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的故事丨尋找生命的源頭

地球的歷史至少有46 億年,人類的歷史有300 萬年左右。放在地球演化的大背景下,人類的生命史只不過是地質歷史長河中短暫的一瞬間,個體生命更加渺不可及。

對幾十億年前發生的事情,我們幾乎無能為力,因為我們不能親身經歷,也無法直接觀測。幸好有化石存在,我們可以藉此瞭解過去,甚至還能基於某種數學模型進行計算和模擬。

One

細胞:生命進化的重要階梯

從生物大分子物質進化到多分子體系是早期生命演化的第三階段。生命體內的多分子體系實質上是某種具有一定生命週期的團聚體。蘇聯生物化學家亞歷山大·伊萬諾維奇·奧巴林(Oparin Alexander Ivanovich,1894—1980)最早提出了團聚體假說。

奧巴林認為,團聚體能夠表現出合成、分解、生長、生殖等生命現象。團聚體具有類似於膜的邊界,膜兩邊的溶液環境和化學特徵有很大區別。比如,團聚體能從外部溶液中吸入某些分子作為反應物,還能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發生特定的生化反應,反應的產物也能從團聚體中釋放出去。當然也有其他一些假說,如微球體假說和脂球體假說,這些假說都是為了解釋有機高分子物質形成多分子體系的過程。

團聚體假說並非空穴來風。奧巴林做了一系列實驗,實驗表明,將蛋白質、多肽、核酸和多糖等物質放在合適的溶液中,它們能自動地濃縮聚集為分散的球狀小滴,這些小滴就是團聚體。

生命演化的第四階段,就是有機多分子體系演變為原始生命。這一階段是生命起源過程中最複雜、最有決定意義的階段。

截至目前,人們還不能在實驗室裡驗證這一過程。但我們堅信,在對化石和現存生命現象的研究中,生命是從最原始的無細胞原核生物進化為單細胞真核生物。然後,又按照不同的方向發展和演化,並向著真菌界、植物界和動物界方向發展。

由於自然選擇機制的作用,生命生髮系統可能是一些分散、半自主和可以自我複製的單位,這些單位就是原細胞。每一個單位都有自己的獨立基因組。基因的變異僅對其所負載的原細胞起作用,結果就使這個原細胞帶著進化了的基因組以更快的速度繁衍,以與其他原細胞爭奪生存空間。

在冥古宙早期,一些不完全有生命性質的物質含有DNA,可以自我複製,但不能有效地貯存能量;另一些物質能夠很有效地保持能量平衡,但自我複製的功能卻弱得多。

後來,經過漫長時間,它們在共同存在的過程中能夠進行某種組合,互相補償對方的缺陷,形成了生命世界的第一個細胞。這種空間上和能量上的互補和協同作用賦予它們更高的效率。

最早的細胞具有一個富含DNA 卻不能利用氧的細胞核,以及大量的能夠高效率地利用氧但在沒有細胞核的情況下就不能自我複製的線粒體。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單元。單個細胞具有生命的所有屬性,包括複製;生物體的所有複雜器官,無論它們的功能是什麼,都是由細胞構成的。一個動物的受精卵,或者一個植物的種子,都包含眾多能夠分裂併成長為成年生物的單細胞。細胞的重要特點是分裂與倍增,而且數量驚人。人體中有大約100 萬億個細胞,細胞總數大致為整個銀河系中明亮的恆星總數的1000 倍。

每個細胞都被一層膜包裹著,這層膜裡面裝的是漿狀物質(細胞溶質或胞液),在植物細胞中,包含葉綠素並參加光合作用的葉綠體根據DNA 中的編碼指令,將水和二氧化碳等簡單成分合成為生命所需的有機分子。在細胞的“心臟”部分,包裹在另一層膜中的是細胞核。細胞核外面的所有物質叫作細胞質,細胞的工作就在這裡進行。

