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劇瞎編亂造到秦始皇的棺材板都按不住,大家為何看得欲罷不能

現在的歷史劇大多掛羊頭賣狗肉,打著好的幌子兜售不那麼好的東西,從營銷角度來說,是賺快錢的萬靈之策!

1、歷史劇自帶IP

如今一部電視劇要賺到盆滿缽滿,都得緊抱IP的大腿,這樣才能自帶基礎流量,贏在起跑線上。再不濟,也能保本,不至虧空。而歷史,就是一個超級IP寶庫。

典型如乾隆、康熙的人生被大小銀幕花式“演義”了多少回,只怕得數上好幾天。楊貴妃的故事,范冰冰演完了肉慾版本的,陳凱歌給你另一個混血臉的高冷版本,你看不看?

歷史劇瞎編亂造到秦始皇的棺材板都按不住,大家為何看得欲罷不能

2、歷史題材能在最廣闊的維度吸引觀眾

一掛上“歷史題材”的羊頭,怎麼看也比肥皂愛情劇聽起來高端。其內容則是獵奇的史料拼湊的外殼+俊男美女+庸俗的愛情故事+非黑即白的二元道德觀,形成了一種非常通俗易懂的蕩氣迴腸的歷史縱深感,可謂陽春白雪下里巴人大雜燴,老少咸宜。

再嚴肅的人也有無聊的時候,需要找點輕鬆的娛樂,這時候偽歷史劇就成了極好的選擇;愛看肥皂劇的觀眾,也願意看看偽歷史劇,號稱“寓教於樂”——這也沒錯。

因為一部《陸貞傳奇》多少人才知道了原來歷史上有個“北齊”,是南北朝時期北朝的一個王朝;看完《獨步天下》就能跟人侃侃而談女真是如何崛起直到建立大清朝的——多麼高冷的知識呀!

歷史劇瞎編亂造到秦始皇的棺材板都按不住,大家為何看得欲罷不能

歷史劇瞎編亂造到秦始皇的棺材板都按不住,大家為何看得欲罷不能

3、編劇成本低

影視作品的重中之重,便是有一個好的劇本,劇本的前提,便是有一個好的故事。 浩瀚史書裡,全是傳奇的故事,隨便抓一個人、一個時間段出來,故事都是現成的,演繹演繹就好;有追求一點的獨闢蹊徑,找個不那麼著名的人物肆意揮灑一下想象,還美其名曰“大歷史下的小人物”,特別有人文關懷。算來算去,特別省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