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全域旅游,时下最为热门的词汇。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全域旅游如何解读?

全域旅游:指在一定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


全域旅游是一种理念


是区域发展的先行指引,决定区域战略目标的前瞻性和世界性,体现了发展观的价值取向。


全域旅游是一种追求


是游客对于出行体验的追求;是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追求;是政府对于区域发展的追求;是企业对自我发展的追求。


全域旅游是一种生活


代表当下的生活理念与生活品位,融合了生活文化与生活方式。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全国多个地方已提出要全面践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以此推动当地旅游业的新一轮发展。其中,五种典型全域旅游发展经验和做法获得了充分肯定。



五种典型发展模式:


龙头景区带动型


依托龙头景区作为吸引核和动力源,按照发展全域旅游的要求,围绕龙头景区部署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围绕龙头景区配置旅游产品和景区,调整各部门服务旅游、优化环境的职责,形成了“综合产业综合抓”的工作机制,推进“景城一体化发展”。


以龙头景区带动地方旅游业一体化发展,以龙头景区推动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以龙头景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典型代表:湖南张家界、四川都江堰。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湖南张家界天门山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四川都江堰


城市全域辐射型


以城市旅游目的地为主体,依托旅游城市知名旅游品牌、优越的的旅游产品、便利的旅游交通、完善的配套服务,以都市旅游辐射和带动全域旅游,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多规合一”。


促进城乡旅游互动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形成城乡互补,优势互动的城乡旅游大市场。按照“旅游引领、融合发展、共建共享、提升价值”的思路,推动旅游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保规划等“多规合一”,以旅游引领新型城镇化。


典型代表辽宁大连、福建厦门等地。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辽宁大连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福建厦门


全域景区发展型


把整个区域看作一个大景区来规划、建设、管理和营销。按照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的原则。


深入开展全域旅游建设,推进旅游城镇、旅游村落、风景庭院、风景园区、风景厂矿、风景道等建设,实现“处处是景、时时见景”的城乡旅游风貌。


典型代表浙江桐庐、河南栾川、宁夏中卫等地。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浙江桐庐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河南栾川老君山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宁夏中卫沙坡头

特色资源驱动型

以区域内普遍存在的高品质自然及人文旅游资源为基础,特色鲜明的民族、民俗文化为灵魂,以旅游综合开发为路径。


推动自然资源与民族文化资源相结合,与大众健康、文化、科技、体育等相关产业共生共荣,谋划一批健康养生、避暑休闲、度假疗养、山地体育、汽车露营等旅游新业态,带动区域旅游业发展,形成特色旅游目的地。


典型代表:重庆武隆、云南抚仙湖、贵州花溪等。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重庆武隆天坑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云南抚仙湖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贵州花溪高坡


产业深度融合型


“旅游+”和“+旅游”为途径,大力推进旅游业与一、二、三次产业的融合,以及旅游业与文化、商贸、科教、体育、宗教、养生、教育、科研等行业的深度融合,规划开发出一批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商务会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等跨界产品,推动全域旅游要素深度整合,进一步提升区域旅游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典型代表:南京江宁区、北京昌平区。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南京江宁区石塘人家


全域旅游如何规划发展?看看这五种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