我們暫且不去關心這些,而是將精力集中在DNA 本身,它在細胞核內部儲存的結構單元稱為染色體。生物體的生長就是生物體的細胞不斷通過分化、增殖增加品種和數量的過程。在分裂增殖的過程中,細胞核中的所有染色體都進行了複製。

在生命起源的所有過程中,細胞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它們參與了生命早期的頂層設計,甚至還在前生命時代的“原始湯”時期,一群一群的細胞已經開始施展拳腳了。

原核和真核世界中的大多數細胞皆由細胞膜外部的結構包圍,從柔軟的絨毛到堅硬的細胞壁都屬於這些外部結構。它們用來支持和保護細胞,充當分子過濾器的作用,同時也使細胞與外界隔開一定空間。包括蛋白質、脂類、複雜糖類等在內的多種物質都參與構建了這些胞外結構。

染色體是DNA 與蛋白質的混合物。每條染色體都攜帶著大量的DNA。細胞在有絲分裂過程中展開這些染色體並對其複製,其順利程度令人驚訝。那些有性繁殖的物種都有兩套染色體,分別從兩個親本那裡繼承而來,這使得複製的數量增加了1 倍。例如在人體內有23 對染色體,它們攜帶了有關如何建造和管理人體的全部信息,這些信息被編碼在許多更短的一小段DNA 裡,稱為基因。

它們都屬於生命源頭的物質,具有生物活性。活性分子是創造生命世界的原始祖先。在我們的感覺中,雖然那些形形色色的生命有著巨大差別,但有一點是非常類同的,那就是它們的細胞都以非常相近的方式進行著代謝過程。

Two

細菌:最古老的生命形式

經過長期的研究和探討,我們能夠對生命物質所具有的基本特徵進行一般的概括,這就是,通過一系列的過程和變化,能夠把外界物質中的養料轉換成建造自身的物質基礎,並將能量儲存起來,這是新陳代謝的基礎;能夠繁殖後代,並使後代按照遺傳的特徵生長、發育和運動,這是一個自然的過程;在環境變化的時候,能夠對外部環境產生一定的適應能力,這是一個適應環境並在適應中改變和調整自己屬性的過程。為了便於記憶,我們可以把這幾個特徵總結為新陳代謝、發育繁殖、適應環境。這幾句話雖然簡單,但要真正理解生命的特徵和本質,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科學家發現的最早的古生物化石是32 億年前的細菌化石。原始細菌是最早的原核細胞生物,實際上,它們在地層中留下了許多活動痕跡。在非洲、澳大利亞和加拿大等地都發現了一些叫作疊層石的岩石層,其中記錄了遠古時代的原核細胞生物活動的痕跡。據地質學家和古生物學家推算,這些岩層的地質年齡約有35 億年,這意味著,最早的原核細胞生物在35 億年前就已經出現。

分子進化研究表明,原始細菌中核糖體RNA(rRNA)的分子序列與一般細菌的rRNA 分子序列十分不同,其相差程度比一般細菌rRNA分子序列與真核生物(細胞中含有細胞核的生物)rRNA 分子序列的差異還要大。

科學家認為,這些非同尋常的細菌應該代表一個既不同於一般細菌也不同於真核生物的生物類群,因此把它們稱為古細菌(或古核生物),而把一般細菌稱為真細菌(或原核生物)。因此,地球上最初的原核細胞生物是古核生物而不是原核生物。

真細菌在很多分子生物學和細胞生物學性狀上與古細菌相差甚遠,它們擁有不少進化的或特化的性狀。

在現代生物學中,把細菌類都歸結為最簡單的無核單細胞生物,它們都是簡單、低級和原始的生物,已經進化了至少30 億年時間,從這個角度看,它們也是現代生物的一種。

古細菌的後裔至今猶存。從現代細菌中幾種特殊的細菌那裡就能隱約看到古細菌的影子,包括能夠利用二氧化碳和氫氣產生甲烷的厭氧細菌、能夠生長在極濃鹽水裡的鹽細菌、能夠在自然的煤堆裡生長的嗜熱細菌,及能夠在硫黃溫泉或海底火山區生長的嗜硫細菌,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

