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拍膩了各種人像題材嗎,那就別浪費,來製作一些文藝範的多重曝光人像作品吧。多重曝光雖然可以得到炫目的效果,但並不意味著它可以亂曝。它有作者對題材、內容的考慮、預想、重在“留白”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首先我們要準備至少2張照片,一張妹子的,一張風景的。妹子照片最好是背景比較乾淨的,你可以摳圖讓背景乾淨,也可以逆光下拍一張背景過曝人物曝光正常的照片。對角度沒有限制,看個人喜歡!

為啥要背景乾淨?那是因為白色不會曝光下一張影像,讓關注只在人像主體。風景照片儘量可以有留白的地方,做出的作品會有殘缺的美。好了,我們正式進入PS製作,多重曝光人像,那當然是要有人像了。打開一張人物肖像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為了後面做多重曝光效果好一些,我把人物摳圖出來,上圖人物摳圖的難點是在頭髮絲的處理上。我們進入通道,選一個反差比較大的,這裡藍顏色通道相比其他2個反差比較大,選擇藍色通道,然後複製一個副本。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然後我們按下ctrl+L調出色階,再次加大反差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接著我們要把人物摳出來,頭髮比較難處理,用套索工具選中靠近頭髮一點的區域,羽化3左右,按下ctrl+L調出色階,高光往左拉,注意看頭髮細節快消失的時候就停,接著用油漆桶填充白色。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依次所有地方都做選區填充白色後再次調色階壓暗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用魔棒選區,並反選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用畫筆工具,前景色用黑色把人物全部塗黑。ctrl+D取消選區,再ctrl+i反選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用加深減淡工具把頭髮絲半透明的區域塗白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然後按下ctrl鍵同時鼠標點擊藍副本通道得到人物的選區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回到RBG通道,再回到圖層按ctrl+J就把人物摳出來了。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給人物加白底,新建一個圖層填充白色和人物合併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這樣人物就完成了,接下來準備風光圖放在人物圖的上層,混合模式改成濾色,這樣只有深色的地方會把風光圖顯露出來,而白色部分不顯示。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顏色亂你也可以改成黑白。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雙重不過癮你還可以多重曝光,就像這樣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多重曝光的定義很大,如果說最有味道的重曝,絕對是膠片時代的直接出片,那是無論怎麼後期也難以超越的味道。今天我們首先要從傳統的膠片曝光說起,曝光原理就是把所拍圖像“印”在黑色的膠捲上。如果曝光參數高,那麼照片就會亮。曝光少,就會暗。所以在多重曝光中,前一次曝光後只有暗的地方才可以讓第二次的曝光“印”下去。所以說前期攝影一定要留有“暗”空間,方便第二張照片的疊加。後期的原理和這個是一樣的。

舉個栗子

海邊的情侶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就像之前說過的,如果照片上面有了暗的地方,就可以印出別的照片。順著這個思路,上面這張照片情侶的身體可以錦上添花了。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然後我選了這張,因為圖中情侶的大小應該正好能“印在”第一張照片上。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把兩張照片疊在一起,把透明度調小,才能看到兩張照片(數值任意)。因為發現照片2裡的人並不能正中在照片1裡,所以移動圖層調整位置。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圖層模式選擇:濾鏡。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然後再稍作剪裁以及潤色。得出以下照片。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美女與城市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拍攝思路就是在白背景拍一張人像。然後拿出你們手機裡隨便拍的一張“城中村”。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通通拉到後期裡疊在一起,圖層混合模式選擇“濾鏡”,調一下透明度。用橡皮擦把不必要的地方擦除。

有了這個思路,大家會發現其實往照片里加什麼都可以。所以細心的朋友應該發現了,圖中人物的腦袋裡多了一抹夕陽……沒錯,把帶有夕陽的照片加上去,再擦除邊邊角角就OK了。

人與花草樹木

一張完全欠曝的照片以及雜亂的環境,可以稱得上是毫無意義的爛片。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把小清新的櫻花照片截取一小部分,通通拉進去PS裡回爐再造: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最終效果圖,是不是很簡單呢!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在數碼圖片時代,這種影像和影像組合的多重曝光觀念必須改變,因為我們是在更加強大的電腦上,用同樣更加強大的Photoshop等軟件,來進行模擬的多重曝光,實際上我們拍攝的也已經可以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照片,而是僅僅作為記錄影像場景的資料片,這樣的資料片早已不作為傳統意義上的照片使用。而對於經常用Photoshop調整照片的人來說,這些資料片往往被作為一種獨特的光影、色彩場景使用。

把它定義為特定的光影、色彩場景資料極大拓寬了我們拍攝的概念和時空,擺脫了傳統構圖、構成、配色等因素的制約,拓寬了拍攝的思路和角度。光影時空場景本身已經沒有了好壞優劣之分,哪怕一張拍廢拍虛的照片,往往是一種傑出的光影場景,可派大用場。

