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房,像一個小型家庭圖書館

我的書房,像一個小型家庭圖書館

作者/範敬貴

我從小就喜歡讀書,小的時候,家裡窮,一天連三頓飯都吃不上,根本談不上買書,所以我總是在街上小書攤上去看書。到了上小學時,我會到小南門街的一個同學黎明家去看書、借書,他家賣書。1971年,我參加工作了,從那時我有能力買書了。

因為我喜歡讀書,我覺得能夠閱讀就是快樂!我結婚時,房間雖然只有12平方米,房間裡除了一張床,一個衣櫃,一個寫字檯,就是兩個書櫃,書櫃的位置佔去房間三分之二的空間,書櫃裡放著許多我愛的書。一有時間,我就沉浸在房間裡翻看書櫃裡的書。

我的書房,像一個小型家庭圖書館

書不僅可以增加智慧,也使我懂得了許多的道理,使我更加明智。書是一個不會講話好朋友,好老師。書讓人發現無盡的寶藏,書讓人的思想和心胸變得更加開闊,書中能學到許多為人處世的真理。

我搬家了十次,書房倒是越來越大,書也是越來越多,搬遷起來也是越來越辛苦。每次搬家的時候,第一件事,我和妻子到街上要買好多麻袋,先將書裝好,然後找來車輛,小心翼翼地,一本書不落下的全部搬到新居。

2013年我建了個小三層的新家,我決定把書全部放在三樓,弄個像摸像樣的書房。又增制了八個書櫥,誰知,書房的書櫥裡全放滿了,還有不少盒書還是進不了書櫥,只好放在書櫥上面,這次搬家整理書房就耗了幾天時間。由於勞累,腎結石發作,疼得我在地上打滾,我堅持,堅持,再堅持,忍住疼痛,晝夜不眠,堅持把書分門別類的放好,100多平方米的書房擺得全是書,書櫥裡,書架上,全塞滿了書。

我的書房,像一個小型家庭圖書館

書房為我的新居增添了生機。白天再忙,我每天夜間我總是在書房,在知識的海洋裡遨遊。我的書房對我來說很珍貴,因為我需要它,就像需要一日三餐一樣,我喜歡它,不僅是因為它讓我感到有一種和諧的美,而且,因為這些書是我幾十年積攢起來的,也是我努力表現自我能力的心願。

去年評選江蘇“書香家庭”時,他們問我,讀書在我的生活中佔據著怎樣的地位?平時會花多長時間在書房?

我想,這個問題應該說,一個讀書的我和一個不讀書的我會有不同的,我明白閱讀雖然沒有給我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功利性的收穫,我並沒有在物質上因此而更加富有,反而在購書上費錢不少,但是因為讀書,感覺精神上沒有空虛和貧瘠,讀書所帶來的那種靈魂上的豐厚的感覺是任何的物質享受都無法取代的,我每天在書房時間不會低於5個小時間,除了星期天,大部分時間是在夜間。

我的書房,像一個小型家庭圖書館

我喜歡讀書,也喜歡藏書。我喜歡夜裡讀書,每天晚上,吃完晚飯,我趕快洗洗漱漱,躺床上睡覺,到了夜間一點多鐘自然醒,再也睡不著,因為我要去書房讀書,興致高昂,有些時候,一整夜我只會讀一本書,有些時候,我會讀一會這本,再換另一本。因為要寫作。我對讀書寫作有個規定,規定是,不管工作多忙,每天夜間從一點半開始起床,到書房讀書兩小時,然後開始習作三小時,不寫二三千字罰自己不吃早餐。

我對於書的保存有著特別的要求,還有點小潔癖。對於書我很珍愛,對每一本書都會小心翼翼的去呵護,我讀書,從不折頁亂畫,讓書卷邊,一旦看到書摺頁卷邊的話,我會右摸左抹,一定要整理好,我愛書那真是有點潔癖。

至目前為止,我的書房藏書據不完全統計:1、政治類2400冊、2、經濟類2600、3、歷史類1500冊、4、綜合類4300冊、5、兒童文學類1800冊、6、工具類2300冊、7、哲學類2100卌、8、散文類3200冊、9、詩歌類2900冊、10、小說類2900冊、11、勵志類2600冊、12、範敬貴作品2000冊,計30600冊。另在海門書房大概有3000冊藏書,共計藏書33600冊。

有人問我,讀書給工作帶來哪些收穫?對生活和個性有哪些影響?

