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緣難捨!如果我的人生還感到欣慰,那便是自己讀書的全部註腳……


大約四五歲的時候,父親開始教我識字。牆上書上,一看到自己認識的字兒,便高興得手舞足蹈。小時候看小人書或報紙,似乎就是為了識字。


上小學後,認的字日漸多了,識字的興趣便就沒了,買書的慾望又來了。那時候書價便宜,書也談不上精美,能買到一冊兒童讀物便如獲至寶。常常看完一本又想再買一本,似乎看書就是為了買書。

再大些時,羨慕老師講課時引經據典。在我眼裡,老師的腦子就是一個寶庫,裝滿博大精深的知識。總希望自己也能像老師一樣,講課說話侃侃而談,令人豔慕。

書緣難捨!如果我的人生還感到欣慰,那便是自己讀書的全部註腳……

週末假日最愛去的地方便是書店書攤,看見喜愛的書,便會迫不及待地拿來翻翻。因為無錢買,只好站在書架前讀,常常一讀就是幾個鐘頭,偷的念頭也不止一次有過。在圖書館,每每看到報端好文,便會情不自禁地偷扯下來,揣進兜裡。冒險的不文明舉動,不曾一次遭到管理員的斥責。

父母親見我喜歡讀書,很是高興,渴望我能考上大學,出人頭地,但我終究沒能走進大學校園,至今父母那渴望而焦灼的神情仍使我愧疚難忘。不過我到認為,讀書本與文憑無關,有如魯迅先生所言,讀書分職業讀書和嗜好讀書。我嗜好讀書,一如遊園於興所至,不計時間,直讀得饒有興趣情投意合,讀得大腦清朗視野開闊,讀得世界陽光明媚……我讀書不像高爾基“如飢餓的人撲在麵包上”,也未如魯迅“把喝咖啡時間都用在學習上”。夜深人靜時,從書櫥裡取出一冊細細品讀,一手持書,一手捏杯,心如止水,滿臉高古,讀到精彩處便會忘乎所以。週末,懶懶躺在床上,信手揀起散落在床頭的書卷,一氣讀下,只讀得脖筋痠疼飢腸轆轆。走進書的世界,有如走進知識的海洋,自覺踏實了許多,也靈秀了許多。讀書,可以讀去一週的疲憊,愈讀愈感到書中魅力無窮,愈讀愈覺著知識匱乏。每每看到一些朋友推杯換盞時,我好想把他們的時間也借來用以讀書。

我的生活很簡單,煙酒不沾,棋牌不嗜,素日除了工作便是讀書練筆。掙來些許稿費,便再到書店去買書。半生面壁,無一日間斷,貪婪地吸吮著書中甘露,思索著明天要走的路。學無長進,我謁問孔子;煩惱所困,我謁問莊子;對歷史陌生,我謁問司馬遷、司馬光……那些陰暗潮溼的日子,那些惆悵失落的記憶,全因有書的陪伴而變得美好和溫馨。這些年,如果我的人生還感到欣慰,那便是自己讀書的全部註腳。

我讀書的方法很笨拙。每本書每篇文至少讀兩遍,讀罷還要做些札記。有人說,讀書應該是輕鬆愉快的,何苦如此?我認為讀書並不苦,苦的倒是實用性太強的讀書。我說讀書不苦,並非清高曲寡,只要不帶太多附加條件去讀,讀書便會如舞者樂美,棋手樂弈,醉翁樂酒。真正讀書的人,並非消遣解悶,而是把讀書情懷訴諸筆端,直抒胸臆。

在我看來,那些書架上擺滿書卷的人,未必真的喜歡讀書。因為真要讀書,是不會擺什麼架勢的,信手可取觸目可及即是。我單身時,宿舍沒有書架,書就擺在床上,與書同榻而臥,如美女陪在身邊。下班回來,檯燈下和衣而臥,隨手拿來一書,便覺得自己幸福得很。結婚後,我有了一間不大的書房和書櫃,而書依然習慣擺在床上桌上或窗臺上,以致大多數書被日光曬得泛黃發舊,不免顯得寒磣。幾次搬家,愛人都催我扔掉,我卻愈加珍藏不捨。

有了孩子,我便選在夜裡讀書。妻孥入睡,門戶緊閉,窗外夜靜如水,正是讀書好時候。一盞小燈散開一團溫暖的光,塵世的紛紛擾擾即刻驅散。一本書就好似一位摯友,可以盡心盡意與之無言對話,心情也得到平日難得的那份寧靜。隨便取其一本,都會喚起我對往事的追思和回憶。

靜靜的一本書,看似無生命,實則噴吐著光芒,把書讀活,便會領略到那飄舞的靈動。感謝生活中一直有書,在書裡我聆聽到花開雨落的聲音,也感悟到書與我的那份深厚情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