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洗牌加劇 大發地產赴港上市

行業洗牌加劇 大發地產赴港上市

A股排隊時間過長,嚴重打擊了國內企業的上市積極性。4月26日,上海大發房地產集團有限公司(註冊於開曼群島,以下簡稱“大發地產”)向香港交易所提交了IPO招股書。

大發地產於1996年肇始於浙江溫州,後將總部遷至上海。這是一家根植於長三角的房產開發商,專注於住宅物業的開發和銷售。截止2018年2月28日,大發地產擁有的24個多元化項目組合中,五個位於上海,其他十九個則分佈於安徽省、江蘇省和浙江省。

五年衝擊三千億

大發地產從規模和盈利上來說,是沒辦法與碧桂園、萬科、恆大等千億俱樂部的地產公司相媲美。但是,大發地產確是追求快速增長和野心的公司。從大發的招股書看,其近年的物業開發銷售收益一直在6億徘徊,2017年其收益突破10億,達到43億的規模。

根據中國指數院的數據顯示,2017年大發地產的合約銷售金額達到110億元,在同行業排名第136位。

就是這家中等規模的房企,其執行總裁廖魯江在今年3月份的一次公開場合中,喊出“五年達到三千億”的目標。根據中國指數院發佈的數據顯示,2017年銷售額達到三千億規模的只有五家,分別是碧桂園、萬科、恆大、融創和保利。

根據公開數據,廖魯江曾任龍湖地產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副經理、世茂房地產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行業洗牌加劇 大發地產赴港上市

大發地產在1996年由葛和凱和一位獨立個人投資者創辦。2015年,葛和凱將公司大權移交給兒子葛一暘。葛一暘在2006年以管培生身份進入公司,2015年接掌大權,現擔任董事會主席。在高管層,廖魯江擔任首席執行官,葛律(葛一暘之堂兄)擔任副總裁。在2016年葛一暘接受採訪時表示,大發地產的團隊核心幹部都是年輕人,高管中也是以80後為主。

提升融資能力

當下,地產行業的密集度仍然偏低。克而瑞預計,未來隨著各梯隊門檻不斷提升,百強房企分化格局將會持續。今年進入千億俱樂部的房企將超過30家。新城控股副總裁歐陽捷認為,未來房企的融資新門檻是50強,而不是百強。有的行業人士甚至預計,近三五年會出現資源的密集,前20強房企可能擁有全國80%的物業。

行業洗牌加劇 大發地產赴港上市

房企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實現規模的快速擴張,離不開資本的支持。赴港股上市,就是房企提高融資能力的一種方式。除此之外,房地產信託投資基金(REITs)作為資產證券化的有利方式,在政府的推動下,也逐漸受到房企的青睞。2018年5月24日,碧桂園聯合中聯基金設立的百億儲架租賃住房REITs產品就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

對於中小房企來說,除了提高融資能力之外,轉型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嚴躍進對中國資本觀察(ID:zhongguozibenguancha)表示,“房企可以積極參與各類細分領域的市場,類似參與租賃業務、做物業配套服務等,這樣是降低資金壓力的一個很重要的體現。”

房企緣何紛紛赴港上市?

近期,大發地產赴港上市其實不是個例。自2017年12月份,三盛、福晟相繼借殼在港股上市,今年正榮也成功掛牌,此外,立足江蘇的弘陽地產也在今年向港交所提交招股書。

房企相繼赴港股上市,上一次還是發生在2012年至2014年。當時地產市場遇冷,不僅樓市的成交量很低,而且金融監管趨嚴,證監會又關閉了A股上市通道。銷售低迷遇到金融環境的縮緊,令原本融資困難的房企雪上加霜。於是赴港服上市融資便成為了一種“潮流”。

“港股上市能夠帶來資本市場的各種利好,一方面是A股的上市排隊時間長,港股上市反而比較務實。另一方面是港股市場的價值投資理念以及國際投資者的關注,利好企業的中長期穩定發展。”嚴躍進對這一現象分析表示。

其實,對比兩次多家房企赴港上市來看,發生的背景很相似:那就是房產調控政策趨向收緊,金融監管更嚴。現在,房企在銀行開發債、外債和信託融資方面都受到限制。

一般來說,只有龍頭企業才能從銀行獲得相對低息的大筆貸款。而中小房企從銀行貸款的成本是非常高的。除有特殊規定外,房地產企業、地方政府融資平臺不得借用外債。

對於未來是否還可能出現“赴港上市潮”,嚴躍進則不這麼認為,“目前上市房企的香港上市背景,和過去香港市場較為寬鬆的融資機會有關。不過這兩年類似現象會改變,尤其是迴歸A股市場上市會有動作。後續若是滬港通等政策可以持續下去,那麼部分房企或也不會太折騰,即兩個市場的定價機制會更加趨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