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點連成線,才是完整的職業生涯

用4大方法創造持續的績效

為了保持長期的成功,你在自身知識和做事方式上不能僵化。這點相當重要,因為它與你的生涯線相關。如果僵化死板,在應該繞道而行、選擇捷徑或者徹底改變目的地的時候,就會無法看清狀況。你可能會難以注意到當時的需求,因為僵化有時是一種無意識的狀態,人們會錯誤地認為他們會接受新思想,適應新思想。

在策略1中,我們提到必須積極徵求反饋信息。這樣大有裨益,其中包括可以讓你避免無意間變得僵化。反饋信息不僅讓你能看清事實,也是一種積極變化的催化劑。你所需要和期待的東西會發生變化。在職業生涯中,你必須不斷對自己所做的和所看重的事情進行重新評估。

把點連成線,才是完整的職業生涯

你可能無法始終做到最出色,但你能夠做到全力以赴,兩者之間有很大的差別。人們所期待的是後者,而並非前者。只要全力以赴,就能實現更多的目標,並逐漸得到認可。當你堅持不懈,久而久之就能獲得持續的績效,而持續的績效更為出色。

正如我們之前所討論的,通用電氣公司不僅僅是道瓊斯指數中入選時間最長的公司,同時也是從指數創立以來唯一未被替換的公司。通用電氣公司能保持這般出色的業績並非偶然,能獲得任何層次的持續績效也非偶然。從早期開始,通用電氣公司就不斷開闢新天地,做他人未曾做過的事情。傑克·韋爾奇和通用電氣公司的現代管理哲學早已聞名天下。該公司認為,企業非常容易忘記自己的立業之本。

真正提出該思想的是托馬斯·愛迪生。是的,正是那位發明了燈泡的先驅創立了這家全球最成功的公司,這家有著持續績效的公司。一直到現在,通用電氣公司仍在不斷創新,把愛迪生的輝煌繼續下去。

方法1 :想象成功

通用電氣公司獲得了持續績效,而你也一樣可以做到。我必須強調一點,即每個人的控制力甚至要超出他們自己的想象。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能力,這樣你就有更大的機會來實現自己的目標。你必須明白,你可能在無意間成為自己最大的支持者,或者是自身最大的障礙。你可以利用自身經歷來獲得發展或破壞發展,這一切取決於你對過去的理解。你必須堅信成功是可以實現的,它即將到來。從實際出發,但保持樂觀,這樣成功概率就會增加。

這時,你可能會問:“我該怎麼做呢?”你只要藉助思想的力量和積極的信念就可以做到。對最終的結果進行想象,這種方法能幫助你在職場上一路實現目標。想象你的高爾夫球在草坪旗杆旁落地,想象你的第一家餐廳開門營業時人潮擁擠,想象你得到期待的提拔後將搬入的新辦公室。

艾米特·史密斯表示,在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效力時,他花了許多時間來想象對手防禦陣線上的漏洞,有時候他會閉著眼睛跑,看自己能否擊中某個漏洞。邁克爾· 喬丹曾在一次籃球比賽中閉著眼睛投中罰球。試試吧。認真地加以嘗試,它也會幫到你。在打保齡球時嘗試一下,或者是在即將進行重要的演講時加以嘗試。不過更好的做法就是每當你為了即將到來的活動而備感焦慮時,試試這種方法。

如果你仍然懷疑是否值得花時間來進行想象的話,再換個情景。

你正在接受訓練,為奧運會做準備,而教練讓你在4支訓練隊伍中進行選擇。你可以選擇A 隊,遵循傳統的方式,花100% 的力氣來進行體能訓練。B隊將會花75% 的體力和25% 的腦力。C隊將會花50% 的體力和50% 的腦力。最後,D隊將會花75% 的腦力和25% 的體力進行訓煉。設想一下,你會怎麼選擇?

