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用1000塊錢買到好保險?

怎麼用1000塊錢買到好保險?

首先“保險觀察”要肯定的告訴大家,1000塊是能買到好保險的!

但是,1000塊買到好保險,並不意味著就完全轉移了風險。此話怎講?

我們先看看,1000塊可以買到的好保險有什麼?

(1)意外險:這是保險槓桿最高的險種,一般幾百塊前就可以覆蓋意外身故、意外傷殘、意外醫療和意外住院津貼等基本保障責任。

但是大多數意外險涵蓋的意外醫療責任僅報銷社保範圍內用藥。如果願意提升預算的話,1000塊錢以內完全可以買到涵蓋自費藥、附加交通工具意外保障責任等保障更全面的意外險。

怎麼用1000塊錢買到好保險?

意外險是槓桿最高的險種

(2)百萬醫療險:近幾年興起的一種險種,其特點是保額高(可報銷額度至少100萬以上)、保費便宜(30歲人群只需三、四百塊)、有1萬免賠額(公費醫療報銷後超過1萬塊的部分才能報銷)。

正是因為有1萬的免賠額,保險公司極大降低了賠付風險,因此才可以把住院醫療險下降到百元級別的水平。但是又因為其保額高,因此可以轉移費用開支較大的重大醫療風險。

(3)定期壽險/重疾險:所謂定期險種,就是不保障終身,只保障固定時間,比如保障10年、20年、60歲、70歲,或者只保障1年,都屬於定期險種的範疇。

根據中國人身保險業生命表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都體現出死亡率和重疾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增長的趨勢,這也是自然規律的體現。

怎麼用1000塊錢買到好保險?

重疾險概率呈逐年提升趨勢

因此,購買定期保險,出險的概率肯定比長險要低,保險公司賠付可能下降,保費自然要便宜不少,完全可以控制在1000元左右。而較低的保費購買到較高的保額,這種高槓杆率使得短期內的保障效果非常明顯。

既然1000元可以買到好保險,那麼其中還存在什麼潛在的問題需要我們注意呢?

1、裸險、半險和全險

· 裸險:指的是隻包含一種保障責任,比如只保身故、只保疾病、或者只保意外。這種保障是不全面的,比如只買了意外險的人,如果之後得了重疾,那意外險是無法報銷重疾的資料費用的。

· 半險:指的是包含了兩種保障責任,比如意外和身故,或者重疾和身故,這種組合比裸線要好,但是很明顯,仍然沒有完全轉移全部風險。

· 全險:指的是全面的保障責任,包含身故、傷殘、重疾、意外、住院報銷、住院津貼等基本保障責任。通過合理的組合搭配,可以實現全方位的保障,基本轉移所有重大風險。

怎麼用1000塊錢買到好保險?

裸險、半險和全險的區別

因此,購買保險時,不能只關注價格這一項指標,還要關注保障是否全面,不能因為省保費而只買裸線或半險,這會讓你的保障體系出現缺口

如果你想買全險,同時又要確保保額充足,那麼即使都買1年期的消費型險種,也是需要兩千多元的,1000元無法滿足全險的需求,除非降低保額。

所以,裸險雖然便宜,但是是以犧牲保障全面性為代價的。

2、保障延續問題

1000元在當下可以買到很不錯的保險,但最主要的問題是都是極短期的保險,不確定性太大。

就拿百萬醫療來說,目前保障責任越來越好,保費還一款更比一款低,這對保險公司而言,賠付壓力會越來越大。一旦崩盤,產品停售,投保人就無法續保了,只能重新選擇新的保險。

重新選擇新產品,意味著需要

重新進行健康告知,這是最大的難關。假如一款1年期的短險買了10年,突然停售了,這時候你另外購買保險就要審核你10年後的身體健康狀況,這個健康問題就誰也說不清楚了,如果10年後身體健康狀況不理想,就有可能買不了新保險了。

怎麼用1000塊錢買到好保險?

