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言,處世經典——《菜根譚》名句,附譯文和感悟

金玉良言,處世經典——《菜根譚》名句,附譯文和感悟

—— 11 ——

靜中念慮澄澈,見心之真體;

閒中氣象從容,識心之真機;

淡中意趣衝夷,得心之真味。

觀心證道,無如此三者。

【譯文】一個人只有處在寧靜中,心緒才會像秋水一般清澈。才能發現心性的真正本源。只有在閒暇中氣概才會像萬里晴空一般舒暢悠閒,才能發現心性的真體。人在淡泊中,內心才會像平靜的湖泊一樣和藹,才能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想要洞見人生的真諦,沒有比這三種方式更好的了

【感悟】寧靜淡泊,觀心之道。

—— 12 ——

清能有容,仁能善斷,

明不傷察,直不過矯。

是謂蜜餞不甜,海味不鹹,才是懿德。

【譯文】清正廉潔而又能容人,寬厚仁愛而又善於決斷,聰明過人而又不忘調查研究,秉性耿直而又通情達理。這就好比蜜餞甜而不膩,海味鹹淡適宜,這才是最美好的品德。

【感悟】君子德行,其道中庸。

—— 13 ——

寵利毋居人前,德業毋落人後;

受享毋逾分外,修為毋減分中。

【譯文】追求功名利祿不要搶在他人前面,進德修業不要落在他人後面。在物質享受上不要超過自己的身份地位,在個人修養上不要降低應達到的標準。

【感悟】德在人先,利居人後。

—— 14 ——

福莫福於少事,禍莫禍於多心。

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為福;

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為禍。

【譯文】最大的幸福就是無事一身輕,最大的禍患就是妄念紛飛。唯有那些為很多事勞苦的人,才知道無事是一種福氣;只有心地清淨的人才知道,多心是多麼有害。

【感悟】

多心招禍,少事為福。

—— 15 ——

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

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

待善人宜寬,待惡人宜嚴,

待庸眾之人當寬嚴互存。

【譯文】處在政治清明,天下太平的時代,應該剛正不阿;處在政治黑暗,天下紛爭的亂世,應圓融變通;在社會將衰亡的末世,待人接物要剛正與圓融並用。對待善良的君子要寬厚,對待邪惡的小人要嚴厲,對待一般的平民要寬嚴並用。

【感悟】處世要方圓自在,待人要寬嚴得宜。

—— 16 ——

棲守道德者,寂寞一時;

依阿權勢者,淒涼萬古。

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

守受一時之寂寞,毋取萬古之淒涼。

【譯文】一個恪守道德的人可能會遇到一時的冷落,而那些依附權勢的人,卻會遭受永遠的淒涼。一個明白宇宙人生真相的人,重視財色名食睡之外的東西,思考的是身體外的真我,所以他們寧願受一時的寂寞,也不願讓自己的靈魂遭受永遠的淒涼。

【感悟】弄權一時,淒涼萬古。

—— 17 ——

徑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

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

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

【譯文】在狹窄的路上行走,要留一點餘地給別人;遇到美味可口的食物,要留出三分給別人品嚐。這是為人處事一種最安樂的方法。

【感悟】路要讓一步,味須減三分。

—— 18 ——

十語九中未必稱奇,

一語不中則愆尤駢集;

十謀九成未必歸功,

一謀不成則訾議業興,

君子所以寧默毋躁,守拙無巧。

【譯文】即使十句話說對了九句,也未必有人稱讚,但如果說錯了一句,就會遭人指責;即使十條計謀九條都取得成效,也未必得到獎賞,但如果一條計謀未能奏效,責難就紛紛到來。因此君子寧願沉默寡言,顯得笨拙,也不願賣弄智巧。

【感悟】謹言慎行,君子之道。

—— 19 ——

攲器以滿覆,撲滿以空全;

故君子寧居無不居有,寧處缺不處完。

【譯文】有一種器皿叫宥,因為盛滿了水才傾覆,續錢的瓦罐因為空無一文才得以保全。所以君子寧願處於無爭的地位,也不要站在有爭奪的場所,日常生活寧可欠缺一點,也不要求過分美滿。

【感悟】謙字一卦,六爻皆吉。

—— 20 ——

不昧己心,不盡人情,

不竭物力,三者可以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為子孫造福。

【譯文】不昧著自己的良心做事,不使別人內心陷入絕望,不過分浪費資源。做到這三條,就可以在天地之間樹立公正無私的心,為天下萬民的生計盡心盡力,從而造福子孫後代。

【感悟】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