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涯海角滿眼春,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海南30年 | 天涯海角滿眼春,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海南30年 | 天涯海角滿眼春,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子曰:三十而立。對於一個人而言,三十歲可謂是人生中的重要節點。在此之前,青春年少,探索前行,難免要走不少彎路。自此而後,心穩神定,有勇有謀,往前多是一片坦途。

從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以來,這個中國最南端的省份也走過了三十年的歲月。從當年十萬人才下海南,到現在國際旅遊島建設,這座南中國海濱島嶼的三十年滄桑鉅變,不僅寫就了中國改革開放的閃亮篇章,也濃縮了幾代人的激情歲月。成功有時,失敗有時;歡笑有時,哭泣有時;播種有時,收穫有時。終於,海南島有了今天的模樣,所有的經歷和磨練,都成為未來成長的寶貴財富。

這是偉大的三十年,這是難忘的三十年。

中國最大的經濟特區

海南30年 | 天涯海角滿眼春,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 1988 年4 月26 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掛牌,中國最年輕的省份和最大的經濟特區宣告成立。

1979年,剛剛開始改革開放的中國開始放眼看世界,這才發現中國與世界的距離之大。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精神的指引下,中國開始在東南沿海的深圳、珠海等地開設經濟特區,努力探索國家發展的前進道路。

1987年,當中國改革開放事業正在尋求更深層次突破時,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把目光投向了南中國海。當年6月,鄧小平同志在會見外賓時,第一次提出了創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想法:“我們正在搞一個更大的特區,這就是海南島經濟特區。”他斷言:“海南島好好發展起來,是很了不起的。”

1988年4月13日,七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關於設立海南省的決定》和《關於建立海南經濟特區的決議》。4月26日,中共海南省委、海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掛牌,中國最年輕的省份和最大的經濟特區宣告成立。

從此,海南結束了封閉落後的歷史宿命,開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嶄新徵程。

初生牛犢不怕虎。特區成立以來,海南就以敢為天下先的特區精神,勇於打破固有模式,在眾多領域實現了創新突破,一系列的改革舉措領先全國:率先提出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率先推進以“小政府、大社會”為方向的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率先推行企業法人直接登記制度;率先實行機動車燃油附加費改革;率先取消農業稅和農業特產稅;率先提出生態省建設;率先實行落地簽證政策;率先實行省級統籌的社會養老、失業、工傷、醫療保險制度,初步建立新型的社會保障體系框架;率先進行航權開放試點……

1998年,海南省提出了建設生態省的目標,生態旅遊和熱帶農業成為重要產業支柱,海南彷彿長大成人,開始有了沉穩的模樣。

2013年4月8日至1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有關活動後,到瓊海、三亞等地深入漁港、特色農業產業園、國際郵輪港考察調研。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時強調,海南作為全國最大經濟特區,後發優勢多,發展潛力大,要以海南國際旅遊島建設為總抓手,闖出一條跨越式發展路子來,爭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範例,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改革開放是發展海南的關鍵一招。”海南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託,開始了新一輪改革開放的實踐和探索:在全國率先開展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把全省作為一個大城市大景區來規劃建設;新一輪農墾改革實現政企分開,農場轉企改制穩步推進,社會管理屬地化基本完成,農用地規範管理成效明顯,農墾活力有效激發,為全國農墾系統改革提供了經驗,美好畫卷徐徐展開……

經濟發展成就喜人

海南30年 | 天涯海角滿眼春,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 經過30 年的建設,海南島已面目一新,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和對外交流的窗口。

海南建省辦特區之後,開始積極探索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新途徑。在海南省第一次黨代會上,“建設大特區就是要實行市場經濟,自覺發揮價值規律的調節作用”、“放膽發展生產力,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推進經濟、政治體制改革”等指導思想和目標要求被寫入了大會報告。

從1987年至2002年,海南工業增加值年平均增長13%,工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由13.4% 提高到16.4%。1993年,工業總產值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是1987年的5倍,地方財政收入達到29.12億元,為1987年的9.8倍。1988至1993年實際利用外資21.39億美元,是建省辦特區前8年實際利用外資總和的20倍以上。2002年至2006年,一批重大項目陸續竣工投產,煉油、化學、紙漿、汽車、玻璃、水泥等製作加工業快速發展,成為海南經濟新的增長點。

