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

它是一個平面,沒有立體感,

沒有細節,色彩單一,完全違揹我們

經常嚴苛地要求畫面中必須具有立體感、

細節、暗部表現、飽和和色彩等,剪影把這

切完全“減去”,留給我們想象的空間!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然而,剪影的魅力在於能夠透過大面積的黑色去強烈地衝擊觀賞者的視覺,並且讓觀賞者的注意力全神貫注在拍攝主體的形體輪廓上,另外剪影也是很容易營造出特別的氣氛或情境。

剪影的拍攝技巧

--------+--------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拍攝剪影,需在逆光狀態下拍攝

拍攝剪影多半利用逆光,因為當拍攝主體背光時,才會是最暗的時候,而逆光又可以在拍攝主體的邊緣形成明顯的輪廓線條。所以剪影通常伴隨著逆光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此時拍攝重點在於測光位置,如果我們要的是一片完全黑色的剪影,那麼你測光的位置就要在天空亮部區域,但是亮部區域又分佈著各種亮度,因此建議你先從暗處與亮處之間的區域開始(如下圖)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例如夕陽與拍攝主體之間的亮部區域以點測光拍一張看看,如果未達到你想要的效果,請在亮或稍暗一點的亮部區域,以點測光再拍一張,用這樣的方式拍出你想要的剪影效果,如果你希望畫面中剪影的黑色更深,剪影以外的顏色,(例如雲彩或夕陽的顏色更加飽和),那麼就將曝光略微不足,EV-0.3或EV-0.5都可以嘗試,或者乾脆以包圍曝光加三連拍,事後再從中選擇一張最滿意的作品。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拍攝剪影,尋找乾淨的背景

我們日常生活中,大部分都是以天空作為背景,這樣一來是因為逆光,二來是天空足夠的空間給我們營造乾淨的背景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拍攝剪影,留意主體形態

由於在剪影照片中,主體已經幾乎沒有色彩和喪失細節,所以拍攝者對主體形態的認知是相當重要的。在拍攝前,最好對主體的形態特徵有充分的瞭解,才能夠勾畫出景物獨特的形態。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拍攝剪影,注意視角

拍攝對象決不要呆板一塊,不要讓建築或簡單的雕塑物擋住。如果拍攝畫面中多個人,也要注意。要是剪影重疊部分太多,則會給人混亂不堪、模糊不清之感。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我們通常會遇到一個拍攝題材是“親吻剪影”,其中兩個人互擁在一起,親吻對方,但由於他們的臉過於重疊,是的拍攝結果顯得詭異。如果打算模仿這樣的拍攝,就儘量要恰逢親吻前後,臉部還沒有接觸到的情況下,從而獲得更好的拍攝效果。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記住,並不只是對人物剪影需要如此,對於攝影作品中有重疊趨勢的任意兩個對象,該原理同樣適用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拍攝剪影不見得都非要是黃昏或日出時的逆光下不可,只要你知道剪影形成的原理,以周圍的亮度為基準,亮部區域點測光,讓拍攝主體的顏色因此變得更暗的情況下,都可以拍攝剪影,不過由於剪影最能表現物體的輪廓,因此選擇的拍攝主體最好在形的方面有優美或特殊之處。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每一個系列,每一個題材,都是在摸索中積累,在夏天,天空出彩的機會很多,在海邊、在山上、在夜晚城市的燈光下等等,我們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剪影形態出現,就靠我們的觀察了。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人的心裡很奇妙,一張畫面中如果色彩繽紛,固然吸引人,但是畫面中若出現大面積黑色衝擊視覺時,反而會對大面積的黑色印象更深刻,此時色彩反而變成黑色的陪襯,這就是黑色的力量。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其實拍攝剪影在技巧上並不困難,最重要的反而是場景、形態和感覺上的配合,如果在拍攝前能夠想一想自己要表達的意思,再加上以上1到4點的技巧,你也可以輕鬆拍出有意境的剪影照

剪影這麼簡單,為什麼一直拍不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