳遞了哪些信號?長遠來看是對市場的利好

央視傳遞的信號很明顯

區塊鏈技術應用是明顯被鼓勵的,也是國家產業政策的方向,但各種金融性質的代幣,則被嚴格監管。

以後推廣的是無“幣”區塊鏈,炒幣沒有生存空間!

投資區塊鏈技術企業,不是先發代幣,而是項目落地後再購買服務還是可以的。

“儘快去除泡沫,才會喝上醇香美酒”,讓我們靜待這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