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作者微博:@Thomas看看世界


今天極影AX 攝影師托馬斯,就會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拍好樹木。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讀 者 投 稿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託 馬 斯 點 評

這張作品體現了作者不俗的觀察力,敏銳的發現了雪中的一顆孤樹。冬天樹木的葉子掉光,乾枯而彎曲的樹枝,很有線條感。

像這類單顆樹的片子,一般有兩種拍攝套路。一種是採用大量留白,把樹木拍的很小,體現整個環境的空靈感。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 攝影師 Marc Adamus

另外一種就是像作者一樣,聚焦在樹木上,表現樹木的紋理結構。不過個人感覺,作者這張構圖還不夠聚焦,取入的周圍環境還是多了一點,樹木的特徵被削弱了。

不信的話,我們來看一組大師作品,看看高手們是如何構圖的。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 邁克爾肯納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 Harry Callahan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 邁克爾肯納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 安塞爾亞當斯

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大師們的構圖都是比較滿的,這樣樹木才會更加突出。而且大師們善於利用霧氣、雪、藍天等等,讓整個樹木的背景非常乾淨。

最後作者使用了居中構圖,雖然視覺效果還可以,不過稍稍顯得不夠靈動。觀察大師們的作品,你會發現一般主枝幹比較豎直的樹木,更加適合居中構圖。

而像作者這樣,樹木枝幹彎曲複雜的,把樹木放在畫面一側,整個構圖的流動性更好。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這裡我用PS中的裁剪工具,按照自己的喜好裁剪了一下。個人覺得這樣構圖,畫面更加聚焦,而且大地的曲線和樹木彎曲的曲線,比較好的銜接在一起,畫面的節奏感更強。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這幅圖片,基本只有藍色和黃色兩種顏色,而且在大白天光線下,色彩並不突出,所以我們可以嘗試一下轉換為黑白,這裡我使用的是Nik Sliver Efex黑白濾鏡插件。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Nik黑白插件中,我選擇默認的“中性”模式,然後適當提高對比度,讓樹木更黑,天空更白。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更黑的樹木,更加有剪影感,能夠凸顯其線條結構。更白的天空,能隱藏更多的細節,但是現在細節還是太多了。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因此我給照片添加一個藍色濾鏡,這樣原來藍色的天空,一下子就變成了亮灰色。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添加藍色濾鏡之後,天空乾淨了很多。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接著再使用靈敏度工具(類似 HSL 工具),降低原來畫面中黃色和綠色的明度,增加青色和藍色的明度。

托馬斯給你評片啦|小小一顆樹,拍好不容易!

之後我們就可以單擊“確認”,回到 PS。最後在 PS 中,我再使用修復畫筆工具和畫筆工具,擦掉地面不好看的雜物,讓地面更乾淨(注意保留地面的曲線)。

簡單調整之後,照片已經大變樣了。當然這只是我按照個人喜好,簡單後期之後的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