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西塘人太多!這座低調的江南古鎮,中西合璧,更值得去

探秘中國古鎮計劃第1個

烏鎮、西塘人太多!這座低調的江南古鎮,中西合璧,更值得去

俗話說“湖州一座城,不及南潯半個鎮。”

南潯古鎮不像烏鎮、西塘那麼知名,也沒有周莊那麼有歷史底蘊。很多人去江南,旅行計劃裡都會忽略掉南潯。南潯古鎮很低調,低調得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南潯,有自已的氣質和特色。

烏鎮、西塘人太多!這座低調的江南古鎮,中西合璧,更值得去

如果你想要尋找真正的江南,不妨去南潯這樣低調有內涵的古鎮走一走。南潯,既疏朗又精緻,既東方又西式,既厚重又雅麗,既清新又深邃。

在湖州,南潯古鎮的地位不言而喻。南潯古鎮位於湖州市南潯區,明清時期為江南蠶絲名鎮,是一個人文資源充足、中西建築合璧的江南古鎮。

烏鎮、西塘人太多!這座低調的江南古鎮,中西合璧,更值得去

走進南潯古鎮,沒有太多商業化的雷同,一幢幢獨具江南特色的建築,臨水而建。粉牆黛瓦,小橋流水,青石小弄,木柵花窗,每一處細節都是那麼的迷人。小橋流水,臨水民居,石階碼頭,烏篷船,還有河邊浣洗的女人和靜坐的老者……河邊的柳樹剛剛冒出了串串新綠——呵,春天來了。

烏鎮、西塘人太多!這座低調的江南古鎮,中西合璧,更值得去

在南潯,隨處可見一幅幅江南水鄉的經典畫面,在陽光抑或燈光下被演繹得清麗而雅緻。踏著南潯那平整光滑的青石板路,輕輕走過,這座低調的古鎮,給人一種寧靜、祥和的氛圍。水是江南水鄉的命脈,也是南潯古鎮之魂。

烏鎮、西塘人太多!這座低調的江南古鎮,中西合璧,更值得去

有石橋與騎樓式長街相連。屋宇之間均有形式各式的封山火牆、河埠石階、木柱廊簷,與應在水上的倒影,構成了一副江南水上人家的畫卷。

烏鎮、西塘人太多!這座低調的江南古鎮,中西合璧,更值得去

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南潯的先民就在這塊土地上耕種、漁獵、生息、繁衍。據鎮南馬腰洪城村新石器時代的“洪城遺址”考證,該遺址是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600年奴隸主洪氏的土城遺址,面積達10萬平方米,屬於馬家浜文化。

烏鎮、西塘人太多!這座低調的江南古鎮,中西合璧,更值得去

吳、越兩國之爭時,南潯鎮成了兵家眼中的“門戶”。北宋時,頔塘邊已形成村落,因濱頔塘的支流潯溪(現為南潯市河),遂稱潯溪。南宋時,由於潯溪之南商賈雲集,屋宇林立,遂稱南林。至南宋淳祐季年(1252)設官建鎮,取南林、潯溪之首字,改名南潯。此事在文園的鎮史亭內,有塊石碑上有詳盡記載。

烏鎮、西塘人太多!這座低調的江南古鎮,中西合璧,更值得去

此時,南潯鎮已是“水陸要衝之地”“耕桑之富,甲於浙右”。明清以降,南潯以其經濟之強、文化之盛稱雄江浙。

南潯古鎮,也有江南獨具特色的美食。走在南潯古鎮,街邊的美味無處不在,紅燒豬蹄、芡實糕、牛皮糖、臭豆腐、雙交面呀,到處都是,還有潯酒、肉粽子、餛飩、豆腐漿、薄荷水……這些當年小販們在街頭巷尾叫賣的小吃,如今也隨時可以喚醒“老南潯”們記憶深處的味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