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在哪?當我們的焦慮被時代無限放大

剛進入千禧年時,“英語、駕駛、電腦”曾被盛傳為21世紀生存的三大必須技能,各大報紙和新聞鋪天蓋地的宣傳著,狂歡著。與之相應的培訓班層出不窮,人們拿起鼠標,第一次認識了Windows XP,看到了雜誌分享,將標著音標的卡片貼的滿屋都是,每個清晨站在操場上或公交車上,大聲的把英語喊出來。

那時最暢銷的書,前十基本都是《誰動了我的奶酪》,《哈佛商業實戰》,《李陽瘋狂英語》、《窮爸爸富爸爸》以及各類的車站成功學。

未來在哪?當我們的焦慮被時代無限放大

時間一翻轉到了2017年。我們的時代從互聯網變到了移動互聯網,學習的工具從小霸王到文曲星到電子詞典再到手機也接連換了好幾茬。雖然工具在變,學習的人也在變,但不可否認的是學習的趨勢沒有改變。

地鐵上的人們拿著kindle翻開原版《莎士比亞》,公交車上的人們帶起耳機汲取吳曉波或羅輯思維的各類信息,朋友圈有人分享單詞打卡,銀行卡每個月固定都會向付費的知識軟件繳納VIP。各類知識分享網站提問最多的永遠都是如何進階,如何升職,如何年薪過X。

現在最暢銷的永遠都是X分鐘掌握XX,X天玩轉XX這類看起來短頻快的東西。

未來在哪?當我們的焦慮被時代無限放大

一面是“出名要趁早”的金玉良言鞭策,時不時我們就能看到80後、90後甚至00後出任CEO,套現XX億,拋棄同齡人的新聞,讓現在要大不小的我們進退兩難。

一面是“油膩中年”的前車之鑑鴻溝,中興員工跳樓的事件仍然血淋淋的刺痛著每個上班族的神經,誰也不敢保證即使清北畢業,自己在未來的職場生涯中又會發生怎樣的變動。

知識焦慮,讓許多人都陷入到一種對於未來迷茫而恐慌的狀態中。

未來在哪?當我們的焦慮被時代無限放大

他們在焦慮什麼?

在這個一天一變的世界,科技文明讓行業更迭無限加快,淘汰也無限加快,柯達諾基亞作為商業巨頭幾乎一夜之間就被徹底顛覆,不確定的行業變化,年年輩出的年輕人,潛在的科技樹被點亮,曾經的“中年危機”如今只會更加提前。

原本30-45歲才會出現的所謂“中年危機”如今基本涵蓋了從大學畢業半年的人群。

君不見,“財務自由”這四個字貫穿了多少人的一生。

未來在哪?當我們的焦慮被時代無限放大

不僅是“中年危機”。

在這個知識爆炸,人們紛紛重新拿起書本的時代,“中年危機”以後很有可能會進化成“青少年危機”。

一套十幾平米的學區房價值上億,只收百餘人的年級引得幾千人報名,班級家委會讓學生家長曬出各大高校文憑。這些都還只是孩子入學的基礎。試問又有幾個家長能夠在孩子小學一二年級就能夠帶著他深入瞭解蘇軾,用大數據寫出蘇軾的論文?

說到底,你我童年上學時的輕鬆愉快在未來孩子的身上將會越來越少,因為大概率的現實已經不允許他們能夠有絲毫懈怠。

你我的力量能否改變世界?

之所以孩子們不能夠有絲毫的懈怠,是因為當我們身處在這樣一個信息爆炸,知識更替極快的年代裡,所有的焦慮和對未來的不確認感都會被加倍的放大。

想要改變世界,改變自身,改變對知識的焦慮,首先要從思想上改變,學習少數派的思維,像少數派一樣思考,拒絕焦慮,打造十年後的自己。

英中財商總結了全球的財商學習經驗,整合全球頂尖財商教育資源,推出更具世界競爭力的課程—財商K1課程《像少數派一樣思考》。

未來在哪?當我們的焦慮被時代無限放大

課程以英國百年傳承教育為母版及研發核心,從“少數派思維”“被動現金流”“時間管理”“ESBI四象限”“企業家精神”“規劃素養”這六個主題單元入手,讓青少年從思維模式的轉變開始,去學習和掌握財商訓練中的工具方法,使之思維轉變為行為模式,在實踐中產生對社會角色定位以及未來人生選擇的思考。

導師團隊成員均畢業於牛津布魯克斯學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華威大學等歐美名校,均為創新創業學、經濟學或經濟法學等相關專業的碩士及以上學歷,並且導師們均具有3年以上成功商業項目運作實踐經驗。通過財商教育體系培訓以及國際認證考核為中國學生帶來實踐與國際化教學理念相結合的特色教學,備受學生追捧和校方、家長的好評。

未來在哪?當我們的焦慮被時代無限放大

未來在哪?當我們的焦慮被時代無限放大

像《少數派一樣思考》課程,激發青少年的對於創新創造、商業運作、職業規劃、未來人生選擇的認知和思考,並通過這種原始的內驅力,讓青少年逐步實現自我學習,自我管理,自我發展,自我創造的全過程。

未來在哪?當我們的焦慮被時代無限放大

我們歷經了一輪又一輪全民學習浪潮,但這一次卻有點不一樣。

Do what we can not!

財商K1課程《像少數派一樣思考》,

發現你獨特的,賦予這個世界的價值創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