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為無線充電雞肋?其實不然,講究的是體驗

認為無線充電雞肋?其實不然,講究的是體驗

無線充電比的不是速度,而是體驗

目前主流的無線充電器使用的大多數是Qi的Basic Power Profile配置,支持10W輸出,加上轉化率,大概就相當於5W~7.5W的接收功率;對於手機來說也是類似的道理,大都支持5W到10W輸出功率的無線充電器。功率的限制導致無線充電效率低,這個是必然的事實

認為無線充電雞肋?其實不然,講究的是體驗

●無線充電使用有針對性場景

當然,無線充電有著使用場景限制,得固定地點使用,放辦公室或者家裡臥室是最好不過了,這兩大場景都是日常充電主要地方,只要空閒的時候,把手機往那裡一放,出門時直接帶走,電量還是滿的。充電時,中途拿起手機接電話不用來來回回插拔數據線,方便省事。

認為無線充電雞肋?其實不然,講究的是體驗

對於經常外出的人或者手機重度使用者不是那麼友好,為什麼呢?一是經常外出的人最合適的還是有線充電,無線充電滿足不了其便攜的需求;二是手機重度使用者,電量肯定耗的快,甚至需要邊充邊玩,此時有線充電更為合適。

●無線充電跟有線充電互為補充

認為無線充電雞肋?其實不然,講究的是體驗

無線充電跟有線充電並不衝突,可以二者結合使用。以編者個人使用體驗來說,辦公室裡面放了一個。平時手機都會往無線充電面板上放,就開始充電,需要用到手機就拿走,不用時就放回去。下班走的時候,手機通常是滿電狀態,也不用擔心回家路上電量不足,電量基本能撐到睡覺前,睡覺直接用有線充電,睡醒手機又是滿電狀態,如此重複。

無線充電最大的優勢便是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隨時讓手機保持高電量狀態,這是有線充電無法比擬的。習慣無線充電後,或許你會發現來來回回插拔充電線特麼是件繁瑣的事情。

結語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下編者在用的無線充電器——一件get VH萬能無線快充。

認為無線充電雞肋?其實不然,講究的是體驗

最高可達10W傳輸,蘋果安卓雙向兼容;金屬與皮革的巧妙結合,不僅可以有效防劃,還耐髒。值得一提的是,小米、魅族無線充電器的購買難度較大,若想購買無線充電器,不妨考慮下這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