我的書房,像一個小型家庭圖書館

我認為,一個家庭沒有書,就等於一間房子沒有窗子。可想而知書在我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它像一束陽光,一道風景,不僅可以提高我的工作能力、知識水平和生活情趣,還能使我們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有聲有色。我通過讀書可以豐富知識,增長見識,讓工作得心應手,讓生活過得更充實。

我對讀書深懷感恩之情,因為讀書,2012年我被揚州市文聯評為先進個人,家庭被寶應安宜鎮授於十好文明家庭,2014年獲寶應縣十星級文明家庭標兵戶,2017年獲揚州市十型百佳最美家庭,江蘇省2017年第三屆“最美家庭”、“書香家庭”。

我的書房,像一個小型家庭圖書館

幾十年來,我夜間讀書習作已成為獨特的習慣,我撰寫經濟、經營管理論文數百篇,創作小說,微型小說、閃小說、散文、詩歌等作品4000多篇,出版專著作品360多萬字,出版發行作品20部。其中《澤文夢筆》綜合文集獲縣第二屆“五個一工程”獎,《心語》微型小說集獲江蘇省微型小說學會2014、2015年雙年創作20強獎。

因為讀書,改變了妻子,妻子以前飯碗一丟就往麻將桌上一坐,有時還通宵不眠。後來,我對妻子講讀書的故事,引導她讀書,先讀自己寫的書,然後讓她讀教育子女的書。使她慢慢地從不愛讀書到愛讀書,現在,她晚上或者休息時,大多數的情況是乎捧一本書,沉浸其中。沒想到的是,妻子以前看到我夜間讀書寫作就生氣,看到我買書就不得好言,現在她自己也動不動會買幾本喜歡的書回來,妻子有了這麼一個理念:好書才是一個家庭最寶貴的財產。

我的書房,像一個小型家庭圖書館

兒子大學畢業後,為兒子結婚置辦新房時,首先為兒子設立一個20平方米書房,置辦書櫥書桌。對兒子講,房子其它房間可以小一些,但書房空間不能小。家庭一定要有一個良好的讀書氛圍,包括今後你的子女。要求兒子他們結婚後業餘時間要多讀書。兒子的第一學歷是專科,畢業後利用業餘時間努力學習,取得本科;經過自已不懈努力,小夫妻倆互勉,現在倆人都提了幹。

小孫孫範哲誠出生後,我要求兒子、兒媳每天晚上陪著他看書,睡前給他講故事。於是,“讀書樂”的氛圍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到了小學,小孫孫在學習上的壓力漸漸增大,我們開始有針對性地引導他閱讀,培養他自己閱讀的興趣。除了他自己感興趣的書以外,每學期都會給他購買許多本青少年讀物,也會把購書作為獎勵進行激勵。同時專門購置了書架,為他設置了書房和書櫃。小孫孫愛讀書,去年以全校第一名的考試成績,從初二跳級到海門中學讀高一基地班。

去年,兒子一家三口回來過春節,兒子送給我兩條中華煙。正月初六我叫妻子拿去賣了,然後去淮安書城買了一套《群書治要》。我對兒子說,以後逢年過節,你們有一片孝心,就不要置辦什麼禮物了,贊助我一點訂報購書錢吧,退休了,收入有限,我還要經常購書。說實話,為省錢購書,我戎掉了40年的老煙癮。現在我每年要訂閱《讀者》、《中國剪報》、《揚子晚報》、《現代快報》、《文學報》、《家庭醫生》等報刊雜誌呢。

我的書房,像一個小型家庭圖書館

夜間,當我在明亮的燈光下,我手捧著書,坐在書房中,聚精會神地看著書,看書的時候,我也目不轉睛,心無旁騖。讀書房造就了我,我由衷地感謝書房裡的書,因為我在這裡收穫了成長的果實,改變了我。

感謝寶應攝影家協會韓維華老師提供圖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