數碼影像的重曝實踐

1.我們從最簡單的影調色調的改變開始,用選擇的光影場景片對需要調整影調的圖片進行調整。現在我們先把下圖作為我們要調整的圖片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而把去色以後的藍天白雲圖作為我們的光影場景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我們將用它來改造原圖片的光影場景,將該光影場景圖片複製到原圖片上/圖層混合模式為柔光,原圖片的影調得到了很大的改變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而如果我們把下圖作為改造原圖的光影場景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設置 圖層混合模式:亮光 不透明度 50%,則達到另外一種截然不同的圖片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當然還可以改造光影場景 ,高斯模糊 我們又得到柔和得多的效果圖片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光影場景的變化是無窮的,所以被改造圖片的效果同樣也是無窮的。這就極大地拓寬了我們對任何一張需要進行影調調整圖片的實際掌控能力。

請記住:這些影調的變化不是用簡單的傳統的Photoshop色階、曲線等工具直接調整出來的,我們在其中加入了另一影像場景的新的元素和基因,因而用它調整出來的圖片自然也含有這種額外的元素和基因,因而它蘊含著另外一種特殊的美。

2.用選擇的色彩場景對需要調整影調的圖片進行調整。同樣我們選擇要調整的圖片為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選擇色彩場景(如下圖)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選擇 圖層混合模式:柔光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當然也可以用色相/飽和度對色彩場景進行色彩調整,從而達到改變原圖片色彩的目的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而且這些色彩的變化也是以另一張色彩場景圖片為基準的,它也加入了另一影像色彩場景的新的基因和元素,調整出來的圖片自然也含有這種特定基因和元素,也是一張特殊的多影圖片。這也是原圖片用其他方式Photoshop工具(比如曲線)無法直接調整出來的。

請記住:一張灰度照片本身就是一特定的光影場景,而一幅彩色圖像則是紅綠藍三基色光影場景的混合。

3.用選擇的影像場景對需要調整影調的圖片增加雜訊。同樣我們選擇要調整的圖片如下圖原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圖片的背景過曝非常難看,我們用重曝的方法為它增加雜訊。選擇影像場景為下圖:

選擇 圖層混合模式:變暗 不透明度36%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我們得到了一張有聲有色,早春桃紅江水綠,非常有意境的圖片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用重曝給不太美的圖片進行添加另一光影場景的改造,比傳統的摳圖法要自然、柔和。而遇到那些無法摳圖的場景時,這種方法更是遊刃有餘。如果選擇影像場景為下圖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選擇 圖層混合模式:正片疊底 不透明度100%

我們得的效果或許更有現代氣息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4.用選擇的影像場景對需要調整影調的圖片增加線條。線條是所有繪畫和影像作品的基礎和靈魂,用重曝的方法給圖片添加線條也許會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我們選擇要調整的圖片為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選擇影像場景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濾鏡/風格化/浮雕效果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選擇 圖層混合模式:強光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這樣我們用重曝的方法,把影像場景中的非常漂亮的樹杆枝條的浮雕效果,成功地移植到了靚麗的色彩場景圖片上,把一幅春天氣息的意境傳達給了大家。

5.用Photoshop精確合成多重曝光照片。原圖片1/3次計算

選擇極暗區域/設置白色背景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Alpha3通道圖像為: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激活Alpha3通道/複製該通道半透明圖層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打開圖片2與圖片1 正常 不透明度65%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選擇圖片2的中高光區域/新建該半透明圖層 置於其上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打開圖片3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用PS計算命令選出高光部分 計算參數 圖片3 灰通道 圖片3 紅通道

正片疊底

/色階加強/得到Alpha通道圖像4/激活Alpha通道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新建該半透明圖層,置於其上 圖層混合模式 強光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建立色相 飽和度調整圖層/適當提高飽和度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結果!得到的圖片就非常漂亮且具備極高質量。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6.分別用四張不同場景圖片拼貼合成得到的漂亮多重曝光的圖片

背景圖片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場景1圖片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選取場景1圖片中亮部選區/半透明圖層,圖層混合模式:正常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打開場景2圖片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選取場景2圖片暗部選區/半透明圖層,圖層混合模式:正常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打開場景3圖片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選取場景3圖片中間調選區/半透明圖層,圖層混合模式:正常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蓋印/進入Camera RAW調整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調整參數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結果!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7.那些不可思議、風馬牛不相及的光影場景碰撞出的璀璨奪目的智慧火花

碰撞的奇蹟

這是第一幅一點都不起眼,也不符合所有構圖、構成理論、一點都不漂亮,甚至有些醜陋的場景圖片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這更是一幅幾乎醜陋到極點的場景圖片,光影條件更糟糕,甚至是一幅不合格的圖片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然而當他們以亮光的圖層混合模式呈現在我們眼前時,說實話你是不是驚呆了。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奇蹟啊!面對這樣的數碼影像重曝碰撞帶給我們的驚喜。兩張毫不起眼,甚至有些醜陋的場景圖片在數碼影像重曝的碰撞中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草叢中的美麗

用手機 隨手拍攝的草叢裡的世界,不美,但很奇特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選擇這樣的場景你滿意麼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選擇圖層混合模式:強光 不透明度 65%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進入Camera RAW 稍加調整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稍稍調整色相飽和度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最後效果!現在你來命名吧

多重曝光之逼格滿滿的“PS後期”

今天說的重曝就是通過後期來顛覆原圖,順便還可以順手拯救一下那些年拍過的爛片。你學會了麼?那些年拍過的爛片可還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