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老人50年與信鴿相伴 講述無法“鴿舍”的情感

藍天、白雲、鴿群,成為喧囂都市中一道流動的風景,一座座樓頂平臺便是它們起飛點。飛鴿傳書也在眾多經典的影視劇中頻頻上演,這一切對於普通人充滿了神秘氣息,而對於不少養鴿人來說,養鴿並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愛好,信鴿總是能給他們帶來向上的力量,成為他們生活快樂的航標。

遂寧市船山區希望社區就有這樣一位深情而執著的養鴿人。在他年僅10多歲時,就對養鴿充滿了興趣。為了買幾羽鴿,他和弟兄三人共同攢錢。如今,64歲的他已經養了50多年鴿子,他說,這些鴿子就如同他的孩子一樣,每天不見面的話,他就覺得少了什麼東西。

他就是第一屆信鴿協會會員蔣興平,一個愛鴿如命的“守鴿”人。

这位老人50年与信鸽相伴 讲述无法“鸽舍”的情感

他10多歲時

開始攢錢買鴿子

放飛的鴿子真會飛回來嗎?蔣興平剛開始也是半信半疑。在他十幾歲的時候,母親身體不好經常患病,父親便時常買回鴿子蛋給母親補身子。從那時開始,蔣興平就萌發了自己養鴿子的念頭,他的兩個兄弟蔣興元、蔣興木也都贊同他的想法,為了買到好品種,兄弟三人省吃儉用攢錢買了第一批鴿子。在那個時期,很多鄰居都認為這樣的舉動很“瘋”,一日三餐都成問題還養什麼鴿子呢?事實上,得到這十幾羽心愛的鴿子後,蔣興平確實樂“瘋”了。從那時開始,除了上班、幹活之外,訓練鴿子就成了他生活的全部,喝茶、打牌從來不沾。

1966年,蔣興平離開學校開始打工生涯,“經常去綿陽、青川、保升這些地方。那時候年紀小,感覺很苦,而讓我最開心的就是每週回遂寧看鴿子。”蔣興平如是說。蔣興平時常帶著鴿子去集市上放,每次回家後,看著鴿子平安歸來他的內心就別提有多高興了。

1993年,蔣興平一家搬到了船山區南小區幸福社區二單元的七樓,再上面一層就是個不足30平方米的小隔層,這就是他的小根據地,養的幾十只信鴿便在此棲息。蔣興平每天早上6點左右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去看鴿子。打開鴿舍的門,鴿子們爭相往天空展翅翱翔,活動夠了,就會返回鴿舍吃些玉米、喝點水。下午6點左右蔣興平和妻子就會集中給鴿子餵食、補充水分。

“鴿子是很有靈性的動物,時間長了,就會認出你了,絲毫不會害怕你。”蔣興平說,有時候在外面忙,稍微遲了點給鴿子餵食,它們會集體抗議,飛到他身上,用嘴啄衣服、褲子。這樣的抗議在蔣興平眼裡完全是一種撒嬌的方式,他自己很享受這樣的“天倫之樂”,嘴巴里一直唸叨:“娃娃們,餓了吧,現在就給你們餵食。”吃飽後,鴿子們就到一邊“嬉戲玩樂”去了。

这位老人50年与信鸽相伴 讲述无法“鸽舍”的情感

一夜之間

鴿子全被偷走

這幾十年來,鴿子已然成為蔣興平的心頭肉,但一次意外卻讓他心如刀絞。

望著空蕩的鴿舍,蔣興平內心恨透了那些偷鴿人。很多鴿友知道蔣興平的事後,都主動送給他上好的鴿種。“還有朋友借給我五千塊錢,讓我去搭個棚。”眾多朋友的幫忙,讓蔣興平漸漸從痛失信鴿的陰影中走了出來,開始用心培育新的鴿群。

自從這件事發生後,蔣興平便把倡導“拒絕捕鴿”的宣傳提上日程。“我在養鴿的過程中,也悟到了很多。”蔣興平說,每次放飛後盼望鴿子回家的感覺就像在等待一位從遙遠之地歸來的親人。鴿子有兩樣特性讓人類佩服:一是不論離家多遠,它們都能“迷途知返”飛回家中。二是鴿子有“一夫一妻”的天性,至死不渝的愛情。鴿子的這種執著和堅持讓他很感動,50多年了,他一直堅持養鴿子,也無形中被鴿子感動著。從當初的好奇,到如今的不捨,蔣興平說鴿子的這種精神一直是他堅持的理由。

愛鴿不全為參賽

歸來比贏賽更重要

“養鴿奪冠難,樂在苦中處。”比賽、參加活動是養鴿人永恆的話題。焦慮、興奮、失落、希望,是每個養鴿人參賽時的心路歷程。這種特殊的滋味,像磁鐵一樣吸引著養鴿人,蔣興平曾經也不例外。

2012年4月,蔣興平有編號為1016389等的4只信鴿順利從甘肅省秦安歸巢。每每看著順利“回家”的信鴿,蔣興平就會高興好一陣,用他的話說就是“娃娃很爭氣”。“這相當於每隻信鴿的身份證,由信鴿協會統一發放。”蔣興平指著一些鴿子腳上的環號說道。

2014年我市承辦了四川省第十二屆運動會,蔣興平的信鴿作為和平鴿參與了活動。放飛的數十隻鴿子讓活動現場的氣氛達到了高潮,看著一羽羽鴿子在天空中隨風翱翔,蔣興平的臉上滿溢幸福。“每次參加活動這些鴿子的表現都很棒,我的精神上就得到了滿足,那種成就感是無法言語的,就像自己的孩子經過奮鬥後終於有出息了一樣,我能不高興嗎?”

而在這幾年,蔣興平帶鴿參加活動的次數越來越少。他說:“以前會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比賽,現在人老了,沒那麼多的精力了,看著它們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我就非常知足了!”

这位老人50年与信鸽相伴 讲述无法“鸽舍”的情感

文明倡議

避免影響他人

在信鴿飼養過程中,鴿毛飛舞、鴿糞散落、鴿聲擾民成了困擾附近居民的一大問題。雖然蔣興平有依法飼養信鴿的權利,鄰居也有免受信鴿噪音、排洩物汙染的權利,兩者如何平衡?蔣興平認為,養鴿要有公德心,做到口勤、手勤,就不會影響他人生活。口勤就是向鄰居多做解釋工作,手勤就是及時清掃信鴿的排洩物,清除汙染源。

蔣興平的鴿舍非常整潔,由於養了很多年鴿子,且衛生做得很好,鄰里們都非常理解。我們瞭解到,平時鄰居還經常在他這裡購買鴿子蛋。“蔣大爺都是自己買的玉米、高粱、胡豆等雜糧來喂鴿子,鴿子長得很健康,在他這裡購買鴿子蛋我們很放心。”鄰居吳阿姨如是說。

據悉,幸福社區在不久的將來將會面臨拆遷,鴿子的住所成為了蔣興平的煩心事。“不管怎麼樣,我都會讓這些鴿子有個家!”蔣興平表示,以後不管搬到哪裡去,鴿舍的選擇就是他的選擇。“自從開始養鴿子,我有了新的交流圈子,日子充實了,不再感覺無所事事。這一切都讓我覺得快樂,也因為這些,我的晚年生活遠離了寂寞。我想,老同志就該如此,找到一項自己的愛好,堅持下去,讓每天的生活都充實、快樂、精彩!” (唐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