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悅讀:理解不“理解”

兩位旅人在沙漠中迷了路。其中一人還剩有一瓶水——唯一的生存資料。假如兩個人分享這瓶水,兩人就會一起幹渴而死;而留給一個人,他將會活著走出沙漠。掌握這瓶水的人應該怎麼辦法?有人說:寧可兩人都死去,也不能殘忍地目睹同伴之死。有人說:維持自己的生命優先於他人的生命。一人活著,總比同歸於盡好。


人文悦读:理解不“理解”​這真是一個倫理學的兩難問題,非此即彼。當然還可能有第三、第四個答案,比如老天突然普降甘霖,雨水救了兩人的命等等。不過那些令人安慰的假想已經超出了命題的範圍。這個命題的提出,實質上是說在某種情境下,人與人之間往往存在著難以調和的對立。任何人只有對自己來說才是“我”,對地球上除了自己之外的其他人來說都是“他”。每個人都有一個“我”面對眾多的“他”。“我”必須和眾多的“他”在一起才能生存,就像叔本華說的,為了取暖,一群凍得哆嗦的豪豬不得不擠在一起;可是它們各自身上的刺又扎得誰也不舒服,不得不離開一些保持足夠的距離。

人文悦读:理解不“理解”​人與人之間的這種對立性,或者說“不理解”,就像天生萬物一樣自然和必然。所以人們才渴望理解,高呼“理解萬歲!”但是人與人或者說是“我”與“他”之間,又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不理解”,特別是當這些“不理解”很難或者根本無法轉化為“理解”的時候,人們便惶惑不安起來。僅舉生活中的例子,妻子無論如何不理解丈夫為什麼看足球時如痴如醉、百事不顧;丈夫無論如何不理解人擠人、鬧哄哄的商場有什麼可逛的,妻子竟樂此不疲?下屬認為上司怎麼就是看不到自己的工作成績;領導認為部下真不體諒自己的苦衷……於是人人都感嘆:人與人的溝通和理解真難啊!

人文悦读:理解不“理解”​記得一次北京人藝的著名劇作家梁秉堃先生和人聊天,一句話畫龍點睛:應該理解“不理解”。妙!就是說應該努力去理解對方的“不理解”!如果你不願逛商場,就理解你對此種“樂趣”的“不理解”,隨你去好了,何必強求理解?如果大家都能更多地理解一些“不理解”,生活豈不是輕鬆得多?不過說到底,理解“不理解”說的還是“理解”。真夠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