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數派報告》或成現實!DARPA計劃用人工智能預測對手真實意圖

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提前預測犯罪分子乃至國家敵人的行動,做到料敵先機——這些原本在電影《少數派報告》中出現的畫面,如今隨著DARPA公佈的一項新計劃而有可能變成現實。

《少數派報告》或成現實!DARPA計劃用人工智能預測對手真實意圖

湯姆·克魯斯主演的電影《少數派報告》海報。DARPA的“指南針”計劃或者會使電影中的想象變成現實

從歐洲東部到伊拉克南部,美國在全球許多地方遇到了同樣的難題:它的敵人在偽裝成其他人。然而,來自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DARPA)的一個新項目或許能夠提供解決方案。該項目試圖應用人工智能來探測和理解美國的對手如何如何利用各種狡猾的手段製造混亂、破壞政府、傳播外國影響力以及搬弄是非。

這類敵對活動雖然本身並無暴力行為,卻往往是暴力的前兆,所以有時被稱為“灰色地帶戰爭”,是一種介於和平與戰爭之間的一種潛在的狀態。這類敵對活動往往經過了精心設計,活動於其中的各類“演員”身份很難識別,他們的目標也很難預測。

《少數派報告》或成現實!DARPA計劃用人工智能預測對手真實意圖

今天,戰場環境越來越複雜,對於很多戰士而言,敵人正在變得越來越難以識別

“我們從兩個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對手試圖做什麼?以及他這樣做的意圖何在。一旦我們瞭解了這一點,或者對它有了更好的理解,就可以確定對手將如何實施他的計劃——在什麼時間,以及會使用什麼樣的‘角色’。”DARPA的項目經理Fotis Barlos介紹說。

按照DARPA不久前公佈的消息,該計劃被稱為“指南針”計劃。該計劃將“利用先進的人工智能技術、博弈理論,根據對手意圖中最關注部分的信息進行和建模和估算,並向決策者提供高度保真的情報以及回應的策略——對每一個行動進行積極的和消極的評估”據。

最遲在1978年,羅格斯大學研究人員發表的一篇論文中,就涉及了“計算機程序能否在規則規範下——諸如國際象棋比賽中——理解並解釋人類意圖”的問題,這一任務有時被稱為“規劃識別”。從那時開始,教學軟件理解人類行為一直是人工智能領域經久不衰的話題。

從那時起,計劃識別的科學就像計算機和互聯網的普及一樣迅速發展,因為三者緊密相連。

《少數派報告》或成現實!DARPA計劃用人工智能預測對手真實意圖

“指南針”計劃或許會將博弈論和大數據技術應用到硅谷從未觸及的領域

但是推斷一個用戶的下一次亞馬遜購物(基於用戶自願提供的關於之前的選擇、喜好等的數據)與預測對手如何進行政治或非常規戰爭是完全不同的。因此,“指南針”計劃試圖使用視頻、文本以及其他一些比購物車數據更難獲取的信息。

該計劃與特種部隊界的諸多需求是一致的。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司令雷蒙德·托馬斯將軍說,他有興趣在戰爭爆發前部署部隊。托馬斯已經討論了他想要應用人工智能的願望,包括神經網絡和深度學習技術,以“先發制人”。

與購物不同的是,適用於一個灰色區域對手的分析技巧不會對另一個人起作用。“歷史表明,沒有兩種(非常規的戰爭)情況或解決方案都是相同的,因此,烤制曲奇餅式的應對策略不僅毫無意義,而且往往適得其反,”美國中央司令部(U.S. Central Command)指揮官約瑟夫·沃特爾(Gen. Joseph Votel)在他2016年的《灰色地帶戰爭》(gray zone war)一書中寫道。

正如亞馬遜和其他在線購物網站的客戶一樣,“規劃識別”在規模上非常千篇一律的。如果“指南針”計劃成功了,它將不得不將博弈論和大數據應用於硅谷從未嘗試過的行為預測。它將不得不這樣做。面對多樣且不斷變化,同時又希望保持儘可能保持隱蔽活動的對手……即使對於DARPA,這依然是一項野心勃勃的計劃。(《航空世界》編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