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总结

安全生产管理总结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组织行政岗位责任制度和经济责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各项安全生产制度的核心,是组

织最基本的安全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按照“管生产的同时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将各级负责人员、各级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工人在职业安全健康方面应做的事情及应负的责任加以明确规定的一种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实质是“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其核心是切实加强安全生产的领导,实现安全生产的“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时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安全生产责任制要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组织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立是通过确立各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来实现的。

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必要性

1、法律法规所要求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章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

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下列职责:(一)建立、健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五章 建筑安全生产管理“第三十六条: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第六条 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4)《安全生产条例》第二章 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下列安全生产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并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定和安全操作规程”。

(5)《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表3.0.2安全管理检查评分表:安全生产责任制扣分标准规定,未建立安全责任制扣10分,即0分等。

2、施工生产的需要

建筑行业属高危行业,为了人的生命、财产和生产经营活动安全、有效,实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就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如果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就要承担事故责任:发生死亡事故,就会抓人,进行事故责任调查,追究事故责任,接受行政处分;死亡三人或直接经济损损失失达达到到11000000万万的的事事故故,,就就必必定定抓抓人人,,接接受受行行政政处处分或法律制裁。

3、全方位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就是说,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必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形成各级、各部门的包括全体从业人员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责任体系。 各级包括公司、分公司、项目部、班组,从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副经理、部(科)长、项目经理所有人员在内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各部门包括生产经营部门,安全生产部门、技术质量部门、财务部门、材料部门、党群部门等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三、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核心

1、紧紧按照贯标工作要求,管理手册,程序文件以及C层次文件内容要求来搞好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2、严格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及相关要求之规定。

3、紧紧围绕施工现场的经济效益来搞此项工作。即不出安全事故就是最大的节约这一理念,贯彻渗透各个工作环节。一是最大限度搞好安全生产,不出事故就是最大的效益;二是在投入上要有长远的观观点点,,一一次次投投入入多多次次周周转转,,做做定定型型化化、、工工具具化化、、标标准化安全防护和文明施工投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四、现场安全工作要点

1、安全措施、各项专项方案的编制审核与实施。

2、认真落实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具有可操作性和符合性(合法)。

(2)满足权限范围要求。

(3)可量化考核、切实可行。

(4)覆盖要全面、涵盖要广泛。

3、抓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1)开展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2)落实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3)落实安全生产教育制度。(新入场三级教育,经常性教育,季节性教育,节假日教育,四不放过原则的教育等)。

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事故责任人和周围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不放过。

五、项目管理与贯标工作相结合

目前普遍存在项目管理与贯标工作脱节现象,贯标工作没有落实到项目管理实际工作中去,项目管理与贯标工作成为两张皮。 怎样解决好两张皮的现象,真正把贯标工作贯穿于施工生产全过程,搞好现场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各项工作和各项管理资料的建档,有条不紊的做好各个项目查准备工作。下面从16点讲述。

1、以《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和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账为主要档案资料,进行建档归档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99分十项内容:安全管理(10分)、文明施工(20分)、脚手架(10分)、基坑支护与模板工程(10分)、三宝四口防护(10分)、施工用电(10分)、物料提升机与外用电梯(10分)、塔吊(10分)、起重吊装(5分)、施工机具(5分)。 施工现场安全技术资料台账(12本台账):(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安全生产责任与目标管理 ;(3)施工组织设计 ;(4)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5)安全检查 ;(6)安全教育;(7)班组安全活动;(8)工伤故理(9)工地安全日记;(10)施工许可证明和产品合格证;(11)文明施工;(12)分项工程安全技术要求和验收。

2、做好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相关要求有效版本的收集整理,以便指导施工现场各项管理工作。

3、认真做好每个项目工程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辨识和管理及专项方案的编制。 风险评价按照:风险值D=ELC, 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C: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乘积大于70分以上即为重大危险源。 控制措施应按照以下A、B、C、D、E五个方面制定落实;A:制定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B:执行运行控制程序,C:教育和培训,D:监督检查,E:制定应急预案。

