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沒新意?四招讓你妥妥地!

材料沒新意?四招讓你妥妥地!

一、視角求新思路寬

蘇軾有句詩“橫看成嶺側成峰”,意思說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個事物,看到的樣子不盡相同。公文寫作也是這個理兒,只有從不同的角度去認知,才能得出新的思路,寫出新意、寫出特色,這就是視角創新的問題。

比如,辦公室工作會議年年開,會議講話習慣於從辦公室工作的“參謀服務、綜合協調、督查落實、自身建設”等職能定位方面寫,但寫了多年,翻來覆去就是那些事兒,出新出彩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了。怎樣變老生常談為老生新談?我們換了個角度,變辦公室工作職能定位為辦公室主任崗位定位,總結出了“辦公室主任是一個備受信任的崗位,是一個肩負重託的崗位,是一個處於幕後的崗位,是一個關係全局的崗位,是一個大有作為的崗位”的這個定位,所以,在領導講話的結構上,就變成了下面這個框架:

一、要在備受信任的崗位上忠誠履職

首先,要把講政治作為我們工作的靈魂。

其次,要把講大局作為我們工作的中心。

再次,要把講原則作為我們工作的規矩。

第四,要把講紀律作為我們工作的操守。

二、要在肩負重託的崗位上廣學博覽

第一,要“博覽群書”。

第二,要“博聞強記”。

第三,要“博採眾長”。

第四,要“博學多才”。

三、要在處於幕後的崗位上樂於奉獻

要愛崗敬業。

要甘居幕後。

要淡泊名利。

四、要在關係全局的崗位上服務大局

一是要提高服務全局的水平。

二是要提高服務決策的水平。

三是要提高服務發展的水平。

五、要在大有作為的崗位上爭創一流

要始終充滿幹事的激情。

要始終堅持高標準的要求。

要始終爭創一流的業績。

同樣是這個會,第二年又換了一招,換一個角度,從四句話著手,提綱是這樣的:

第一句話:“我們的隊伍裡邊有一種恐慌,不是經濟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領恐慌。”(學習的問題)

第二句話:“當領導交給你一個難題的時候,你不能說沒有辦法,而要說:我一定會做好。”(態度的問題)

第三句話:“影響我們前進的可能不是前方的一座高山,而是我們鞋幫裡的一粒砂子。”(細節的問題)

第四句話:“花朵的事業是美麗的,果實的事業是尊貴的,但我願做一片綠葉,綠葉的事業是默默地垂著綠蔭的。”(奉獻的問題)

角度一改,境界要求實現了新提升,在第一篇中圍繞職能定位把工作糅雜在其中,第二篇可以圍繞“四句話”把工作和要求糅雜其中,這樣角度一變,不僅寫出了新意,又強化了新要求,更提升了境界。

材料沒新意?四招讓你妥妥地!

二、結構求新構思巧

公文的結構反映的是寫作者的邏輯思維能力,而謀篇佈局直接影響文章的好壞。一般文稿寫作的思維結構是“3W”,即“是什麼”(what?提出問題)、“為什麼”(why?分析問題)、“怎麼樣”(how?解決問題),如果要創新的話,就要大膽的打破這“3W”的套路。

前幾年,《從“怎麼看”到“怎麼辦”》這本書非常流行,我服務的領導也在看這個專輯的書。在給他撰寫參加建築行業會議的材料時,我一改過去的三大段套路,結果被領導表揚為“文筆精煉,乾脆利索,這種文風值得學習”。

那次講話的結構提綱是:

一、所謂“怎麼看”,就是要全面理性地分析,正確認識我市建築業發展現狀

從縱向對比看,發展較快。一是總量大。二是貢獻大。

從橫向分析看,差距不小。一是我市建築業的整體實力還不強。二是我市建築隊伍技術含量偏低。三是我市建築市場有待進一步規範。

從行業發展看,機遇難得。(略)

