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須從養性始


讀書,是一個老話題,也是一個永久的話題。

讀書須從養性始

讀書是一件很辛苦的事兒,卻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兒,因而,古今不乏熱衷讀書的趣事趣聞。囊螢映雪、懸樑刺股都是廣為人知的典故,除卻其中附加給讀書的功利性成分,最主要的還是對於讀書的興趣,否則,沒有趣味的支撐,哪個會去為一件乏味的事情勞心費神糟踐髮膚?只是當事人因讀書有了成就,才成為美談,在“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封建時代,為了身家功名“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者,有豈止這區區幾個。因為“成王敗寇”功利觀點作祟,埋沒掉多少勵志典範,真的已經無法統計了。

中國作為禮儀之邦,歷來是崇尚讀書的,即使生活在最底層的農民,也會有條件利用條件沒有條件創造條件讓子弟讀書,眼下鄉村古宅門樓上隨處可見的“耕讀傳家”匾額即是例證。所不同的,是對讀書的目的,“修齊治平”的目標過於遠大,得有幾代人的志向積累,“知書達禮”的倒在多數,說白了,就是讓下一代活得明白,通情達理。至於“熬得十年寒窗苦,一舉成名天下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可望而不可得的奢求,只要能守住“十畝薄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在人前發得了聲站得住腳就足夠了。

說到知書達禮,就得說說修身養性了,知書者卻未必達禮。傳統意義上的讀書人,應該是溫文爾雅、文質彬彬、謙虛禮讓,可隨著世風轉換,弱肉強食似乎成了一種時尚,讀書人對讀書的功能也有了種種解讀:或故弄玄虛招搖顯擺,或趨炎附勢投靠強權,或挖坑使絆坑蒙拐騙,或投機鑽營見利忘義,亂象橫生不可一一名狀,惟不見了讀書人的風骨。雖不是讀書人的全部,卻折損了讀書人的名頭——一粒鼠矢,足以臭了一鍋高湯。

讀書,曾經是很受尊崇的,讀書人也多以氣節來回應這份尊崇。氣節來自於對事物正確的理解,來自對世態正確的回應,更源於抱朴守貞的執著。讀書多少體現的是一個人的效率,得益多寡卻體現出一個人的能力,塞到嘴裡的未必都是營養,嚥進肚子的才有機會吸收。五柳先生“不求甚解”是營養的再轉換,蘇子美“漢書下酒”是有了更高的境界,只看皮毛不求精髓是急功近利,蜻蜓點水斷章取義未免過於浮躁,附庸風雅扭捏作態就更難以養性,讀書而不養性,無異於緣木求魚本末顛倒,更遑論養氣養節。

而今,中華騰飛已呈現出磅礴之勢,全民讀書之風浩浩湯湯,蔚為大觀,目的不言而喻,經濟迅猛增長勢頭根基已固,精神狀態也須鈣量充足。讀書固然能讓人個頭挺直膀闊腰壯,氣節倍增自信滿滿,但惟須養性,方得始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