Three

藻類:沒有種子,也不會開花結果

藻類是微小的植物,看上去很不起眼,數量卻非常多。只要有陽光和水,藻類就能夠生存。大部分藻類都存在於陸地水系中,它們比真正的植物簡單,但生存方式與植物相同,光合作用是它們得以生存的基礎。對水生生態系統而言,藻類的存在至關重要,它們處在食物鏈的上端,時刻為下端的生命提供源源不斷的能量需求。

當藻類廣泛佔據河流、湖泊和海洋的時候,陸地上還是一片荒蕪。我們常常對藻類習以為常,其實藻類在形態上是一類非常奇特的生命,它們的生命歷史即使不是最悠久,也是其中之一。直到今天,藻類依然繁盛,在隨便一處池塘或溝渠裡,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它們隨著水的漂移而前進。甚至在盛有水的瓶子裡,都能感受到藻類頑強的生命力。

藻類屬於原生生物,一些種類只有一個細胞,屬於單細胞植物。與一般原生生物不同的是,藻類細胞常常集結在一起,組成一個叫作群的部落,每一個個體在那個群裡繁衍生息。當條件理想時,它們的繁殖速度特別快,用不了多久,就會將一池水變得色彩斑斕。

藻類沒有種子,也不會開花結果,它們通過不斷分裂而達到繁殖的目的,這種繁殖方式既簡單又特別,還非常高效和快捷。藻類能夠感受到陽光的明媚和春天的溫暖,那一段時間是藻類分裂繁殖的最佳季節。其結果就是在不長的時間內,藻類迅速生長。有了藻類的充分供給,位於食物鏈下方的浮游生物、魚類和其他動物也就衣食無憂了。

隨著體形增大,藻類身體中包含的細胞開始增多,這對它們的繁殖非常不利。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體形較大的藻類就會通過孢子繁殖。孢子有點兒像種子,但個頭要小得多,一陣風就可以把它們帶到遙遠的地方,或隨著水流到遠方建立新的家園。

一些藻類還會游泳,它們游泳的方式是滑動纖毛,緩慢推進,直到找到充足的陽光和適宜的環境。對它們來說,陽光就意味著能量,能量就是它們繁衍生息的力量。有些海藻只有幾釐米長,最大的海藻則長達幾米。在北美洲西海岸生活著一種巨藻,它們的生長速度非常快,是世界上著名的天然速生生物。

儘管藻類的種類很多,但它們不是一個獨立的自然類群,而是一個非常龐大的集群。我們習慣把這個集群叫作藻類,屬於最低等的植物之一。

Four

真菌:遊離在植物與動物之間

真菌和一般植物有很多相似之處,它們大多從地上或枯木上開始萌發,然後通過孢子傳播後代。然而這僅僅是一種表面現象。

在本質上,真菌和植物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真菌通過分解它們周圍的物質來獲取生存所需要的養分,植物則通過它們的葉子吸收陽光來獲取能量,說植物不需要食物也不太正確,但它們的食物是如此的簡單和不可思議——水和二氧化碳觸手可及,至少在地球上是這樣。目前已經發現的真菌約有10 萬種,植物則是真菌的4 倍還多。

真菌是地球上常見的生物,我們最熟悉的可能就是各種各樣的蘑菇,但蘑菇只不過是真菌中極小的一部分。大多數真菌體形都很小,也有體形巨大的種類。在森林、海底和人的皮膚上,甚至在沙漠深處,都能找到真菌活動的蹤跡。大多數死去生物的殘骸就是真菌的最愛,還有一些真菌喜歡生活在活的機體中,只是人們平時很少注意到。

