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機發燒友入門進階佳品——TANCHJIM Darkside開箱簡評

耳機發燒友入門進階佳品——TANCHJIM Darkside開箱簡評

耳機發燒友入門進階佳品——TANCHJIM Darkside開箱簡評

第一次見到TANCHJIM(坊間戲稱“貪吃雞”)的這款Darkside時,只是被精良的配件和高顏值的塞子給稍吸引了下,真正讓我對它產生興趣,還是因為後來在上海展會時又仔細聽了下耳塞的聲音,雖然是未煲開的版本,不過石墨烯的振膜底子,配合它獨特的音色表現,我覺得還算有意思,便打算在農曆年的末尾剁一發,然而新品牌的產能一言難盡...好在還是趁備貨不多的時候購入了,把那20多條單動鐵忘掉...過年期間使勁艹它。

耳機發燒友入門進階佳品——TANCHJIM Darkside開箱簡評

耳機發燒友入門進階佳品——TANCHJIM Darkside開箱簡評

開頭再說說對它感興趣的另一個原因……達克賽德啊!《正聯2》裡達叔能否出現?NEW52裝扮(內褲內穿)的大超是否還能和他55開?姥爺會否穿上局內人機甲與其肉搏?綠燈過5必團滅的法則是否還適用?這一切的背後,究竟是天啟星的淪喪,還是……

咳咳,話多了,我還是繼續來說說這隻雞...作為天使吉米的第一款產品,包裝配件的精良成都很大程度上會覺得它會是一個路人緣很好的產品...這種顏色單調的簡約包裝也算是很常見了,大家看圖就好。

耳機發燒友入門進階佳品——TANCHJIM Darkside開箱簡評

耳機發燒友入門進階佳品——TANCHJIM Darkside開箱簡評

耳機發燒友入門進階佳品——TANCHJIM Darkside開箱簡評

右耳的面板上還真印著個天使的圖案...只是個人而言我對它的美觀性並不能給出太高的評價,只是另一隻耳朵居然純色,什麼操作?後來打聽了一下才知道據說是為了留給聯名款,或者在後續提供定製什麼的,emmm可以期待一下,反正如果有的話我就弄個蝙蝠俠的腦袋好了~

主要的實用配件就是耳塞套、收納包、金屬銘牌的保修卡了,這個收納包算是目前我見過最好看的之一了,體積雖小,但內部空間充足,抗壓能力強,拉鍊、皮革表面的做工非常紮實,這種逼格的收納包,也算是我見過為數不多的,在出二手時會說“不要收納包刀50”的類型。

(我真的是個開箱過程寫不出啥東西的假po主)

耳機發燒友入門進階佳品——TANCHJIM Darkside開箱簡評

耳機發燒友入門進階佳品——TANCHJIM Darkside開箱簡評

Darkside的工藝是在高端耳塞上比較常見的五軸CNC,當然了這種工藝曾經在我眼裡算是“直男癌”標配,雖然從生產上來說,省去了動輒六位數的開模費用,不過做出來的產品只要不翻車都是擁有極佳的質感的,儘管良品率和做工精細程度管往往不可兼得,卻是屬於一種保險的工藝,方便後期根據市場的需求調整產量,許多買不到現貨的耍猴手機就是用的這種做法(似乎乳了一堆...)。當然對於貪吃雞這個國產音頻新興品牌來說,倒更多的應該是體量限制了產能。(業餘觀點,歡迎供應鏈大佬指正)

做工上,它除了基本的嚴絲合縫做的近乎完美外,外層細膩的噴砂質感和流暢的線條是極高的加分項,就像第二眼美女一樣,良好的氣質與身形能夠給整體加分不少,單單從外形設計上來說確實談不上驚豔。

而不管是從設計角度,還是聲學方面來說,Darkside的導管伸出的部分長度有點類似於qdc早期的幾個定製公模,比較淺,在展會上它的佩戴雖然算是好評如潮,可到我這裡更換了不少套子才算做到了完美佩戴,看在它擁有9.2mm直徑石墨烯動圈單元這樣的用料的前提下就姑且原諒它吧。

耳機發燒友入門進階佳品——TANCHJIM Darkside開箱簡評

在現場試聽的時候可以明顯感受到,當時的聲音屬於高剛性的振膜沒有煲開的狀態,類似於之前聽過的JVC FD8、達音科隼一樣,但未煲開的振膜所表現出來的特性也略有區別,在Darkside這裡屬於聲音瘦而緊實,聲場略憋屈,而傳說中“Q彈勁爽”的低頻也只是感受到一點點,看來煲機對石墨烯還是比較重要的。

但首先要說的是,這塞子的工程樣機我早在17年的7月就已聽過,否則在聽到這樣的開聲表現時是不會有進一步的期待的,Chiphell站大神@布老溼 在購買到手後的第一反應也是“略悶”,所以拿到手後就直接丟進抽屜裡,用《Brun in CD》小火慢燉了四五天才拿出來好好感受。

相比一些主打高性價比,在百元價位就開始拼素質的眾多國產競品來說,Darkside的聲音意外地鮮明,好描述,它雖然一耳朵下去就知道是流行取向,但又不是傳統的流行塞的表現手法,主要表現在聲音密度不算太高,沒有以低頻轟+中頻加較多混響的方式來調教中下盤,而是比較強調低頻的彈性,器樂的層次感,人聲貼耳沒有什麼壓迫感,使得整體的器樂結像表現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仍是一個健康而中正的聲底。

人聲的音色上個人感覺有一定的拔高感,但拔的沒有灰黃鸝那麼亮,也不像達音科I5C那樣拔的半高不高使得音色顯怪,總體在保證平衡的前提下略偏向了一些女聲表現。而高頻算是我覺得比較搶眼的地方,算是千元內少有的兼顧了足夠的亮度、通透的延伸、凌厲的高頻瞬態的塞子,密度與質感要明顯勝於中低頻一些,並且只要稍給它點推力就可以打的很開,同時煲開後那健康而規整的橫縱聲場也讓它能夠輕鬆勝任絕大部分的流行類Live現場。

耳機發燒友入門進階佳品——TANCHJIM Darkside開箱簡評

最後也該說說缺點了,不算特別突出的解析力算是它比較明顯的短板,尤其是中低頻的細節表現有明顯的塗抹感,不會一耳朵非常抓耳,但很耐聽。而這往往也是一些競品做的最好的地方,哪怕是一向不主打性價比的Final,17年所推出的E3000的一耳朵的解析力表現也要勝過Darkside一些,從石墨烯的單元特性來說挺讓我意外的,不過也讓Darkside能兼顧那些想買個能出街聽個響的備用塞,以及感受一下500價位擁有健康的三頻分佈與更為“傳統”一些的素質表現的入燒的燒友們。

相比兼顧了佩戴、美觀性、耐用性的腔體與配件,Darkside鮮明的聲音風格給我留下了更為深刻的印象,Q彈的低頻和優秀的高頻瞬態,結合不俗的聲場和結像能力,讓它在表現快節奏的流行、搖滾Live、電音等一切與動次打次有關的音樂類型中,都可以擁有跨越價位的表現,當然這個時候我還會覺得,那個略拔高的中頻所帶來的甜美細膩的女聲表現,或許正是讓“貪吃雞”Darkside進一步成了一款剛柔並濟的入門佳品的點睛之筆吧。

參考售價:598RMB

聽感僅代表作者個人,歡迎留言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