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駕馬車的故事瞭解一下

三駕馬車的故事瞭解一下

為對抗AC米蘭的荷蘭三劍客,國際米蘭在上世紀80年代末組建了三駕馬車,馬特烏斯和布雷默為球隊贏得了意甲冠軍,第二年克林斯曼加盟,隨後一個賽季,球隊捧起了聯盟杯。

三駕馬車的故事瞭解一下

1980年代,意大利經濟回升,加上意甲解除本土禁令,允許引進外援,終於促成了世界上最好的球員逐漸雲集,巴西的濟科、法爾考、蘇格拉底,阿根廷的馬拉多納,法國的普拉蒂尼……

這些大牌球星分佈均勻,今天你能想象內馬爾效力烏迪內斯嗎?當年濟科便是烏迪內斯的國王,而烏拉圭王子弗朗西斯科利則在卡利亞里翩翩起舞。

當時的拜仁並不像現在這麼一家獨大,受困財政危機,1984年,他們不得不出售兩屆金球獎得主、日本漫畫《足球小將》中卡爾·海因茨·施奈德的原型魯梅尼格,後者轉會國際米蘭。

魯梅尼格效力國際米蘭的兩個賽季受困傷病,表現未如預期,但良好的職業態度,讓國米管理處對德國球員青睞有加。

三駕馬車的故事瞭解一下

三駕馬車的故事瞭解一下

▲世界足球博物館收錄了魯梅尼格1985-1986賽季代表國際米蘭出場的11號球衣。世界足球博物館是意大利烏佈德家族四代人收藏,如今擁有藏品超過30萬件,我們將陸續在公號上介紹更多的藏品故事。

1986年,國際米蘭挖來了先後率領AC米蘭和尤文圖斯拿到意甲冠軍的“金牌教練”吉奧瓦尼·特拉帕託尼,但後者執教的前兩個賽季,國際米蘭依然顆粒無收。

眼看同城對手AC米蘭在1986年引進範巴斯滕,1987年引進古利特,加上1988年的裡傑卡爾德,組成了著名的“荷蘭三劍客”。特拉帕託尼耐不住了,1988年,他從拜仁慕尼黑挖來了中場核心馬特烏斯、左後衛布雷默。

三駕馬車的故事瞭解一下

彼時的藍黑軍團已經無緣聯賽冠軍長達八年,七年無冠。他們對勝利的渴望達到了頂峰。

布雷默搭檔朱塞佩·巴雷西、貝爾戈米擔綱後防,後有門神曾加,前有馬特烏斯作為屏障,球隊在34場意甲聯賽中僅丟19球,以26勝6平2負、創當時紀錄的58分奪得冠軍。

三駕馬車的故事瞭解一下

▲馬特烏斯對抗馬拉多納

該賽季結束後,國際米蘭引進了幫助斯圖加特闖入聯盟杯決賽的前鋒克林斯曼,中國球迷稱之為“三駕馬車”。“三駕馬車”的表現並不差,克林斯曼以15個進球成為球隊最佳射手,馬特烏斯依然是中場核心,布雷默所在的後防線是聯賽第四好的組合,但彼時的意甲畢竟群星閃耀,馬拉多納帶領那不勒斯拿到了4個賽季裡的第2個冠軍,AC米蘭排名第二,國際米蘭和尤文圖斯同分,排名第三。

三駕馬車的故事瞭解一下

三駕馬車的故事瞭解一下

▲這是馬特烏斯1988-1989賽季,代表國際米蘭對陣切塞納出場的10號球衣,如今就收錄在世界足球博物館裡。

“三駕馬車”的歷史地位有一部分要歸功於1990年世界盃。馬特烏斯攻入了4個進球,克林斯曼和布雷默各入3球,他們帶領聯邦德國隊最終成功捧杯,馬特烏斯也捧起了金球獎。

三駕馬車的故事瞭解一下

國際米蘭球迷對1990-1991賽季充滿了期待,畢竟陣中擁有三名世界盃冠軍核心成員。馬特烏斯奉獻了個人五年意甲生涯最精彩的一季,16個進球僅次於金靴獎維亞利。球隊贏得了半程冠軍,但下半程卻被桑普多利亞拉下馬來,後者陣中帕柳卡、曼奇尼和維亞利,恰好在世界盃上失意而歸,把所有怨氣都發洩到了聯賽中。好在,國際米蘭終於在歐洲賽場斬獲榮譽,他們力壓羅馬奪得聯盟杯冠軍,自1965年以來第一次在歐戰中獲得冠軍。

1991-1992賽季,特拉帕託尼重回尤文圖斯,球隊任命只有乙級執教履歷的科拉多·奧里科,後者賽季中期即下課,球隊名宿路易斯·蘇亞雷斯上任,該賽季國際米蘭34輪聯賽打平17場,最終排名第8。

“三駕馬車”也走到了盡頭,克林斯曼轉投摩納哥,布雷默去了薩拉戈薩,馬特烏斯養了很長一段時間傷之後,也重新回到了拜仁。國際米蘭開始成為教練和球星“黑洞”……

三駕馬車的故事瞭解一下

三駕馬車的故事瞭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