很多年前,人們認為真菌是植物,不過這種想法後來得到修正,和植物相比,真菌與動物的關係更親近。

真菌的形狀和大小不一。它們並不像動物那樣直接吞嚥食物,而是會吸收和消化那些所謂的食物釋放出來的營養。執行這一任務的就是菌絲,菌絲是一種極細極長的組織。有些菌絲長得驚人,會從地面一直延伸到樹頂,並在土壤中形成細密的菌絲網絡,有些食木菌甚至可以沿著一條街道挨家挨戶地傳播。

真菌是一種陸生真核生物,是具有真核和細胞壁的異養生物。真菌通常屬於多細胞生物。大多數真菌能分解動植物的殘骸,使許多重要化學元素進入再循環,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地球生物圈的物質循環和能量轉換。大部分真菌是腐生生物,以死亡的或正在分解的有機體為食。像念珠菌這樣的真菌以活的有機體為食,這樣的情況並不是太多。像地衣這樣的真菌則與其他生物共存共榮。

真菌的繁殖包括無性繁殖和有性生殖。無性繁殖是指營養體不經過核配和減數分裂產生後代個體的繁殖;有性生殖是指真菌生長髮育到一定時期,經過兩個性細胞結合後細胞核產生減數分裂,從而產生孢子的繁殖方式。

大部分真菌的營養體是由纖細管狀菌絲構成的菌絲體。在真菌的細胞壁中,多數含有甲殼質,其次是纖維素。常見的真菌細胞器有細胞核、線粒體、微體、核糖體、液泡、溶酶體、泡囊、內質網、微管和鞭毛等。

常見真菌包括酵母菌、黴菌和蕈菌(大型真菌)。大型真菌是指能形成肉質或膠質的子實體或菌核,其代表物比較常見的有香菇、草菇、金針菇、雙孢蘑菇、平菇、木耳、銀耳、竹蓀、羊肚菌等,很多都是人類餐桌上的食品。

一些真菌味道鮮美,比如某些可以食用的蘑菇;也有許多真菌中可能含有致命的毒素。

毒蕈是分佈於北半球林地中的毒蘑菇,其外形類似於食用蘑菇,但其毒性非常大,誤食一株就可能致命,毒性常常會在食用之後的12小時發作,所以,當誤食毒蕈的人感到不舒服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

1928 年,蘇格蘭生物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Alexander Fleming,1881—1955)在實驗室中發現一個培養皿中的黴菌有些異常,這個培養皿通常用於培養細菌,但是黴菌導致周圍的細菌全部死去,這是一種神奇的現象。後來,人們從這種黴菌中成功分離出了一種化學物質,這種化學物質可以殺死細菌,這就是我們最熟悉的青黴素(Penicillin),它是最重要的抗生素,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藥物之一。

對有些動物來說,真菌的存在至關重要,比如蘑菇是鼻涕蟲和某些昆蟲幼蟲的食物來源,鼻涕蟲是一種小型動物,它們利用齒舌吞噬真菌——齒舌是一種包含數百顆微型牙齒的口器。有些真菌會無聲無息地侵入動物體內,動物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就會斃命。

許多昆蟲在樹木中產卵,幼蟲出生後就以棲居的家園為食,它們通常在針葉樹中鑽洞。蛀空的樹木又成為真菌的居所,不斷增多的真菌和樹木一起成為幼蟲的大餐。幼蟲活動的地方佈滿了真菌形成的“皮毛”,幼蟲就以它們為食。

生物的故事丨寻找生命的源头

蘑菇也屬於真菌類

Five

微生物:不僅僅是微小的生物

微生物其實是個廣義名稱,說它們是微小的生物好像也沒錯。僅從體積方面來看,微生物確實有些微不足道。很多微生物只有粉塵般大小,還有一些微生物需要放大幾千倍才能被看見,可見其之微小。病毒是其中個體最小而數量最多的群體,次之便是體形較大、單細胞的原生生物。微生物還包括微小的真菌及一些特別微小的動植物。

體形微小是一種天然優勢,這意味著它們的棲息地無處不在。大多數微生物生活在水中或潮溼的地方,泥土特別是含有大量動植物屍體的泥土是它們最愛居住的地方。動物的皮膚、口腔、牙齒及身體內部的許多地方同樣是它們生活的天堂。

