淯陽橋(隨筆)

淯陽橋被封閉了,這座連通南陽市中心城區白河南北兩岸的橋,也許很快就要隱身了,橋下緩緩流淌的千年淯水,似乎也不願淯陽橋早早的離去,在陽光下漾著碧波,隨風起著微瀾隨情隨意的慢慢流向遠方。淯陽橋建成於1993年,與淯陽橋同年出生的孩子,如今已經長大成人離開家鄉走向世界各地,淯陽橋也早已成為他們成長記憶裡的風華逸景,並化作一根根無形的情絲,與他們永遠的相牽著。

我曾無數次的站在白河岸邊眺望淯陽橋,簡單的設計彷彿如天上之彩虹漂浮在白河上,刷新著古老白河的人文記憶,淯水是古人對白河的稱謂,淯陽橋也由此當得名,外地人親切的稱它為彩虹橋,也應該說是恰如其分。淯陽橋自建成之日起,就成了無數南陽青年男女的戀愛角,或在岸邊;或在舟上,一步一步地走在一起組成家庭。無論春夏秋冬,橋下彩舟往返穿行,水上犁出的波紋書寫著當代南陽人的幸福,人們的幸福感洋溢在臉上,和著明媚的陽光,人們仰望著頭頂的淯陽橋,樂從心底迸發而出,所有有情人愛情的見證、中年的期盼、童年的夢想、晚年的喜樂,在不知不覺中融入了淯陽橋和橋下的白河水。夜晚的淯陽橋更是璀璨奪目,整個橋身被彩燈照得燈火通明,燈影、水影、與橋在水中的倒影相容一體,讓人頓感美感豐腴。到了每年的夏天,站在夜幕下的淯陽橋上,輕吹的河風會在瞬間吹去煩悶之暑熱給人以清爽。看著白河上燦爛星河,有誰能不為自己的家鄉自豪呢?那首遊子創作的《淯陽橋》,不就抒發出了遊子的心聲嗎?

淯陽橋雖然年輕,二十多年的風雨,還是讓它已經充滿斑駁,然而,這座橋所連接的白河兩岸,如今早已高樓林立,依橋而建的居民小區鱗次櫛比,不僅扮美了白河兩岸,而且,讓生活在白河兩岸的人們因有淯陽橋而生活日益富足,淯陽橋就像人身上血管一樣,每時每刻都在把新鮮的血液輸向白河兩岸,擘畫著白河兩岸的經濟繁榮。“淯流錦帶”四個字早年是古人鑲嵌淯陽橋北邊南陽古城牆大寨門門楣上的,但後來隨著古城牆和大寨門的消失而消失了,確實讓人遺憾,不過,今天,若把這四個字再送給淯陽橋,應該說是不為過的,因為,它的存在,確實促進了白河兩岸的經濟發展。

淯陽橋就要走入歷史了,難捨難分之情難以言表,在與淯陽橋陪伴的日子裡,每一次路過橋上都能感受到白河的魅力無限,夢想中的新淯陽橋設計理念更先進、橋體更壯觀,往返於橋上會給人們留下更多的留戀。

(呂兆航)

淯陽橋(隨筆)

淯陽橋(隨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