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建設科技集團打造新標杆住宅,為建造中國好房子提供中國方案

2017年9月14日,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首次組織舉辦,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推動雙創工作”為主題的大型中央企業創新成就展在北京開展,

全部98家央企參加,分三大展區,推出在國計民生各領域的重大創新成果。中國建設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中國民用建築設計的國家隊、目前我國唯一覆蓋城鄉建設領域全部專業門類、整體實力最強的科技型中央企業,以讓人民享有更宜居的生活環境為宗旨,發揮設計企業龍頭作用,集成我國住宅建設最新研發成果,從破土動工、主體建造到室內裝飾、建築外景觀佈置,僅用25天時間,成功搭建完成高品質的全面裝配式鋼結構住宅,設計建造效率和品質均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引領了新一代住宅“新四化”創新發展方向,為建造中國好房子提供中國方案。

“十八大”以來,中國建設科技集團重點針對我國住宅建設中存在的兩大問題,即資源能源消耗高、環境破壞大和設計建造質量、品質普遍不高的問題,認真貫徹落實五大發展理念,以推動城市住宅建設供給側改革為方向,加快科技創新和技術集成,經過數年的不斷探索和實踐,提出並全面實現了住宅的“新四化”,即“建築長壽化、建設產業化、綠色低碳化、品質優良

”,將引領我國房地產業從傳統建造向現代製造的變革。

建築長壽化即通過提高結構主體高耐久性,內裝及管線體系易維修、易更換,確保適用百年,有效避免了大拆大建;建築產業化即通過標準化設計、信息化管理、產業化施工、可視化運維,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全面裝配式建造,完成主體、外圍護、管線、內裝部品全部工廠生產,現場組裝,施工過程中沒有一根管線埋入主體結構,沒有一點溼作業;品質優良化即通過人性化精細設計、部品系統集成、選材健康環保、維修簡便可視、適老通用、全屋智能,有效解決了人民群眾最關切的宜居問題;綠色低碳化即通過節能與可再生能源技術應用、節地與空間綜合利用、節水與水資源利用、節材與可循環材料應用等,達到環境保護和循環再生的目標。此次央企創新成就展上,中國建設科技集團在展區原本為停車位的場地上,用25天時間現場建造的真實住宅,集成應用27項領先技術,全面成功實踐“新四化”,直觀展現了新一代標杆住宅綠色、科技、宜居的顯著特點。

綠色:建築的長壽命、易維護、易更換,有效避免了大拆大建,實現最大的綠色。樣板間發揮鋼結構優勢,打造室內完整的大空間,通過輕鋼龍骨牆,提供靈活可變的空間佈局,滿足不同時期的家庭所需。全面採用BIM技術設計建設,大幅提升了建造效率,杜絕了材料浪費。應用建築減隔震技術,有效保障了建築防災性能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科技:通過智能化設備的集成應用,樣板間實現全屋家電的PAD中控管理和手機遠程管理,實時對室內溫度、溼度、空氣質量監測調節,簡便易操作的人體血壓、血糖、體脂、睡眠等健康管理,配備可視對講、煙氣監測、電子巡更、遠程安防、一鍵呼救等智能防護。基於信息化的集成管理,樣板間實現了數字化交房,極大方便了入住後的內裝、管線和設備維護。

宜居:為全面提升住居品質,樣板間應用的集成創新點超過百項。例如:入戶雙通道設計,形成集家政、廚房和餐廳一體化的半開放式空間,方便了家庭日常生活;移門牆飾、管線櫃體、牆飾照明的集成應用,充分利用了室內局部空間;內裝與收納的集成設計,充分滿足了家庭收納需求;整體廚房、整體衛浴的應用,徹底解決了易壞、漏水、噪音、反味等日常生活頑疾。

據中國建設科技集團介紹,此次推出的新型住宅樣板間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綠色建築發展要求的集中體現,實現了三大基本目標:

1.以設計引領建造,有效提升我國住宅建築設計水平;2.大力推動裝配式住宅建設,全面落地綠色建築理念;3.以人民需求為主旨,增強人民群眾的可獲得性。目前,中國建設科技集團正積極發揮央企引領和帶動作用,整合行業資源,帶動100餘項相關產業協同發展,集合全國40多家一線開發企業和材料、部品廠商,將住宅“新四化”的技術體系在全國保障性住房和普通商品房中推廣應用,上海綠地威廉公館、濟南魯能領秀城項目已交房入住,與綠城、碧桂園、當代置業、天房集團等合作建設示範項目,承接北京最大的保障房項目實創海淀青棠灣,完成我國多個住宅領域的首創和第一,真正為人民打造綠色、科技、宜居的新一代高品質住宅,以此推動城市住宅建設供給側改革,踐行自身作為國家隊和行業領軍企業的責任與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