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报“酷跑团”——风雨中我们出发

吉报“酷跑团”——风雨中我们出发

吉报“酷跑团”——风雨中我们出发

吉报“酷跑团”——风雨中我们出发

奔跑中国——长春国际马拉松在风雨中启程了,这是吉林省春夏以来第一场激动人心的雨,这雨下得酣畅淋漓,这雨下得沁人心脾,这雨下得不徐不疾。这是一场喜雨,农民乐了,因为看到了丰收的希望;环卫乐了,因为城市变得更洁净;跑友们乐了,因为长马迎来了新挑战!

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

陈耀辉

---------------

我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毫不夸张地说,运动是我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觉得运动可以给人带来活力,带来阳光,带来自信,也带来魅力。虽然平时坚持跑步,但马拉松比赛却参加的不多。第一次是在2015年10月14日,当时张朝阳在长白山组织“搜狐名人马拉松”,我代表当地政府参加了20公里跑。说实话,那次的马拉松有“面子”的成分,并不是自己主观上有多么强烈的愿望。第二次就是刚刚闭幕的奔跑中国——长春国际马拉松了。

我常常想,人生不就是一场马拉松吗?有的人一气呵成,优雅地跑完一生;有的人一出发就掉队了;有的人跑着跑着半途而废……而成功的人,不畏远途、不怕困难,坚定地奔跑,直到抵达成功的终点。

人生如此,事业亦然。

奔跑永远在路上

傅多强

---------------

“做高品位新闻跑高品质人生”是印在吉报酷跑团比赛服上的两行字,在3万人参赛的马拉松大军中格外醒目。虽然代表吉林日报社采编人员参赛的选手组队时间不长,但所有人都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状态抵达终点。因为他们知道:有一种精神,叫勇往直前;有一种奔跑,叫永不放弃。

2018长春国际马拉松如期举行,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雨却意外降临。“风雨过后见彩红。这场雨中进行的马拉松比赛,更像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历程。”跑过终点的耀辉总编不无感叹地与大家交流着,“作为媒体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没有健康的体魄,怎么能做好自己的工作。”

工作在新闻战线30年的我,对此也深有感触,一直以来我都是身体力行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年轻时,一天打两场篮球比赛从不觉得累,在省直机关田径运动会上勇夺百米冠军,跳高比赛也是当仁不让……确实风光一阵。白驹过隙,一转眼成了年过半百的“老人”,单位的体育活动只是帮助张罗一下。近年来,报社充满朝气,年轻、年长的个个工作中积极踊跃,干劲十足,而且各项体育活动层出不穷,我终于又按捺不住不服老的心,参与其中,乐此不疲。

参加马拉松比赛从来没想过,年轻时都不敢想,当接到报名成功的短信后忐忑不安。虽然体育运动基础还说得过去,自认为属于短距离爆发力比较好的选手,从小到大长跑的耐力项目从未涉足。“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一定要跨过心里这道坎。”一些会做思想工作的同事不断鼓励。好吧,大不了途中上收容车,但是看到几位跑在身边娇小的女同事,我怎么能退缩不前落在后面。

冲过终点那一刻确实快感无穷,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最主要的是战胜了自我。好多朋友问我取得了什么成绩?第几名?是不是跑全马?我告诉他们,我跑马拉松的目的是:超越极限,挑战自我!话说得有点冠冕堂皇,不过心情特别舒服,以后吹牛时相当有底气,我也是跑过马拉松的人!

