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指縫太寬

光陰太瘦

10年悄然流逝

那一天卻太難忘懷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2008年5月12日

14時28分04秒

大地震顫,山河破碎

8.0級地震,近7萬人遇難

滿目瘡痍,舉國同悲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了

我們從未忘記

那一地的殘垣斷壁

掩埋了書聲琅琅的校園

和飯菜飄香的家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了

我們從未忘記

瓦礫之上的尋找和等待

那哭喊飽含悲傷、絕望

痛徹心扉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了

我們從未忘記

廢墟之下那些渴盼的眼神

災難固然可怕

生的意志卻比死亡更加強悍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救援!!救援!!

緊急!!緊急!!

他們,逆行

奔向坍塌的房屋

搜尋生命的跡象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他們,飛躍

直降支離破碎的大地

帶著爭分奪秒的信念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他們,託舉

用身體搭建人梯

護佑危難中的生命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還有

醫生、消防官兵、

警察、志願者……

以及未到現場的每一個你

國有殤,誰都不曾置身事外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在擠壓的瓦礫中

從死神的黑手裡

生命的奇蹟

在災難的底色上不斷閃光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即便山河破碎

中國人始終挺直脊樑

或許在自然面前依舊渺小

但我們絕不屈服從未放棄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因為記得,所以懷念

逝者已安息,生者更加堅強

10年過去了

時光穿越災難

也見證重生

-1-

從3歲到13歲

當年的“敬禮娃娃”

如今尋找救他的解放軍叔叔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10年前-2008年

汶川地震中,

一個躺在擔架上的三歲小朋友郎錚,

向救他的解放軍叔叔敬禮,

溫暖了整個中國。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爸爸是警察,

雖然那時還小,

但我知道敬禮代表著感激和尊重。”

10年後-2018年

“敬禮娃娃”已經長成翩翩少年: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現在個頭已經超過了媽媽,

可以和爸爸在籃球場上“對抗”了。

今年四月,

郎錚在網絡上發佈了一則尋人啟事,

尋找當年救他的解放軍叔叔。

郎錚說:“就是想和叔叔們說聲謝謝。”

媽媽則說,

十年前,在北川是他們救了兒子的命,

十年過去了,如果還能找到這些解放軍,

希望能在新北川拍一張合照,

因為那是新生活開始的地方,

希望通過照片定格住幸福。

-2-

從12歲到22歲

“長大我當空降兵”

如今,我真成為你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10年前-2008年

地震發生後,

當程強和家人陷入恐慌和無助的時候,

是空降兵官兵

打著“黃繼光生前所在部隊”的紅旗,

進入什邡救災。

持續97天的救援和重建,

官兵們不僅為受災群眾重建了家園,

更帶去了希望。

在最後送別救援部隊的人群中,

12歲的程強舉起了

“長大我當空降兵”的橫幅。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這一幕,

成為汶川災區群眾為人民子弟兵送行的經典畫面。

10年後-2018年

程強夢想成真,

已是空降兵某部“黃繼光班”第38任班長。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初中畢業,

程強就去武裝部報名參軍。

他被告知,還未達到服役年齡。

高中,程強約上自己的堂哥,

再次報名參軍,終於如願。

在填寫服役意願表時,

他毫不猶豫地勾選了“空降兵”。

“空降兵救了我,

給我埋下了一顆想當空降兵的種子。”

作為村裡的“孩子王”,

他第一次有了夢想。

-3-

從18歲到28歲

“可樂男孩”已是“可樂館長”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10年前-2008年

汶川地震中,

薛梟被困廢墟約80個小時。

被救出後,擔架上的他說道:

“叔叔,記得我的可樂。”

“要冰凍的。”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於是,

他有了一個可愛的名字:

“可樂男孩”。

因為這句話,

他被喻為“逗樂了悲傷的中國”

的陽光男孩。

但因傷情嚴重,

他的右手臂被截肢...

10年後-2018年

“可樂男孩”已是“可樂館長”。

今年則是薛梟進入

可口可樂(四川)公司的第五年。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在公司的二樓,

有一間不大的博物館,

負責人正是“可樂男孩”薛梟。

他需要在這裡接待不同的參訪者,

併為他們提供講解服務。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我是死裡逃生的人,

地震那麼大的困難都過來了,

現在還有什麼過不去的呢?”

薛梟說,

“也許這就是

我跟其他同齡人或者年輕人不一樣的地方,

也是地震教給自己最受益的東西。”

-4-

從54歲到57歲

“最牛校長”沒能等到“第10年”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10年前-2008年

四川省安縣桑棗中學:

那個地動山搖的日子,

在一片房塌屋垮中,

加固過的“危樓”屹立不倒,

訓練有素的師生迅速逃生。

“全校師生無一傷亡”!

校長葉志平被稱為“最牛校長”。

2003年,

縣教育局號召全縣學校開展疏散訓練,

有人勸葉志平“應付應付”,

他卻當大事來抓。

他說:

“對學校來說,

一個娃娃出事是千分之一,

可對他父母就是百分之百,

馬虎不得。”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葉志平給中學生講逃生資料照片

學生劉昱伶忘不了的是,

2008年剛上初一第一次演練,

她和同學們嘻嘻哈哈地手拉手往樓下跑,

既覺得好玩,又有些嫌煩。

葉校長拿著大喇叭站在操場上指揮,

苦口婆心地告誡大家用心,

一遍又一遍……

7年前-2011年

葉志平因病離世,

享年57歲。

他沒有留下一句遺言,

卻留下了一座安全、美麗的新校園,

一箇中考成績16連冠的鄉鎮中學,

一種“好校長、好老師、好大哥”的動人情懷。

斯人已去,音容猶存。

大愛師表,光照乾坤。

十年後

當年“滿目瘡痍”的地方又是怎樣?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5·12震後十年

今昔對比看隴南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5·12

“5·12”汶川地震,導致與四川省毗鄰的甘肅省隴南市武都區馬街鎮蒿坪村在地震中嚴重受損,全村幾乎被夷為平地。

地震發生後,按照中央統一部署,廣東省深圳市對口支援隴南災區,深圳先後派出300多名幹部紮根災區,並投入援建資金和物資25億多元,圓滿完成了對口援建任務。為感謝社會各界的幫助、經過民政部門的審批,蒿坪村這個在地震中被摧毀的村莊易地重建,並於2008年年底正式更名為感恩村。

經過十年的建設,如今的感恩村小樓整齊排開,村容整潔,村民過上了富裕幸福的生活。對於十年來社會各界給予的幫助村民們念念不忘。“村裡的一磚一瓦,都傾注著國家和深圳援建單位、愛心企業等社會各界的幫助,我們一輩子都不會忘記。”感恩村村民李石得說。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汶川大地震十週年祭

十年前,生死不離!

十年後,生生不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