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經驗獲肯定

會議安排了全國6個工作推進較快、成效明顯、做法經驗有代表性的試點地區圍繞本地區試點工作進展和成效、做法和經驗進行了交流發言。南海區作為廣東省唯一代表,在會上做了經驗介紹。

作為試點地區之一,南海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工作進展順利,入市改革深入推進,政策文件、管理系統、交易平臺等規則體系基本完善。其中,僅在集體土地入市方面,目前全區入市地塊86宗,土地面積2415畝,成交總金額達68.3億元;抵押融資地塊34宗,抵押土地使用權面積873畝,抵押價值36億元,相關數據在全國33個試點地區中名列榜首。

彙報中,黃志豪表示,南海區已經形成系列具有南海特色的創新舉措,比如國集互補,建立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工礦倉儲和商服用地供應量的70%以上由集體建設用地供給,保障了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再比如租讓並舉,構建土地供應新格局,以租賃方式入市佔89.72%,實現了土地要素靈活配置,推動了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等。此外,南海在整備優化、平衡收益、統籌盤活等方面也探索出豐富經驗。

南海區的探索做法,得到自然資源部相關領導的高度肯定。自然資源部副部長王廣華在講話中多次肯定南海區在集體土地整備、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融資等方面的探索和成效。他表示,目前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形成了一批可複製、可推廣、利修法的制度性成果,其中南海區集體土地整備制度效果明顯,是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新途徑,是統籌推進入市和徵地改革的好經驗。

“接下來,我們將牢牢把握中央改革的大政方針,按照自然資源部要求和部署,大力推進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工作,打好試點工作收關之年的攻堅決戰。”黃志豪說。

按照計劃,接下來南海區將繼續完善政策體系,抓緊印發實施租賃調節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上房屋開發經營監管政策文件,儘快審議出臺徵地政策文件體系,加快制定出臺宅基地“1+14”政策體系;加強政策文件宣傳,深挖改革亮點,凝聚改革共識;推進政策措施落地,全面提升試點項目的覆蓋面、數量與深度,以示範效應推動試點改革逐步深入;全面總結試點經驗,形成南海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工作全面系統的總結報告和對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建議。

南海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項試點工作進展

目前全區入市地塊86宗,土地面積2415畝,成交總金額達68.3億元;抵押融資地塊34宗,抵押土地使用權面積873畝,抵押價值36億元,相關數據在全國33個試點地區中名列榜首;

徵地改革穩步實施,制定了“1+7”政策體系,全區協商徵地共11個項目,城市更新項目自願申請“集轉國”5個項目;

宅基地改革迅速啟動,權籍調查和數據建庫基本完成,宅基地政策體系已經形成,正積極探索宅基地轉經營性建設用地等多種統籌利用方式。

南海區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試點創新舉措

一是國集互補,建立城鄉統一建設用地市場,工礦倉儲和商服用地供應量的70%以上由集體建設用地供給,保障了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

二是租讓並舉,構建土地供應新格局,以租賃方式入市佔89.72%,實現了土地要素靈活配置,推動了新產業、新業態的發展;

三是整備優化,創設土地統籌利用模式,依託整備集體土地成功引進投資超100億元的新能源汽車整車項目;

四是平衡收益,分類施策疏解徵地難題,形成城市更新項目自願申請“集轉國”、開發性徵地共同開發、基礎設施徵地按區片綜合地價補償等多種土地增值收益共享機制;

五是統籌盤活,探索三權分置的南海實踐,鼓勵部分富餘宅基地轉變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以託管、統租等方式實施規模化經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