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學習有誠意、有意識、有策略、有困難嗎?

學習是行為,是過程,是活動。它究竟有什麼樣的特點呢?仔細想來,主要是“四有”:有誠意、有意識、有策略、有困難。

你的學習有誠意、有意識、有策略、有困難嗎?

網圖

學習是一種很艱苦的活動。有困難,所以要作好打持久戰的準備。學習過程從來都不是輕鬆快樂的,它充滿挫折艱辛和阻礙,但是,學習的結果卻能帶來一切付出都值得的快樂,這種快樂雖然短暫,卻像鑽石一樣值得追求。

學習是一種有策略的活動。所謂策略,就是要掌握科學的方法。主要是把好進口和出口兩個關,也即要對輸入作評判和聯繫,要對輸出作豐富和表現。換句話說,要精選學習內容,要與已學內容作好比較,要與自身現狀作好關聯,還要及時轉化主動分享。

學習是一種有意識的活動。有意識,也就是要有目的,要有方向。知道自己為什麼學,想學成什麼樣,往哪裡去。這就需要把結果當成目標,清楚自己當前的位置和狀況,努力找出前往目的地的那條道路。

你的學習有誠意、有意識、有策略、有困難嗎?

網圖

最重要的,學習是一種有誠意的活動。你如何待它,它就如何對你。具體來看,有這樣四種情形:

你若敷衍,它必應付。學習來不得半點投機取巧,需要的是實打實的功夫。譬如學一個生字,你就得紮紮實實地瞭解它的音、形、義,牢記它的結構和筆畫,知道它經常和哪些字組合成詞,懂得在合適的地方使用它。要想不犯錯,你就得老老實實地寫它個5遍、10遍或者更多遍;要想不鬧笑話,你就得規規矩矩地組上幾個詞、造上幾個句。倘若你只打算湊合一下,對於學習的內容只滿足於見過、略懂、好像有印象,那麼,你獲知的定然是膚淺的、表面的、一知半解的,連裝點門面都嫌不足,一不小心就要貽笑大方的。

你若欺瞞,它必偽裝。學習更來不得半點虛假,需要的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誠實。明明不懂,卻強不知以為知;明明低效,卻自以為勤能補拙;明明三分鐘熱度,不能堅持,卻自詡善於變通,勇於探尋……這樣的學習,除了掩耳盜鈴式的愚蠢,哪來些許精進的可能?更可怕的是,長期欺瞞,必然被虛假的學習行為裹上厚厚的防護偽裝,如銅牆鐵壁,矇蔽心靈,再無砸碎的可能。

你若畏懼,它必恐嚇。學習來不得半點怯懦,需要的是偏向虎山行的膽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在困難的外圍轉圈圈,永遠也不能得到戰勝後的狂喜,達不到解疑釋惑後的頓悟。愈是害怕,愈是可怕。不要對自己的無知感到恐懼,愈能感受到自己的無知,愈能說明自己的多知。學習上的攔路虎都是紙老虎,前進一步,找到關竅,化整為零,各個擊破,咬定青山不放鬆,就能守得雲開見月明。如果心怯了,膽顫了,氣洩了,就只能丟盔棄甲當個連自己都看不起自己的逃兵。

你若懶惰,它必遠去。學習來不得半點拖延,需要的是“該出手時就出手”的果斷。一切拖延歸根結底都是因為思想上的懶惰,帶來行為上的遲滯。一旦不能立即付諸行動,很多想法就會偃旗息鼓。哪怕這個念頭曾讓你激動得發抖,這種前景曾讓你期待到顫慄。所以,不管學什麼,只要動了念,就要動起手,先學起來,再以觀後效。想學寫作,先不要管什麼方法技巧,不要背什麼理論經典,只管拿起筆來,鋪開紙來,把心裡想的自由不羈地宣洩出來。在這個過程中感受到的困境就是自己下一步要著力搞懂的思想難題,你不動手,連思想的發端——現實的困境都不能得見。

知道學習是什麼,有什麼特點,有助於更好地學習。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