1998年,澳大利亞前總理霍克、日本前首相細川護熙和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等前外國政要倡議成立一個類似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的“亞洲論壇”,並提議選址海南博鰲,得到了中國政府的支持。2001年2月27日,博鰲亞洲論壇成立,並永久落戶海南博鰲。論壇的落戶給海南的改革試驗和開放探索帶來了新的機遇,伴隨著論壇的召開,海南現代服務業迅速發展,儲備和培養了國際化人才,更提升了中國國家形象,博鰲亞洲論壇成為第一個把總部設在中國的國際會議組織。

與此同時,海南經濟逐步從谷底中走了出來,1998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高於全國平均水平,農業增加值達到全國水平的兩倍以上;2003年全省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重新達到兩位數。

2018年1月26日,海南省省長沈曉明在海南省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所做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2017年海南全省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462.5億元,五年間邁上兩個千億臺階,是2012年的1.5倍,年均增長8.1%;城鎮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30817元、12902元,年均分別增長8.6%、10.5%。

從封閉到開放

海南30年 | 天涯海角滿眼春,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 2017 年11 月1 日,2017 第十二屆環海南島國際公路自行車賽進行了第五賽段的爭奪,選手們正在比賽中。

“作為島嶼經濟體,本身就有一定的惰性和封閉性,必須通過一個開放模式打破封閉性,內在的動力才能釋放出來。開放至關重要,開放是島嶼經濟體的生命線,世界上成功的島嶼經濟體,都在於開放。在經濟全球化的新背景下,一個島嶼經濟體的開放度就決定它的發展程度,應該說海南這些年的發展得益於開放。如果說發展不夠,也在於開放這篇文章還沒有做夠。”

開放需要完善的基礎設施。海南在路網、光網、電網、氣網、水網等“五網”基礎設施全面加快建設,開通運營世界首條環島高鐵,3小時環遊海南島,飽覽沿途美景;美蘭、鳳凰兩大機場改擴建,博鰲機場建成運行,遊客出行更便捷;田字型高速公路全面佈局動工,“縣縣通高速”即將成為現實。目前,海南已開通國際航線58條、國內外貨運航線337條、郵輪航線14條;離島免稅購物政策效應進一步放大,對26個國家實施免籤和落地簽證,擁有56個國際友城,對外開放程度和國際化水平不斷提高。2017年12月6日,隨著一架從莫斯科飛來的航班降落三亞鳳凰國際機場,海南迎來了年入境遊客量突破100萬人次的歷史性時刻,提前3年實現了省政府設定的工作目標。

開放需要順暢的投資環境。2018年2月5日,《華爾街日報》刊發題為《海南行政審批改革吸引海外投資》的稿件,關注海南行政審批改革和全域旅遊發展。文章一開頭就寫到,34歲的俄羅斯IT工程師丹尼斯·克列什科夫前一天下午5點向管理部門提交註冊申請,第二天一早就拿到了營業執照。這種效率讓他和其他股東們覺得“不可思議”。和這家來自俄羅斯的企業一樣,很多外商都感受到了海南優化投資環境吸引投資的決心和變化。

開放需要優美的生態環境和人文環境。海南將“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建設和全域旅遊、脫貧攻堅、“五網”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相結合,全省各市縣圍繞宜居宜業宜遊宜養的目標,建設美麗家園,促進生態、生產、生活緊密結合,相得益彰,為遊客打造了一個個旅遊點,為百姓拓寬了可持續增收渠道;取消12個市縣的GDP考核,把考核重點轉到了居民收入、民生改善、生態環境,為轉變發展方式騰出了更大空間,用最好的生態環境,吸引最好的投資者,讓世界人民共享良好的生態環境所帶來的福祉。

唯改革者進,唯開放者強。改革開放是一篇大文章,海南用了三十年時候只是開了個頭。可以預期,新時代的海南改革開放必將全面深化再出發,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海南改革開放的故事將寫下更加精彩輝煌的篇章。

海南30年 | 天涯海角滿眼春,譜寫美麗中國海南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