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茅市,我那永不磨滅的記憶!

其實早就想寫一篇關於自己家鄉的文章,可我遲遲沒有動筆,也許是我離開茅市的日子長長短短而已,依舊的山坡地、熟悉的田間地頭,都有過兒時的記憶 :家鄉茅市鎮是一個古老的小鎮。街道兩邊是房子,除了供銷社、食品站的幾棟二三層紅磚房外,其餘都是老磚瓦房。房子靠街的一面,是木板框成的,既是門又是窗,是可活動的鋪面,日子久了,成了被火燻的顏色,黑黑的,陳舊而蒼老。我記憶中的茅洞橋,永遠好象是那個樣子,沒變化。時間越長,與家鄉的距離越遠,對於家鄉的情感也就越深沉、越濃烈。許多往事,卻依然記得,清晰入昨。

衡陽茅市,我那永不磨滅的記憶!

家鄉舊事

撕開塵封的記憶,茅市那些陳年往事如封存多年的佳釀的酒香,頓時撲鼻而來,回味無窮。家鄉茅市鎮像一個小盆地,城居中央,四周環山。記憶中,童年時期的家鄉,多河流。三河交匯。橋橋相連。綠化得很好,清澈見底的小魚...

衡陽茅市,我那永不磨滅的記憶!

我的家鄉,我的牽掛

時常聽爺爺說起小時候的我。三歲的時候跟隨家人從茅市的一個幽靜的小山村搬到了茅市玉泉街。那時候還沒有水泥路。街上的車不多,人也不多。二十年過去了。我也由一個呱呱墜地的小不點,有了我自己的小不點。現在如今茅市的街邊看不出老街的模樣。取而代之的是一條寬廣的水泥馬路,望著這條嶄新的致富路,我的記憶倒退....爺爺對我講訴了一個個關於家鄉的美麗傳說,我知道自己生活的地方是一座有待開發的金礦,它的美麗在寂靜中隱藏。...

衡陽茅市,我那永不磨滅的記憶!

關於茅市燒餅的記憶

欣喜中,不由使我想起許多關於燒餅的記憶…小時候,由於就住在玉泉街。樓下隔三差五的門面都是做燒餅的。小時候很不理解,街頭的每一天早上大家的早點都是從一塊燒餅跟一碗清茶開始的 街邊簡陋的小店裡,醇美的味道衝散昨夜的疲憊,精神抖擻的開始一天的新生活,雖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依然祥和、滿。。

衡陽茅市,我那永不磨滅的記憶!

茅洞橋河流的記憶

小學六年,中學三年我都未曾離開過家鄉茅市。直到走進高中校園的時候。車江(衡南二中)忽然發覺這邊的河比茅市家鄉的河流更寬更大。我就把所有關於河的記憶收藏在心裡。然後,不管走到哪裡,不管在什麼地方,不管看到什麼樣的河,我都會想起家鄉茅市的那一條條彎彎的小河...

衡陽茅市,我那永不磨滅的記憶!

長大後的二十五個年頭,對於那段記憶還猶如昨日,那些場景還記憶猶新,身邊的人換了一撥又一撥,家鄉的青山換了新裝又成舊裝...到了明天,拾起碎了的記憶,拼湊關於你的點滴,讓愛僅存於心底!

家鄉茅市,雖然沒有大城市的繁華,麼有車水馬龍人來人往,但是它獨有的寧靜讓流浪的心找到了棲息的地方,在這裡春看油菜花 冬賞漫山雪,少了許多的紛爭貪婪,活的沒有在外打拼的壓力。一切都是那麼的安靜詳和。心靈的最佳歸屬地,讓人心之嚮往。一隅孤獨客、千年傳說人。看盡繁華事、小鎮又逢春。茅市雖不繁華,但卻宜居,足以讓心安放,靈魂安家…無關繁華,無關貧窮 ,無關潮流,只有繁華落盡的寧靜。

衡陽茅市,我那永不磨滅的記憶!

時光就在爺爺手中那忽明忽暗的菸袋中,倒掉昨天,裝上明天,歲月則在奶奶那託著長長後音的呼喚中,跑過少年,走向青年,一切都是那麼的平凡,又是那麼的淡然,不奢侈的渴望,不貪婪的明天,只願一生“一房二人三餐飯,四季交替有忙閒。五友常來六親認,活它七八九十年。”~如此甚好!

衡陽茅市,我那永不磨滅的記憶!

衡陽茅市,我那永不磨滅的記憶!

講茅市故事,思鄉土濃情,聚茅市能量,潤天下根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