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落實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顯,多地榮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對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的25個省(區、市)予以督查激勵,其中內蒙古自治區本級、呼和浩特市、興安盟、赤峰市、阿拉善盟4盟市和興安盟扎賚特旗榜上有名。

內蒙古自治區落實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顯,多地榮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2017年,內蒙古自治區本級化解煤炭過剩產能總體工作成效較好,今年國家在安排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時,將根據超額完成化解鋼鐵、煤炭過剩產能目標任務量情況,給予基礎獎補資金一定比例的梯級獎補資金。

自2016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按照黨中央、國務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策部署,紮實推進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工作,超額完成了化解過剩產能任務。兩年來,內蒙古自治區按照國家要求,對全區煤礦進行分類梳理,按照應退盡退的原則,確定“十三五”期間退出地方煤礦49處、產能1710萬噸。圍繞去產能目標,制定了實施方案,設立了自治區化解過剩產能配套獎補資金,全力推進去產能目標。2016年完成了10處煤礦、330萬噸產能退出任務;2017年完成退出16處煤礦、810萬噸產能退出任務,此外還完成了9處、產能270萬噸採礦證過期的在籍煤礦關閉工作。2018年計劃退出任務為11處、405萬噸,實際確定退出22處、產能1110萬噸。到2020年,除保障部分偏遠農牧區居民生活用煤外,60萬噸以下煤礦將全部退出市場。

內蒙古自治區落實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顯,多地榮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呼和浩特市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顯著、落實事中事後監管等相關政策措施社會反映好,今年國家將優先選擇為企業登記註冊便利化改革,社會共治、風險分類監管、大數據監管等事中事後監管工作的試點地區,優先授予外商投資企業登記註冊權限。

赤峰市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力度較大,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承接產業轉移和產業合作等工作成效突出,今年國家將優先支持在老工業基地振興有關重大改革和重大政策方面先行先試,支持產業轉型升級示範區建設和城區老工業區搬遷改造,並加大中央預算內投資專項資金支持力度。

內蒙古自治區落實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顯,多地榮獲國務院督查激勵

阿拉善盟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利用秩序、土地利用計劃執行好,國家給予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5000畝,獎勵指標在今年全國土地利用計劃中單獨列出,納入計劃執行管理。

興安盟扎賚特旗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工作有力、社會資本參與度較高,今年國家在PPP項目以獎代補政策評審時予以優先支持,對於進入中央財政PPP示範項目名單且通過評審的新建項目,投資規模3億元以下的項目獎勵300萬元,3億元(含3億元)至10億元的項目獎勵500萬元,10億元以上(含10億元)的項目獎勵800萬元,並在2019年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PPP項目前期工作專項補助時給予優先傾斜和支持。

目前,國家有關部委正在抓緊組織兌現各項激勵措施,指導地方用足用好激勵政策紅利,把督查激勵轉化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實際成效。內蒙古自治區的各地區、各部門將全面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中央、內蒙古自治區的重大決策部署,銳意進取、積極作為,以釘釘子的精神,使各項工作落實的氛圍更加濃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