4、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条件备案和职工意外伤害保险。

5、做好各项合同的签订,主要是安全方面的条款,一是项目部与公司的签订,二是项目部与劳务队合同条款中安全方面的签订,三是施工单位与分包单位的安全生产协议的签订。

6、环境与卫生标准:主要是水、声、渣、气的的控制,污水、噪声、固体废弃物,大气污染的控制,应有现场环境保护监测纪录。

7、收、发文登记和信息联系处理单。

8、文明施工及文明工地的创建计划和落实。

9、项目部关于事故、事件、不符合的纠正和预防档案的建立。

10、项目部关于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编审和索取情况的纪录。

11、关于应急预案编审和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审。 二者关系:相同点都是应急,不同点应急预案是预防事故的发生,采取的应急预案如临时停电,狂风暴雨、架体、模板架变形、基坑边有裂缝等采取的是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预案的实施是事故发生后的救援,救人的原则,防止事故扩大蔓延的原则,保护事故现场的原则,紧急报告的原则等(有些类似与公安与检察院职责的关系,公安是以案找人,检察院是以人找案)。

12、危险性较大工程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及专家论证审核。

A、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一)基坑支护、降水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或未超过3M但地质条件和周边环境复杂的基坑(槽)支护、降水工程。

(二)土方开挖工程 开挖深度超过3M(含3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工程。

(三)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大模板、滑模、爬模、飞模等工程。(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5m及以上;搭设跨度10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0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15kN/m及以上;高度大于支撑水平投影宽度且相对独立无联系构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

(四)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采用起重机械进行安装的工程。

(3)起重机械设备自身的安装、拆卸。

(五)脚手架工程 (1)搭设高度24m及以上的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2)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3)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4)吊篮脚手架工程。 (5)自制卸料平台、移动操作平台工程。(6)新型及异型脚手架工程。

(六)拆除、爆破工程

(1)建筑物、构筑物拆除工程。(2)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七)其它

(1)建筑幕墙安装工程。(2)钢结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3)人工挖扩孔桩工程。(4)地下暗挖、顶管及水下作业工程。(5)预应力工程。 (6)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B、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

(一)深基坑工程 (1)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2)开挖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周围环境和地下管线复杂,或影响毗邻建筑(构筑)物安全的基坑(槽)的土方开挖、支护、降水工程。

二、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 (1)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飞模工程。

(2)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 (3)承重支撑体系:用于钢结构安装等满堂支撑体系,承受单点集中荷载700Kg以上。

三、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程;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三)起重吊装及安装拆卸工程

(1)采用非常规起重设备、方法,且单件起吊重量在100kN及以上的起重吊装工程。

(2)起重量300kN及以上的起重设备安装工 程;高度200m及以上内爬起重设备的拆除工程。

(四)脚手架工程

(1)搭设高度50m及以上落地式钢管脚手架工程。

(2)提升高度150m及以上附着式整体和分片提升脚手架工程。

(3)架体高度20m及以上悬挑式脚手架工程。

(五)拆除、爆破工程

(1)采用爆破拆除的工程。 (2)码头、桥梁、高架、烟囱、水塔或拆除中容易引起有毒有害气(液)体或粉尘扩散、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特殊建、构筑物的拆除工程。 (3)可能影响行人、交通、电力设施、通讯设施或其它建、构筑物安全的

拆除工程。(4)文物保护建筑、优秀历史建筑或历史文化风貌区控制范围的拆除工程。

其它 (1)施工高度50m及以上的建筑幕墙安装工程。 (2)跨度大于36m及以上的钢结构安装工程;跨度大于60m及以上的网架和索膜结构安装工程。(3)开挖深度超过16m的人工挖孔桩工程。 (4)地下暗挖工程、顶管工程、水下作业工程。 (5)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及尚无相关技术标准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施工单位应当在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

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专家对专项方案进行论证。(建质【2009】87号第六条)

D、专项方案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工程概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二)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国标图集)、施工组织设计等。(三)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四)施工工艺技术: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六)劳动力计划: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七)计算书及相关图纸。

E、专项方案应当由施工单位技术部门组织本单位施工技术、安全、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

经审核合格的,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实行施工总承包的,专项方案应当由总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承包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不需专家论证的专项方案,经施工单位审核合格后报监理单位,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核签字。

F、专家论证会参加人员

(一)专家组成员; (二)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 (三)监理单位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及相关人员; (四)施工单位分管安全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人员、项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五)勘察、设计单位项目技术负责人及相关人员。G、专家组成员应当由5名及以上符合相关专业要求的专家组成。

