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友導讀

高考分數660,北京大學學士、北京大學與哈佛大學雙法律碩士,這其中任何一項成績都值得驕傲,更何況,這些耀眼光芒背後的主人公丁丁曾是一名重度腦癱兒,在出生時就被醫生判定為“將來非癱即傻”。

所幸丁丁有一個堅強的母親鄒翃燕,她沒有向命運屈服,而是正視現實,改變現實,為了1%的希望,盡100%的努力。她帶著孩子頑強地與疾病做鬥爭,用愛來培養他,她說:“在孩子面前,我就是山,人家父愛如山,但是沒有那座山我就是那座山。”

丁丁所取得的優異成績,是母愛創造的奇蹟,也是對母愛最好的回報。

本文長度約2621字,閱讀全文大概需要4分鐘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2017年8月,從哈佛大學以優異成績拿到法律碩士學位,並參加完美國司法考試的丁丁,回到湖北武漢家中。

十年前的2007年,丁丁以660分的高分從湖北考入北京大學,之後獲得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碩士學位,對任何一個年輕人來說,這都是值得驕傲的成績。

然而沒人能想到,學業優秀的他,曾經是一個腦癱患兒。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29年前的1988年,因宮內缺氧面臨窒息,丁丁一出生即被診斷為重度腦癱。在5份病危通知書以及“將來非癱即傻”的預言面前,媽媽鄒翃燕選擇將他留下。

鄒翃燕:我覺得我就是要他活著,他是我的孩子,我得讓他活下去。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丁丁的父親出於理智,主張放棄,面對鄒翃燕的堅持,他放出狠話:要留下你就自己管。而鄒翃燕並無退縮,哪怕要付出一生的代價。

鄒翃燕:

我當時就這樣想的,只要他活著,我出來工作掙錢,我能養他一天算一天。

出生第五天,丁丁終於發出了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的第一聲啼哭。十多天後,鄒翃燕帶著丁丁回到了家中。腦癱患兒有三種情況,一種是運動神經受損,導致癱瘓;一種是智力受損,導致痴呆;第三種是兩者兼具。

鄒翃燕最大的願望是孩子智力正常,即便癱瘓或許還有可能獨立謀生。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丁丁1歲前檢測,智力沒問題,但輕度偏癱,左腳活動不靈,有運動障礙。他總是流口水,雙手沒力氣,握不住東西,兩歲半才勉強學走路。

為了幫助丁丁鍛鍊肢體協調能力,鄒翃燕先讓丁丁撕紙,後教他使用筷子。然而,用筷子夾菜這個普通動作,對於丁丁來說卻特別困難,練習時經常會哭會煩躁,甚至摔筷子。

鄒翃燕說:

2歲多3歲的時候,奶奶就說別學了,就拿勺子吧。我覺得小朋友拿勺子是沒問題的,可是你會長大,你是中國人。將來一桌子的人坐一塊,人家都用筷子,你一個人用勺子,你是不是要面對所有人解釋,因為我曾經患過腦癱,因為我趕不上你們,所以我必須用勺子?我覺得那是很自卑的一件事情。

所以如果能夠通過努力縮短這種距離,將來能夠正常面對所有的工作生活,就一定要努力去做。如果努力還達不到,那可能算了,但是一定得努力。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在鄒翃燕心裡,丁丁就是眾多普通小孩中的一個,只是比別人慢一點而已。但作為運動神經受損的腦癱患兒,要想像普通孩子一樣,卻異常艱難。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當時,鄒翃燕是武漢幼兒師範學校老師,白天上班,晚上騎著自行車帶兒子按摩,每兩天一次,風雨無阻。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一次下大雪,自行車倒在水坑裡,丁丁滾到了地上。鄒翃燕把丁丁扶起來,車倒了;車扶起來,丁丁又倒了……丁丁哭了,媽媽也哭了。