并肩奔跑有梦作翅膀

栾哲

--------------------

如期而至。

我的第一次“马拉松”。

记忆中,没有参加过啥正式的体育比赛,也没有连续奔跑30多分钟的事由。可是穿上队服的那一刻,心中的忐忑和犹豫一扫而光,我不是一个人在奔跑,作为“吉林日报酷跑团”的一员,哪怕拼尽全力也要为团队增添一份“酷”。

雨中起跑。道路从挤塞到顺畅,脚步从拘谨到坚定,心情从忐忑到悠然,放飞心情,放飞思绪,有了坚定的信心,就好像给双脚添上了一对翅膀。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加油”“调整呼吸,脚步向前”,来自团友的鼓励和带动让我克服了一次次身体的疲累和信念的懈怠,这就是团队的力量。并肩奔跑,跑高品质人生,做高品位新闻。

终点近在眼前,有人欢呼着从我身旁冲刺而过,我却不自觉放慢了脚步。一丝不舍几分留恋漫过心田。我跑下来了,我战胜了自己,我挑战成功了。拍照留念,挥挥手作别自己的第一次“马拉松”。

村上春树说,终点线只是一个记号而已,关键是这一路你是如何跑的。

顿然领悟。

我的第一次

张振洪

-------------------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学会走路,第一次开口说话,第一次走上工作岗位……

这些第一次,有的是预料之中,有的是生命的步骤。但是对于今天这个第一次——跑马拉松,却是我从未敢想,也不敢相信的第一次。

当我在风雨中站到起跑线上,一步不停地跑完10公里,我内心非常兴奋,也涌起阵阵感动,我感动自己的努力,更感动队友们的鼓励,也感动领导以身作则的带领。

值得珍藏的记忆

刘勃

-------------------------

亲历一场盛大的马拉松赛事,是值得珍藏一生的记忆。

自己报的马拉松, 哭着也要跑完

陈庆松

----------------------

2017年是长春第一次举办马拉松,我考虑了半天,最后给自己报了一个5公里。结果,现场气氛太刺激太热烈,跑完5公里后,我觉得不过瘾,就继续往前跑了个10公里,却没有得到纪念奖牌。

为了弥补这一遗憾,今年咬咬牙报了一个半程,心想必须拿到纪念奖牌,等到自己老到走不动了,可以坐在轮椅上摸着奖牌感慨人生。说实话,其实自己心里没底,因为我从来没有跑过这么远的距离。

心想,能跑多远就跑多远吧。我爱人也说,悠着点跑,别把自己给累坏了,咱家还有房贷没还清、我相中的包还没买呢。

后来,单位和朋友圈的好多同事和好友都知道我报了个半马,纷纷为我加油鼓劲。无形之中,给了我挺大的压力:这要是跑不下来,我不要面子的啊?

其实,一旦踏上赛道,在激情四射的现场气氛中,赛前那些担忧和顾虑,全都抛到脑后了。你要做的,就是按照自己的节奏,专心致志地往前跑。

还好,我坚持下来了,跑到了终点,并拿到了我心心念念的奖牌。跑马真的会上瘾,我准备一直跑下去,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争取明年报个全马!

用马拉松精神挑战自我人生

李婷

---------------------

开始的3公里感觉挺轻松的,快到5公里处,开始上喘,腿沉,口干,进入了瓶颈期。感谢老天,此时的雨小了下来,在补给站短暂调整后,我们继续跑起。一路的欢呼声,加油呐喊声此起彼伏,给了我们莫大的鼓励和支持,队友们一路说笑着,拍着照就离终点越来越近了。天空开始放晴,“距离终点还有200米”,“距离终点还有50米”,看着这些指示牌,几乎要停下的脚步又开拔了。在冲过终点的那一刻,轻松而平和,因为我赢了!

奔跑,让我闪耀

李开宇

-------------------------

忘记了从什么时候开始,运动和健身慢慢成为了我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每天一堂瑜伽课,每周打几场羽毛球,这样的运动与其说是为了健康,不如说更多的是跟自己身上多余的脂肪较劲。跑一场10公里的马拉松,同全世界热爱这个运动的人站在一起,是我想都没想过的事情,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个挑战,对一个人意志和耐力的挑战。

看着赛程里10公里的路线,心里蓦然地有了一种冲动。从起点到终点,都是我最熟悉的地方,我的中学和大学都在这里,每天上班、下班我都要从这里经过,熟悉得闭上眼睛都会记得每一个建筑物的位置,却从没想过用双脚去丈量它。这一次,我想在这条路上,挑战自己。

我的每个清晨从奔跑中开始了。那条长长的石子路没有了伙伴们的陪伴,变得那么的漫长,路上的行人匆匆而过,只能听见自己急促的呼吸声,手机里的软件提示着公里数,喊着加油,一公里,两公里……五公里,是的,我做到了。

风雨中开始的奔跑,在阳光放晴那一刻结束了,就像我们的人生,总是要经历风风雨雨,也注定会遇见彩虹。我有了人生第一次的马拉松,也完成了人生第一次主动想去尝试的挑战。

一起跑,“步”平凡!