二、所謂“怎麼辦”,就是要科學求實地對待,合力開創我市建築業發展新貌

(一)更新理念,努力迎難而上

第一,要有危機意識。第二,要有機遇意識。第三,要有協作意識。

(二)把握關鍵,全力做大做強

第一,要求突破。第二,要創品牌。第三,要拓市場。

(三)優化服務,著力改善環境

第一,服務要有新觀念。第二,方法要有新改進。第三,激勵要有新舉措。

需要注意的是,結構創新不限於三段式變兩段式,也可以是四段式,甚至更多。記得初入市委辦工作時,一位領導說,市委辦和部門的區別就是“三段式”到“四段式”的區別,部門單位喜歡講三點,而市委辦的材料一般以四段式居多,其結構層次一般是“是什麼”“為什麼”“做什麼”“怎麼做”。

材料沒新意?四招讓你妥妥地!

三、觀點求新思想新

文章制勝之道在於觀點,也就是要有魂要有神。觀點創新,就是要在繼承的基礎上創新,及時吸納新思想新觀點並把其融入文章之中,這樣才能立得住、叫得響、傳得開。

以最近朋友圈轉發比較多的一篇組織工作講話為例,其觀點就很好地對標了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觀點和省委、市委的新要求。

一、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堅持以高素質專業化為目標,打造適應中等城市建設需要的幹部隊伍

三、堅持以提升組織力為重點,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堅強戰鬥堡壘

四、堅持以人才興市戰略為指引,聚力引智為改革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五、堅持以關心關愛老幹部為宗旨,引導老幹部繼續做中等城市建設的堅定支持者和模範推動者

六、堅持以提升工作質量為根本,全力建設模範部門和過硬組工幹部隊伍

文中第一點政治建設體現了黨的十九大精神,第二點、三點高素質專業化體現了全國、全省組織部長會議精神,第四點人才興市戰略體現了市委戰略部署的要求,第六點提升工作質量體現了全省組織部長會議精神,可以說,通篇體現了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全省組織部長會議精神以及市委的戰略部署要求,把各級的精神要求得到了很好的體現,實現了與組織工作的有機結合。

材料沒新意?四招讓你妥妥地!

四、語言求新能吸睛

就是要運用新的語言,比如有個性的話、有地方特色的話、有時代精神的話來闡述表達,以達到引人入勝、耐人尋味的效果。

比如《價值上千億的致辭講話長什麼樣?》文中的“在奮鬥的路上,我們有一路的故事”“在奮鬥的路上,我們有清晰的目標”“在奮鬥的路上,我們有擔當的情懷”,就很富有時代感,很“吸睛”。

再比如《市委副書記喊話年輕幹部:年少哪有不輕狂!不能滿身官氣和暮氣》,文中的“青年的氣質決定城市的氣質”“青年的美感決定城市的美感”“青年的去留決定城市的興衰”“青年不能太早地喪失天性,共青團的幹部更不能滿身官氣和暮氣,年少哪有不輕狂”“不是不熱愛家鄉,是不喜歡小城市的那種熟人文化、圈子文化,以及由此帶來的不公”,等等,洋溢著青春的氣息,深受年輕幹部的喜歡。

再比如《鎮政府這封“土的掉渣”的公開信,為何受到市委書記的表揚?》文中的“這個創文明城,說白了就是把破舊的房子修一修,把街道的衛生搞搞乾淨,把那些爛布頭、小廣告都扯掉。做生意的不要佔道經營,開店的不要把東西擺在人行道上,各種車輛不要亂停亂放,鄉里鄉親的行為文明一點。”“雖然我們很努力,可是因為一些細節原因,最後我們得到的評語是“還是髒亂差!”“如果你實在不願意參加,那也請你不要說風涼話,那樣會讓他們傷心。”就是這樣樸實無華、土得掉渣的語言,卻深深地打動了鎮村居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