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博會圓滿落幕 集中籤約156.87億元

科博会圆满落幕 集中签约156.87亿元

近日,第二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科技產業博覽會(簡稱“科博會”)圓滿落幕。無論是令人驚歎的“國之重器”,還是走進日常生活的智能產品,都讓到場市民感受了一場科技盛宴。為期4天的科博會共吸引20餘萬人次參加各項活動,共有來自3個國際組織、29個國家和地區的36個境外代表團組和29個省區市代表團參展參會,科技合作項目會上集中籤約156.87億元人民幣。

高精尖技術展現科創實力

“可燃冰是怎麼開採出來的?”“這架飛機怎麼實現無人駕駛?”看到科博會展出的“國之重器”,現場觀眾總有問不完的問題,負責講解的工作人員也忙個不停。“海翼號”水下滑翔機、“雪鷹號”固定翼飛機、“雪龍二號”科考船……一大批“國之重器”走到臺前,讓市民一飽眼福的同時,也學到了不少科技知識。

這些被譽為“國之重器”的大科學裝置,展現了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重大變化,由長期以來某個學科和技術領域的單個突破,轉變為眾多學科和技術領域的全面突破,前沿技術創新呈現群體躍升。

山東建設現代海洋產業體系,貴州大數據產業風起雲湧,西安以硬科技之都展示自主創新成果,西藏借科技之力,把獨特的動植物資源打造成高原之寶……在這場科技盛宴上,觀眾還有機會領略全國各地的新技術新產業。

人工智能加速產業升級

在本屆科博會,處處可見人工智能應用帶來的產業升級與創新。

展會現場,各類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服務機器人比比皆是,各顯神通。在小朋友身邊,教育機器人就像一個貼心小夥伴,將各種知識娓娓道來,還能隨時回答各種問題。在家裡,機器人管家可以連接所有家居設備,只需對機器人說說話,就可以讓它替你開電視、調聲音。

通過與人工智能的融合創新,傳統產業煥然一新。本屆科博會引入了首屆煤礦兩化融合成果與智能技術裝備展區,國家能源集團、中國中煤能源集團等主要大型煤炭集團,展示了煤炭行業加速向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的成果。

創新與綠色發展深度融合

科技賦能,讓綠色創新經濟加快形成。本屆科博會展區裡,隨處可見綠色技術、綠色產品。

雖然天氣炎熱,但在1號館高精尖新材料區,觀眾對一款石墨烯取暖產品表現出濃厚的興趣。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綠能嘉業石墨烯遠紅外產品採用目前公認的材料之王——石墨烯,通電後可以產生熱能,並以遠紅外線的形式進行輻射傳遞,產品的電熱轉換率高達99.15%,不僅大大節省空間和用電成本,同時還美化了空間。

不需要洗手液,“空氣”就能洗手,這是沐羽科技全球首創的低壓高效霧化技術,節水率達90%。中國藍星的黑臭水生態修復系統,能提高水體自淨能力,實現水體微生物生態良性循環。

綠色發展與創新發展深度融合,正助力北京的生態環境提升。北汽新能源展出的一系列新能源技術,包括插電式混動、氫燃料電池技術展示、下一代分佈式電驅動底盤三項最新科技創新突破成果。中關村企業也集中展示了一批在低碳節能領域具有領先技術的創新產品和整體解決方案。

本屆科博會充分顯示,中國原始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科技創新質量正實現新的跨越。據悉,第二十二屆科博會將於2019年5月16日至19日舉行。(馬婧丨北京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