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監會官員詳解銀行業監管的三大重點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員、銀保監會創新部主任李文紅在28日晚間的金融街論壇年會分論壇上表示,隨著我國銀行業的不斷髮展,金融創新更加活躍,金融產品更加豐富。與此同時,金融業務的複雜性和關聯性也在不斷上升,需要監管機構把握好防風險、補短板和深化改革開放的平衡,這也是當前銀行業監管的三方面工作重點。

李文紅表示,銀保監會將針對重點領域強化監管,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既涉及嚴格控制高負債企業的融資、繼續壓縮同業投資,也涉及資管新規配套細則進展情況。為了進一步深化銀行業的改革開放,目前銀保監會正在根據資管新規的總體要求,抓緊推進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辦法的制定工作,準備作為配套細則適時發佈實施。理財新規將會與資管新規的監管要求保持一致,同時還會延續銀行理財業務監管的良好做法,目的是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迴歸本源,規範轉型。此外,她還提醒,要杜絕以金融創新或者是技術創新的名義,在沒有獲得金融業務資質的情況下進行非法集資或者是開展非法金融業務。

银保监会官员详解银行业监管的三大重点

28日晚間,2018金融街論壇年會的一場分論壇上,CF40成員、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創新部主任李文紅詳細介紹了當前銀行業監管的三方面工作重點:防風險、補短板和深化改革開放。

工作重點裡,既涉及嚴格控制高負債企業的融資、繼續壓縮同業投資,也涉及市場關心的資管新規配套細則進展情況。

她還提醒,要杜絕以金融創新或者是技術創新的名義,在沒有獲得金融業務資質的情況下進行非法集資或者是開展非法金融業務,這一點對於當前的互聯網金融或者金融科技的監管工作尤為重要。

防範化解金融風險

銀保監會將針對重點領域強化監管:

其一,推動結構化去槓桿。促進企業結構調整和兼併重組,嚴格控制對高負債企業的融資,強化企業債務硬約束,減少過度借貸和多頭借貸,促進降低企業的負債率。同時還要防止居民槓桿率的過快增長,嚴查挪用消費貸款資金、違規透支信用卡等行為。

其二,規範影子銀行。嚴格規範交叉金融產品,繼續壓縮同業投資,推動銀行儘早開始理財業務的轉型,逐步壓縮銀信通道業務,嚴格執行今年年初發布的《委託貸款管理辦法》。

其三,加強風險管控。包括加快處置不良貸款,通過現金清收、批量轉讓、核銷、資產證券化等多種方式進行處置,促進規範房地產和地方政府隱形債務融資行為等等。

其四,繼續深化整治銀行業市場亂象。引導銀行合規經營、穩健發展。同時,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整治各種不規範的股權、股東行為,利益輸送和不正當的關聯交易。

彌補監管制度短板

前期,一行兩會等相關部門密切配合,共同制定和發佈了《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稱“資管新規”)。但是各部門的配套細則尚未出臺。

李文紅透露,目前銀保監會正在根據資管新規的總體要求,抓緊推進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辦法的制定工作,準備作為配套細則適時發佈實施。

理財新規將會與資管新規的監管要求保持一致,同時還會延續銀行理財業務監管的良好做法,目的是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迴歸本源,規範轉型。

與此同時,銀保監會還將結合2017年12月發佈的巴塞爾協議Ⅲ最終標準,針對銀行業出現的新變化、新情況、新問題,繼續推進監管制度的建設工作。

實則,去年以來,我國監管部門借鑑巴塞爾委員會的有效銀行監管核心原則和國際標準,結合中國銀行業的實際情況,按照問題導向、標本兼治、有序推進的原則,已經制定或者修訂了股權管理、資本補充、流動性風險、押品管理、大額風險暴露、表外業務等一系列監管法規。

進一步深化銀行業的改革開放

深化改革方面:重點是健全公司治理機制,加強股東穿透監管,規範董事會、監事會的運作,嚴格董事、監事的選聘,強化履職評價,完善風險管理和內控機制,強化銀行業金融機構防控風險的主體責任,培育風險為本、合規優先的文化,構建風險防控的長效機制。

對外開放方面:銀保監會正在推出一系列進一步擴大開放的舉措,支持外資更廣泛地參與我國金融市場的發展,成為促進市場競爭、提升服務質量的重要推動力量,包括推動外資投資的便利化、放寬外資設立的條件、擴大外資銀行的業務範圍、優化監管規則。

為了加快推出相關的措施,銀保監會將會按照立法程序啟動對相關法規的修改,同時,也將完善配套監管制度和風險防控機制,確保監管能力與對外開放水平相適應。

另外,銀保監會還會同步受理各項開放措施的准入申請,目前已經有來自英國、日本、新加坡的商業銀行表達了在我國新設機構,或者是增持股權的意向。

李文紅透露:實際上在2017年,隨著外部市場環境和政策環境的改善,在華外資銀行的市場份額已經有所提升,通過深化改革開放,也將會促進銀行業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

杜絕以金融創新之名行非法業務之實

關於如何把握金融創新與監管平衡,李文紅分享了她的思考:

目前金融業務的複雜性和關聯性在不斷上升,需要監管機構把握好金融創新、金融效率和金融穩定的平衡,持續完善監管規則,不斷的提高監管有效性。

1、要加強對金融創新的分析、評估和監管。應當密切地跟蹤分析金融創新的發展趨勢、影響程度和風險水平,適時採取監管措施,尤其要順應危機後國際監管的新趨勢,加強對銀行業務模式的分析研究,釐清各類新業務的產品結構、法律關係和風險特徵,及時發現風險隱患,不斷完善法規制度和監管方式。

2、促進公平競爭,維護良好的市場秩序。監管者應當按照穿透原則,某項業務無論採用何種名稱和形式,都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深入分析業務實質和風險特徵,明確其是否需要納入監管,以及所需要申請的牌照類型和所應該適用的監管規則,確保對同類的金融業務實施統一的監管標準,維護公平競爭,防止監管套利,避免出現劣幣驅逐良幣。

要杜絕以金融創新或者是技術創新的名義,在沒有獲得金融業務資質的情況下進行非法集資或者是開展非法金融業務,這一點對於當前的互聯網金融或者金融科技的監管工作尤為重要。

李文紅提醒,目前通過互聯網和其他渠道開展的類金融業務對金融秩序產生的一些影響,需要進一步採取應對措施。

3、要強化宏觀審慎視角,關注金融創新的系統性影響。對於金融創新,不能僅從單體機構的視角看待其風險特徵,當前許多創新產品都具有跨市場、跨行業的特徵,需要關注金融創新的風險傳染鏈條,加強監管,協調合作,做好系統性風險的分析、監測和預警,及時採取必要的監管措施,化解系統性風險隱患。

銀保監會官員詳解銀行業監管的三大重點

近期文章精選: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立於2008年4月12日,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非官方、非營利性金融專業智庫平臺,專注於經濟金融領域的政策研究與交流。

CF40旗下有四十人和新金融兩大實體型智庫系列,分別包括四十人金融教育發展基金會、四十人金融研究院和上海新金融研究院、北方新金融研究院、上海浦山新金融發展基金會、北京大學數字金融研究中心。此外,CF40與國家開發銀行、清華大學、絲路基金、中國開發性金融促進會共同發起成立了“絲路規劃研究中心”。

CF40每年召開雙週圓桌會議、金融四十人年會、國際學術交流研討會等百餘場閉門研討會,開展課題研究近30項,出版週報、月報、要報、《新金融評論》以及經濟、金融類專著共計100餘冊,受到決策層領導重視和經濟金融界人士高度評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