万双

---------------------------

加油!加油!呐喊声、助威声、声声震耳,眼看着10公里的终点近在咫尺,我的脚步越发轻盈,加速、冲刺……Yes!风雨中,我终于完成了人生中首次马拉松10公里跑。

随着比赛的临近,雨越下越大,我此时的心情就像被天空的阴云笼罩,没有一丝光亮,担心着能不能完成整个赛程,毕竟平日最多也就是跑5公里,遇到这样的天气,怕5公里都完成不了,但当我到达出发点看着队友们一个个精神抖擞,忐忑与不安也随之散去。

随着天空渐渐放晴,我能感受到大家已经慢慢度过了疲劳期,步伐与节奏也比之前轻快了许多。于我而言,接下来每一步,都在刷新我的记录,想着团队每一个酷友都在认真地奔跑着,我似乎有了使不完的劲,我的步伐频率加快了,这是我之前没有过的跑步体验,笃信坚持的力量!笃信团队的力量!我们的步伐愈发有劲!我们距离10公里终点越来越近,当冲过终点线的刹那,我感受到了身体从未有过的轻松,而这轻松又岂止是身体,精神也为之洗礼着。

致敬,我的第一个马拉松

刘巍

-------------------------

从集中训练到收到参赛信息再到穿上比赛服站到起跑线上,每个环节都带着紧张、兴奋和激动。因为第一次参加马拉松,觉得神圣而又庄严,更是第一次在大雨中感受到跑步带来的欢乐,从出发到5公里的时候,感觉特别疲累,也曾想就这样放弃,是小伙伴们的尖叫声、鼓励声一直在激励着我,自己心里也一直默念着坚持,再坚持一会,沿途的观众更加给力,他们冒着大雨为我们加油助威,一路都觉得自己好像明星一样。当距离10公里终点线越来越近的时候,有点窃喜,迫切地想知道冲过去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也太想看到自己坚持的样子。

马拉松对我来说,像一场充满速度与激情的旅行,沿途可以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马拉松也是一次挑战,挑战了团队的协作,同时也挑战了自我。与其说在跑步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己体能的极限,不如说是在挑战自己的意志品质。

遇见最好的自己

张茜冬

-----------------------

啊,今天真的好累呀!平生第一次,从来没敢想过,我竟然参与了长春国际马拉松赛事,而且在风雨中奋力前行。虽然第一次参赛显得经验有些不足,步伐也有些乱,但我还是在10公里处见证了我的坚持。

一个人认识自我并不容易,欣赏自我尤其困难。但今天在马拉松赛场,我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或者说我遇见了最好的自己。为此,我心生喜悦,充满自信。

赛事是短暂的,然而它带给我的将是终身的激励!我将带着这段难忘的记忆,在吉林日报走向辉煌的征途上,牢记宗旨,奋力拼搏,努力工作,和我的同事们一起迎接灿烂美好的明天。

当我谈跑步时我在谈些什么

景洋

--------------------------

从今年夏季一个普通的晨跑开始,跑团在极短的时间形成规模。在此过程中,我从一个不能跑、不善跑、不想跑的普通人,成长为希望自己跑得多、跑得远的爱好者。“马拉松的哲学不是胜者为王,优胜劣汰。当身边不停地有人超过,还能气息稳定地按照自己的节奏跑也是一种境界。”陈耀辉总编这样指导跑步。海明威曾说过类似的话:持之以恒,不乱节奏。对于马拉松的长期作业实在非常重要,一旦节奏得以设定,其余的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

(吉林日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