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裡,對有些人事,你得學會適當“死心”

生活裡,對有些人事,你得學會適當“死心”

“死心”就是明白了有些東西,不是努力就一定可以得到,並且與其對他人抱有強烈的期待,倒不如好好地塑造自己。

——題記

在現代詞語中,“死心”是多定義的,它不單是對某個人,某件事,也不單單只是感情的問題。它可以指對某樣東西,斷了念頭,不再寄託什麼希望和幻想,也可以是對某段關係,有了全新的定義,或者改變。

生活中絕大多數煩惱,是期待落空造成的。因為有期待,所以在求而未得時就會有一系列的不滿,抱怨,而這樣的矛盾一旦產生,就很難去化解。就像昨天回覆評論裡說的一樣,人最怕的是漸養成的習慣,最難戰勝的是自我的固執。所以,有時候對有些東西,你要學會適當地“死心”,並能恰當的自我安慰,這才是一個人最高的情商。

生活裡,對有些人事,你得學會適當“死心”

記得以前有位同事,總跟我們抱怨她婆婆。那種水深火熱,歇斯底里的感覺,曾經讓我覺得婚姻真的太過恐怖。

後來過了這幾年,再遇到她時,問她怎麼樣了,她則很平靜地說,“我已經死心了,她愛怎麼搞就怎麼搞,見不慣就當看不見,就可以了。”

也奇怪,自從她隨便婆婆怎麼搞,婆婆反倒偶爾問問她的意見,也會主動學習一下新的育兒知識。

所以說,這個世界是奇怪的,你越在意也就越得不到,而偏偏在你死心的時候,一切又都歸美好。其實這很簡單,對於人來說,我們最喜歡的大概可以說是自由與自我,但如果每個人都抓住自我不放,那麼彼此之間緩和的餘地就會很小,而當你“死心”的時候,也就是你放下了自己最大的堅持,這樣一來,相處的空間變大,自然一切也就順暢了。

生活裡,對有些人事,你得學會適當“死心”

在期待與被期待的人際關係天然就帶著緊張感。與其如此,針尖麥芒,不如放下,轉求自身,這樣做也許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但至少你會快樂,這還不夠嗎?

不管是父母與子女,還是妻子與丈夫,甚至只是普通的朋友,同事,所有糾纏不斷,讓你痛苦的關係,你試著死心一次,很多事情都能想明白了。

只有對他人死心,你才能把注意力移回自己身上。而我們終其一生的努力,真正能夠把握的也不過只是自己的喜怒哀樂。

你要明白,你是你,別人是別人,人生這場旅行裡,沒有誰會一直陪著誰,離開是必然的,只在早晚罷了

生活裡,對有些人事,你得學會適當“死心”

學會對他人死心,可能是對自己信心的開心,也應該是對自己的最慈悲的救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