微生物是地球上最基礎的生物。在自然界中,微生物是不可缺少的一環,也是食物鏈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和其他生命群體一起,完善著進化的過程。

一些微生物對動植物有害,它們侵入動植物體內,以棲居之所為食,它們就是我們常說的病原體,一些疾病的發生就與它們有關。不過動植物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也具有了抵抗那些微小侵略者的能力,使自己受到特殊防護,才不至於在這些微生物的侵略面前全線潰敗。

但更多的微生物是無害的,有些甚至還是有益的。當動物處於良好的健康狀況時,居住在其體內的細菌就與周圍的環境和諧共存,齊心協力地維護著它們共同的家園。

我們很難對微生物所在的世界做出感性判斷。人常常能感受到重力對自己身體的影響,但微生物完全不一樣,重力對它們幾乎沒有什麼影響,因為它們的體重如此之小,以至於基本上不受地球引力的影響。

微生物居無定所,沒有什麼可以將它們與外部世界隔開。一陣風,甚至是輕微的氣流就可以使它們背井離鄉,並且很難再回到它們曾經生活過的地方。

為了生存下去,很多微生物都會採取一套獨特而有效的措施。比如,它們常常通過自我“關閉”來度過艱難困苦的時期,有時候,“關閉期”可以長達幾個月,有些微生物甚至可以保持睡眠狀態達10 年以上。

儘管沒有一種高等動物能夠消化纖維素,但有些微生物卻能做到這一點,例如寄居在反芻動物和白蟻腸道中的微生物就能夠以纖維素為食。這類微生物能夠把大量的纖維素轉化成葡萄糖,消耗掉自己所需要的一部分葡萄糖後,把更多剩餘的葡萄糖供給寄主。

在這個例子中,微生物供應加工過的食物,寄主提供原料和住所,兩種生物相互依存,相得益彰,在各自的生態位上盡職盡責。它們之間這種互惠的合作方式就是我們常說的“共生現象”。多虧了這些默默無聞的微生物的幫助,牛才能靠吃草而生存,白蟻才能靠吃木頭而活命。它們固守著屬於自己的生態位,共同維護著生命的平衡關係。

Six

病毒:在流浪中尋找衣食父母

病毒比細菌更小、更簡單,也表現出生命的特性,它們只能依靠其他生物存活,具體來說,它們通過攻擊活細胞而維持生命。與其他微生物不同的是,除非進入適宜的宿主細胞中,病毒自身不能生長,也不能繁殖。

病毒的傳播能力極強,很難被控制。絕大多數病毒的體形遠遠小於細菌。與其說它們是生物,不如說它們是一種有機機器。病毒的化學組成相當精密,在形成病毒時,一定是進行了考究的分子自組裝。

病毒並不需要進食,它們猶如一個劫匪,通過“劫持”活細胞而強迫細胞複製病毒,病毒攻擊的宿主包括細菌、植物和動物。

大部分生物每天都會受到病毒的攻擊,不過,大多數病毒只會造成很小的危害,儘管如此,對少數病毒對生命造成的傷害仍然不可以掉以輕心。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病毒會導致艾滋病的發生,這種疾病對人類造成的危害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程度。截至目前,人類還不知道病毒到底來自何方,一種理論認為,病毒是從活體生物中逃脫出來的“背叛”基因。

病毒只能在活細胞化學體系的幫助下完成複製。脊髓灰質炎、狂犬病、天花和麻疹等,都是從動物或人的細胞中複製出來的病毒引起的疾病。還存在著可以感染植物細胞、原生生物或細菌的病毒。所有病毒都有攜帶遺傳模板的基因組,而且都可以將它們導入細胞複製增殖。有些病毒具有DNA 型基因組,有些病毒則具有RNA 型基因組。