健康問題可能導致未來無法再投保新產品

而長期險種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在投保時就確定好了要保障的時間,在這期間內保費恆定不變,

即使產品停售了,也不會影響手頭上保單的效力,也不需要重新投保。

現在,開始有短險產品承諾,如果以後該保險產品停售,投保人可以免健康告知選擇該保險公司其他產品投保。免健康告知的承諾很不錯,但是新產品是怎樣的?能否滿足你的需求?保費會不會很貴?這些問題又是你現在無法確定的問題。

所以,1年期短險固然便宜、槓桿也高,但是其保費的下降是以犧牲續保穩定性為代價的,投保時務必明白這一點,合理的保險方案應該是以短險作為輔助配置。

3、定期險之殤

定期險是很值得提倡的險種。它既可以約定一個較長的保障期限,比如保障至60歲、70歲,免去中途產品停售需要另外選擇產品之苦;又能在投保時約定好每年要交多少保費,不至於擔心保費上漲;而且因為非保障終身,保費會便宜不少,提高了保險的財務槓桿。

如果60歲保險到期後,保障斷檔了怎麼辦?還有

"買定投餘"理論作支撐。

什麼叫"買定投餘"?這個概念“保險觀察”以前說過,就不展開說了。簡單地說,就是你購買定期險每年節約下來的保費用來自己做投資,以使得這部分錢和投資收益能在定期保險到期後,覆蓋保額缺口!

看起來很完美,但“保險觀察”仍然要說,定期險並不適合所有人群!"買定投餘"理論也並非包治百病的良藥!

因為定期險存在一個致命的問題,就是它是在和人性做抗爭

什麼叫經濟?經濟就是如何將有限的資源分配給人們無限的慾望。

人身在世,就會面臨世間的種種誘惑。今天看到好看的包包,買買買!明天看到衣服打折了,買買買!後天又看到寶寶的玩具做促銷活動了,買買買!

你看,今天錢貢獻給了馬爸爸,明天錢貢獻給了東哥!

怎麼用1000塊錢買到好保險?

買買買的誘惑太多

面對無限的慾望,我們有什麼機制來控制自己的雙手呢?保險和信託其實是最佳金融工具,你以約定繳費的形式來獲取確定的收益,強制繳費,然你這部分錢沒法亂花。基金定投也是很好的強制儲蓄方式,但是它也達不到保險這麼好的效果,因為你可能會因市場的波動,或者無法遏制的慾望,而中斷了你的基金定投計劃。

定期險就存在這樣的問題,在約定的保障期限內,比如60歲前,你不會面臨保障缺失的問題。但你運用"買定投餘"原理,將節約的保費用來投資,能否每年都實現期望的收益?又能否幾十年如一日堅持下來,堅決不動用這筆錢?

這,其實才是定期險之殤!非保險產品本身,或者"買定投餘"原理有問題,而是幾十年下來,絕大部分人很難對抗人性。

因此純粹配置定期保險的人群,僅適合投資紀律良好的那群人,以及明確只想做定期保障的人。否則終身+定期的組合搭配仍然是絕大部分保戶最好的配置選擇

怎麼用1000塊錢買到好保險?

千元買保險面臨的潛在威脅

最後總結一下,1000元可以購買很多優秀的保險產品,但是絕大部分是短期的消費型險種,此類產品“保險觀察”也配置,但是不會作為保障我一生的唯一產品,因為不確定性太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在做投資時,如果想提高收益率,就意味著需要承受流動性下降、風險上升的結果。保險產品也是類似這個道理,

保費的下降,意味著穩定性下降、保障缺口上升。沒有辦法做到保費又便宜、又穩定、保障還很全,這是不符合保險定價原理的。

因此,要懂得合理配置保險,以較低的保費獲得較高的保障,充分撬動保險槓桿,但絕對不是犧牲保障為代價,一味減少保費哦!如果還不是很懂,可以慢慢跟著“保險觀察”學習,教會你如何配置!

我是保險觀察,一個客觀、專業、有溫度、有態度的保險自媒體。請關注我,讓我把專業帶給你!如果有任何保險問題,歡迎諮詢!

怎麼用1000塊錢買到好保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