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格局和膽識?

大成就者都具備的兩點特質

站在你的角度,你覺得他們是無理取鬧;站在他們的角度,他們覺得事關重要,是必須的。這就是不同高度和境界的區別。

忍辱只是一個手段,一個過程,它的目的就是為了負重。你要想負重,必須學會忍辱。

委屈也是為了求一個圓滿的結果,十全十美的結果,同樣只是一個過程、一個手段、一個方法,它不是目的。委屈的目的還是為了有一個圓滿的人生,圓滿的結果。

所以自古,凡是大成就者都學會了如何忍辱,如何委屈。只有你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忍辱,你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負重;真正的做到了委屈,才能夠真正做到求全。

可是現在的人都想做事情,有幾個人能接受忍辱和委屈呢?

如果你知道委屈和忍辱只是一種方法、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法門,那你就很容易接受它,面對它了。它的目的是為了求全,為了負重。

你說你善於負重,能夠負重,你不能夠忍辱,又如何負重呢?你不能夠委屈,你的人生怎麼會有個大圓滿大結果呢?

你想當領導,你想當父母親,你必須學會受氣,如果你不能夠接受你子女和下屬的無理取鬧,你不可能當好一個領導,不可能當好一個父母。

站在你的角度,你覺得他們是無理取鬧;站在他們的角度,他們覺得事關重要,是必須的。這就是不同高度和境界的區別。

忍辱是能力,負重才是境界。委屈是能力,求全也是境界。

當走完整個過程回過頭來看,其實也沒有忍辱,也沒有負重。所有的一切都只是一個過程,是讓你成長曆煉的過程。

由此岸到彼岸,由凡夫的位到聖人的位。什麼是聖人呢?他的境界到達一個高度了,他就是聖人。能夠包容、能夠奉獻、能夠無我了,這就是境界的體現。

如何提升格局和膽識?

東華禪寺方丈萬行大和尚,一位用生命去踐行佛法、用生命去體證生命本質的智者。

從童真入道、閉關證道,到建寺安僧、講經說法,六度萬行,歷經了三十餘年,找到了一條能讓人類證悟本源的解脫之道。

本著普度眾生的使命,將一生心血《東華禪》無私付予芸芸眾生,殷切期望天下蒼生通過學修《東華禪》融通人生四大關係:我與家庭的關係,我與社會的關係,我與國家的關係,我與自然的關係,從而獲得幸福圓滿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