病毒常常從一個細胞流浪到另一個細胞,走到哪裡吃到哪裡,沒有可吃的東西時也能忍飢挨餓很多天,甚至幾個月。在生命發展的早期階段,有些病毒可能就習慣了流浪生活,特別是RNA 病毒,它的產生可以追溯到原細胞清除RNA 複製酶和反轉錄酶的那個時期。

Seven

原生生物:寄生生活也豐富多彩

大多數原生生物只有一個細胞,但其構造相對複雜一些,不同的構造對應著不同的功能。原生生物通常生活在水中,有些種類的舉止類似於微型動物,有些則類似於微型植物。放射蟲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原生生物,它們使用黏性絲線來捕捉比自己體形更小的獵物。

一些原生動物寄生在其他生物體內,不過只有少數會致病。更多的原生動物生活在水中。原生動物體形很小,在顯微鏡下,看起來好像是處於高速運行中,它們會繞開障礙物,然後迅速集合在食物周圍。原生動物其實並不是動物,它們沒有眼睛和嘴巴,甚至沒有大腦,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個細胞,是一種真核單細胞微生物。

與藻類不同,原生動物需要進食,而且進食的方式各種各樣。許多原生動物都是積極的掠食者,另外一些則靜止不動,依靠漂流到附近的任何可食物質為生。放射蟲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原生動物,其骨骼多刺,活的放射蟲會從骨骼中伸出膠凍狀的細絲,捕捉附近的漂流微生物。

原生動物體形微小,沒有四肢,但它們擅長四處活動。阿米巴蟲通過變化體形移動,這種能力對於通過狹窄的縫隙尤其有用。當阿米巴蟲追蹤獵物時,會將其包圍,然後吞噬,整個過程就像獵物被一個有生命力的果凍給吞噬掉了。即便阿米巴蟲用盡全力,其時速也不會超過2 釐米,真是慢得不能再慢了。可是池塘裡或湖泊中的有些原生動物的移動速度卻要快得多,會達到阿米巴蟲的幾十倍,像草履蟲的移動速度就很快。

原生動物是極其重要的浮游生物,也是食物鏈中的重要一環。一些原生動物的居住環境比較特殊——在植食性動物的腸和胃裡,它們幫助主人分解食物。一頭成年大象的腸道里就生活著幾十億個原生動物,由於數量極其龐大,因而總能圓滿地完成工作。

生活在生物體內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可以說是居有定所,衣食無憂,擁有豐富多樣且源源不斷的食物供應,還有一個溫暖舒適的居住環境。怪不得它們那麼樂不思蜀呢!不過,這樣的好日子可能不會長久,有時候,動物腸道的不斷蠕動就會將許多原生動物衝到下游,並最終衝出體外。它們隨時都面臨著失去“家園”、背井離鄉的危險。

寄生類原生動物經常游到一些水源地,或者通過昆蟲叮咬而傳播到動物體內。幾乎所有的野生動物都受到原生動物寄生蟲的影響,只不過危害不大。也有十分危險的原生動物,引起瘧疾的原生動物——瘧原蟲不僅能影響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還會危及爬行動物和鳥類。瘧疾是一種很危險的疾病,在醫療水平很低時甚至會致死。

Eight

源頭在哪裡?

地球上生命存在的最早證據來自年齡約達30 億年的岩石。從那時起,在以後近20 億年的漫長時間裡,原核生物大概是其中唯一的種屬。零散的化石記錄模模糊糊地證明了這一點。然而,關於真核生物還沒有準確的化石記錄。藍綠藻肯定是那個時候地球上最複雜的生命形式。

今天,古生物學研究已經證實:大約30 億年前,地球上就存在著細菌和藍綠藻兩類生命系統。那些被埋在深山老溝裡古老岩層下的細小化石默默印證著20 億—30 億年前生命的繁榮景象,讓人們認識到了時間的深刻穿透力,並會產生一種物是人非的慨嘆。