本项目参建各方的人员不得以专家身份参加专家论证会。

13、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小组设置

1万平方米以下工程至少1人。1万—5万平方米工程至少2人。 5万平方米以上应当设置至少3人,且按各专业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主要职责:(建质【2008】91号) (1)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2)组织制定项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3)编制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演练;(4)保证项目安全生产费用的有效使用; (5)组织编制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6)开展项目安全教育培训; (7)组织实施项目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

(8)建立项目安全生产档案; (9)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

14、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编制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工作计划安排,把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提到我们管理工作的议事日程,按照JGJ/T77—2003《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来评价我们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按照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146—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的规定来评价我们的施工现场,按照三个标准,建立健全包括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日常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生产过程等在内的每个环节,每个流程的安全生产标准,企业规定和责任制,实现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实现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规范化、标准化、工具化,以期达到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的要求。

15、其他:成品保护,开竣工报告资料的管理。

六、安全管理八大问题

1、宣传问题

安全生产与全体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是构造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宣传。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都要认真学习执行,把宣传放在安全生产工作的首位,切实抓紧抓好。正确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效率、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生命的关系,确保企业健康稳步的向前发展。要注重宣传的效果,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多种形式、方法教育广大职工,造大声势,造浓氛围,切实达到人人皆知。

2、教育问题

这里所指的教育,就是重点加强对一线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增强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一线作业人员担负着安全生产的重要职责,他们需要掌握安全生产的操作技术、操作规程,因此,对他们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经常化、制度化、级别化。有条件时,还要尽可能地让一线作业人员学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的的运用。作业人员培训教育合格后,要发放安全生产作业证,实现持证上岗。

3、责任问题

建筑安全生产工作要紧紧咬住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不放松。主管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和制度办事,将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进行分解落实,一级对一级负责,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各级职责分明,同时要做好安全生产跟踪检查,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安全生产管理较差的单位,要深刻剖析原因,虚心学习先进,拿出安全生产新举措,努力创造安全生产新局面。安全生产较好的单位,也不要骄傲,更不能有麻痹松懈思想,要总结巩固管理成果。工程项目较少的单位要克服安全工作与己无关思想,不能因为工程项目少就忽视安全,否则,出了问题后果同样严重。

4、制度问题

安全生产工作离不开制度的落实和建设。因此,企业安全主管部门要不断探索,建立长效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制度和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制度等。提高事故防范能力,保障一线操作人员的合法权益。 在此基础上,还要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安全工作例会、安全巡查和不良安全行为记录公布等制度。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确保到位,为长期有效地抓好建筑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保证。

5、经费问题

要抓好建筑安全,就要舍得投入。投入多少?公司经营主管部门要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合理地对工程造价计价项目进行准确预算,掌握工程项目施工安全措施费所占的比例,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费用,犹如完成工程实物量小不了投入费用一样,并做到安全经费专款专用。实行施工单位(或项目部)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和奖励基金的做法,确实能对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起到一定作用。

6、治理问题

要控制事故的发生,就要从源头做起,关键是要搞好专项治理。从近几年各地建筑施工伤亡事故的种类来看,主要是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物体打击、机具伤害、触电等。对事故要认真总结经验,配合建设建设主管部门认真查找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对危及事故的突出问题,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施,,雷雷厉厉风风行行的的加加以以解解决决。。事事实实证证明明,,针针对对薄薄弱弱环环节实施的专项治理是遏止事故发生的最有效手段。

7、监督问题

建设施工安全生产,加强监督是大事。建筑工程安全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监督人员要铁肩担道义,时刻牢记质量、安全重于泰山的神圣责任,努力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监管水平。主管部门要积极向领导汇报安全监督工作情况,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全力解决人员经费不足等问题,确保安全监督真真正正落落到到实实处处。。要要不不断断提提高高安安全全监监督督人人员员的的执执法法水水平,强化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学习,做内行不做外行,提升安全监督档次。

8、查处问题

对施工单位和从业人员要建立安全信用保障和失信奖惩机制,对安全生产不良行为进行记录和公示,凡有章不循,违规不纠,屡出事故的单位应追究有关人员的法律、经济和经营责任。典型案例要进行曝光教育,真真正正起起到到警警示示、、教教育育和和促促进进安安全全管管理理工工作作的的

目的。

七、现场安全管理资料

一是切实可用。不能为做资料而做资料,安全管理资料要与工程施工相结合,什么部

位交什么底,什么工程检查什么项目,做到资料能服务于施工。

二是资料的真实性,做到实事求是。如:验收资料要与实物相等,安全教育要本人签

字,并签字手续齐全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