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按照慣例,先舉個例子

2012社會化媒體影響力排行榜,鄭淵潔不僅打敗了莫言,還力壓韓寒,排名第一。

自2006年以來,鄭淵潔在連續七屆作家富豪榜上從未缺席,這樣一位作家,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素食者。

“不生氣也可以讓世界變好。吃素後,人變得平和了。”他兒子鄭亞旗也是素食者。

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作家首富鄭淵潔父子

我倆午餐都是各自解決

恪守約定

儘管生活中充滿

食慾橫流,競豪逐奢

酒樓食府,鱗次櫛比

燈紅酒綠,日夜爆滿

車水馬龍,喧聲鼎沸

觥籌交錯,激戰猶酣

揮箸舞叉,大快朵頤

蒸燉煮涮,煎炒溜炸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

依然不碰葷菜

內心毫無波瀾

peaceful!

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晚餐這一期都好像是在茶室裡面解決的

第一天沒吃

因為很忙

坐忘柴米不忘茶

靜看柳葉抽新芽

所以是喝飽的

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今兒是青菜加豆腐

餐廳老闆加了些肉末

慢慢挑了再吃

生活中的某些儀式感

不該被嘲諷

(文末關於儀式感的必要性做了一點解釋)

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又是外賣

沒機會做飯

茄子山藥加青菜

只要多了一雙筷子

那就是需要減肥的夥伴

過來修身養性

體驗生活的

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還是外賣

好不健康哦

重慶人離不開辣

還是多了一雙筷子

藕片豆皮金針菇青菜黃瓜

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也喜歡不放油的日子

青菜四季豆番茄

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今天比較特殊

要喝紅糖

所以就做了這個

營養也不尷尬

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這是吃過的最難吃的雞蛋

甚至語氣中帶著一絲絲責備

個水貨廚子!

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儀式感這個東西

它本來是一種暗示

可能是有了儀式感

做事更有態度吧

從而更能享受事情本身

有這份矯情

便有無窮的熱愛與動力

力求把每件事都做成值得回味的紀念版

不一定需要言語來表達生活

它傳達出的動作的背後

是對自然精神的追求

使生活充滿層次感

新鮮感

茶道中的一招一式

一顰一笑

林徽因寫詩前的焚香插花

甚至你吃泡麵時

非要在衣領前墊一張餐巾

都是靈感與樂趣所在

正如《小王子》裡

狐狸說

儀式感就是使某一時刻不同於其他時刻

輕素食生活與無足輕重的儀式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