“就是下刀子,只要你們開門我就會來。”鄒翃燕斬釘截鐵。

鄒翃燕:在整個培養他、帶他的過程中,我越來越清醒越來越理智。因為如果他哭,我也跟著哭,這事就沒法弄了。

就像孩子摔倒了,他放聲大哭,一定是因為有大人在旁邊看這他、有人心疼他,他才哭。但是如果旁邊沒人,他拍一拍哼兩聲可能就走了。我是那個沒有人看的孩子,所以我不哭,我哭也沒有用,我必須要假裝堅強。裝久了,就真的變得很堅強了。在孩子面前,我就是山,人家父愛如山,但是沒有那座山我就是那座山,任何時候孩子看到我,他心裡就踏實了。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獨自撫養兒子的鄒翃燕常說一句話,女為母則強。在她心裡,始終有一個動力在推動著她,就是哪怕有1%的希望,也要盡100%的努力。

鄒翃燕:我給他起名叫丁丁,那個丁是伐木丁丁,成才的樹木被鋸倒之後發出的巨大響聲,孩子來到這世上悄無聲息,我不希望他離開這世界的時候,也是悄悄就走了。

因為通過一步一步走過來,我發現他可以做成一些事,可以通過努力學到別人學到的東西,甚至掌握一些別人掌握不了的知識,既然可以為什麼不努力?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努力就會有收穫,丁丁的成長證明了這句話,四歲多的時候,丁丁終於能夠穩穩地走路,不再摔跤了,五歲半的時候,他學會了跳躍,七歲的時候,他成了一名小學生。然後是初中、高中……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2007年,丁丁以660分考入北大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經過多年堅持康復訓練,丁丁的身體也越來越接近正常人,總體不影響生活,只是諸如穿針引線、科學實驗的精細動作無法完成。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本科畢業後,丁丁轉入

北京大學國際法學院,完成碩士學位的學習,並多次獲得國家獎學金、北京市優秀畢業生、三好學生稱號;畢業後進入一家知名網絡公司法務部工作,一年後,渴望繼續深造的丁丁又被哈佛大學法學院錄取,並於2017年5月獲得哈佛法學院法律碩士學位。之後,丁丁參加了美國的司法考試。兒子參加美國司法考試的時間,鄒翃燕專門去了趟美國。

把腦癱孩子送進了哈佛,鄒翃燕不覺得自己偉大。她更願意把自己定義為“一個為了孩子不斷成長進步的媽媽”。自己絕不只是這場馬拉松的陪跑者,她也是運動員,伴隨醫生當年斷言的“痛苦艱辛又漫長”,她也收穫了力量與快樂。

鄒翃燕:

我從事了三十多年的師範教育,我覺得我在工作上非常用心的,雖然家裡有個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精力和愛的孩子,但是我對我的學生,我覺得我還真的是全心全意。

而正是這種投入和追求,使我兒子看到什麼叫努力,什麼叫奮鬥,為什麼要努力。所以我們其實就是互相鼓勵互相支持,我沒有放鬆對他的要求,也沒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我如果放鬆對自己的要求,可能孩子不會那麼信任我。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2017年10月,丁丁成功受聘於一家大公司,成為該公司的法律顧問。而如今的鄒翃燕是武漢城市職業學院的副教授,雖然為培養兒子付出了巨大的艱辛和努力,但鄒翃燕在工作上的表現依然出色,先後獲得過武漢市首屆優秀青年教師武漢市學科帶頭人武漢市青年教職工標兵

等諸多榮譽稱號。

鄒翃燕:

很多人說我跟丁丁很智慧,如果說我們倆智慧,我們倆最大的智慧就是我們正視現實、接受現實,然後努力地強大自己,爭取改變這個現實。我兒子曾經評價過我,他說媽媽是石板下的一棵草,生命力極其旺盛,只要有一線希望,一點點陽光雨露,它就能探出頭,它就能生長。

從腦癱兒到哈佛碩士——母愛創造的奇蹟

執行主編 | 張羽漫

顧問 | 葛繼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