說實話,我們對20 億—30 億年前地球景觀和生命形態的認識是模糊的,肯定也是膚淺的,甚至還可能是錯誤的。時間不會倒流,消逝的東西不會給我們留下多少記憶,一切曾經輝煌過、繁榮過的生命早已變成了岩石和泥土的一部分。

嬰兒時期的地球岩石不會給我們留下多少記錄,我們對那些原始生命的一般特徵和形態缺乏最起碼的瞭解,即使是後來具有柔軟身體和軀幹的生命也會灰飛煙滅。只有那些具有骨骸或其他堅硬部分的生物,以及那些本身就身披甲殼或身體重到能夠在泥地上留下腳印或痕跡的生物才有可能在岩石上留下記錄,否則就不會留下任何記錄來表明它們曾經在這個地球上存在過。

生物的故事丨寻找生命的源头

本文摘編自楊天林教授著“科學的故事叢書”之《生物的故事》(楊天林著,崔衢審訂)第二章,內容有刪減。

生物的故事丨寻找生命的源头

《生物的故事》

審訂:崔衢

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4

ISBN:978-7-03-053746-1

生物學關注的不僅僅是生命現象,還有與生命現象有關的豐富知識。從最早的定性描述,到當前的分子生物學和基因表達,可佐證生物學的博大精深。

《生物的故事》生動講述了化石的形成、動植物概況、近代生命科學的興起、生物進化、19世紀生物學的新突破、DNA的結構和功能的發現及基因工程等生物學發展的基本歷程, 從中可以發現生命源頭的重要力量,瞭解植物和動物的邊界,明白鳥類是如何起源和演化的,感受生物學家和他們的科學人生。全書力求通過一系列故事讓那些科學巨人走進讀者心中,希望通過他們的成長經歷、探究過程給讀者以啟迪,在通識教育和素質教育方面做了一個很好的嘗試,有助於讀者理清生物科學的發展脈絡。

生物的故事丨寻找生命的源头
生物的故事丨寻找生命的源头

“科學的故事叢書”以歷史為背景,以時間為主線,以故事為襯托,以著名科學家的相關工作和人生經歷為素材,以對自然和科學知識的理解為落腳點。叢書富有新意的敘述方式,很容易讓我們在時空交替中認識物質的存在,在物質演化中感受自然的韻律,在對已逝歲月的追憶中體驗科學的魅力。

專家推薦

“科學的故事叢書”跨越了不同文化領域和不同歷史時空,在自然、科學與文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為讀者展現了一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能有效地與讀者進行心靈的溝通,對於科學愛好者欣賞文學、文學愛好者感悟科學都有很大的感染力,是奉獻給讀者的精神大餐。

——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原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嘉麒

故事是昨天,科學歷程。故事是今天,生活現實。故事是明天,繁花似錦。喂,科學的故事呀!先睹為快吧!

——著名科學史家、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

研究員戴念祖

科學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教育的核心內容和主要方法。叢書回顧反思古往今來著名的科學人物及其故事,追溯探究宇宙天體、自然演化和生命進化,給讀者以知識的澆灌、文化的潤澤、精神的滋養和情感的溝通,是教師和家長開展青少年科學教育的必備讀本。

——著名科學教育專家、中央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趙學漱

這是一套由中國學者精心編著的有水準的科普讀物,涵蓋了最基本的七大科學門類,採擷了從古代到近現代的精彩科學史片段,講述了代表性人物及重要發現和發明,還融合了現代科學前沿知識,用巧妙的故事形式、淺顯生動的語言娓娓道來,讀之開闊視野,讀之啟迪思維。

——資深科技史學者、清華大學教授戴吾三

——《大學科普》執行主編、重慶大學高校科協理論研究中心主任靳萍

生物的故事丨寻找生命的源头

“科學的故事叢書”

叢書共7冊,目前已經出版發行5冊:《數學的故事》《物理的故事》《化學的故事》《生物的故事》《自然的故事》,後續將推出《地理的故事》《天文的故事》。本號後期將陸續推出其他分冊的介紹,敬請期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