在1980 年奧運會前,據說蘇聯進行了這番測試。他們將運動員分為4個隊。令人驚訝的是,D隊的運動員贏得的獎牌最多。科學家們發現,中樞神經系統並不能區分現實和想象的事件。通過想象,你開始樹立信心,並且有意識地讓自己記住面對特定情況時應該做何反應。這樣也就訓練了你的中樞神經系統來遵循自己植入的特定模式。

最近的例子就是奧運會23塊金牌得主邁克爾·菲爾普斯。儘管菲爾普斯擁有驚人的體能,也經過非常嚴格的訓練,但他的教練鮑勃·鮑曼表示,真正讓他能成為佼佼者的是他在心理上的準備。鮑曼說:“從想象能力方面來說,在我見過的人中,他是最出色的,可能也是有史以來最為出色的。他能準確地想象出完美的比賽,就像是在看臺上觀看著一切,而他是在水裡觀看比賽。接著,他會思考各種場景。如果事情進展不順利,那會怎麼樣?例如泳服撕裂,或者泳鏡碎了。

此後他就有了自己的數據庫,在參加比賽時,他的神經系統早已經編好程。而他會選擇正好想到的那個程序。如果一切完美無瑕,他就選擇完美的方案。如果必須進行改變,也早已經想象好了。”他在奧運會上的成功進一步說明你如何使用這種方法,以及這樣做的重要性。

除了想象最好的情景之外,菲爾普斯也會想象其他最糟糕的場景,並做好相應的準備。正如鮑曼所提到的,菲爾普斯反應速度比他人快很多,就因為他已經給自己和中樞神經系統編程,做好準備做出其他選擇。

讓我們再將這種方法用到職場上。假設你要進行演講,但並不確定聽眾會有何反應。或許你需要稍微調整一下演講的重點?或者在其中穿插一些笑話,活躍一下氣氛?是否要回答一些意料之外的問題?你預先無法準確知曉到時候會發生什麼情況,但你可以在腦中預演一下各種情況,從而提高自己成功應對任何場景和問題的概率。或者想象你將要參加一場重要的面試。你可以準備好普通面試問題的答案,然後想象自己坐在房間裡回答這些問題。你所想象的場景越接近現實生活,就能取得越好的表現,從而爭取到工作機會。

方法2 :利用期望效應,提高自我效能

通過想象,你能夠表現得更好,從而更加自信。這也就培養了所謂的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即你對自身在當前所從事的事情上取得成功的信心。研究一再表明,在各種類型的努力中,個人的思維方式決定了是否成功。簡言之,如果你認為自己能做得好,那麼相比於認為自己會失敗,實際上就能做得更好。關於自我效能的研究也已經揭示,自信絕對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自我效能低,也就是你對自己取得成功和實現目標缺少自信。自我效能高則是截然不同的一種情況:你擁有強大的自信,深信自己有很大的概率取得成功。

在該領域一系列里程碑式的研究中,阿爾伯特· 班杜拉希望能夠評估參與者在執行任務時的自我效能水平,然後再對他們的績效加以衡量。他發現,自我效能較低的人在績效方面低於自我效能在普通水平的人,而後者的績效又低於自我效能高的人。儘管對於那些自我效能低的人來說,這種研究結果可能讓人沮喪,但還有好消息。研究也發現,自我效能可以得到提高。

在自我效能提高後,人們的績效也能得到改善。這是該研究同樣重要的發現之一,不過這常常被人們所忽視。自我效能並非天生的。“江山易改,本性難移”,但這不包括自我效能。你可以通過反覆練習來加以提高。想想自我效能對自身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你就會馬上明白為什麼必須創造成功。這樣做不僅僅是為了成功本身,同時也是因為它能讓你保持和提高自我效能。制訂並達到目標,由此就能樹立起信心。而隨著目標變得越來越大,熱情度越來越高,你的信心也會越來越足。

正如成功能夠孕育更多的成功,高自我效能也能帶來更高的自我效能,從而讓你可以更好地應對失敗。之所以能如此,是因為有較高自我效能的人懂得失敗只是暫時的,而成功很快就會到來。我們在策略6中對失敗進行過詳細的探討。失敗總是難免的,最重要的在於當失敗出現時,你做好了應對準備。此外,高自我效能的人還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堅持不懈。他們不會輕易放棄,因為他們懂得如果自己堅持不懈,就會實現目標。高自我效能甚至能減輕壓力,因為你會感到更為自在和自信,由此也可以降低焦慮感,而後者是導致壓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我們在策略3 中討論過目標設定問題。當我們把自我效能和目標設定聯繫在一起,就會發現其中令人興奮的關係所在。自信心越強,人們就越樂於制訂和追求更宏偉的目標。換言之,隨著自我效能越高,大處著眼的意願也就越強。假設你想要學習游泳,當然,你不會馬上去嘗試橫渡湖泊。但隨著你實現了學會漂浮這第一個目標後,第二個目標就是踩水,然後就是遊較短的距離,接著還有下一個目標。因為這些目標都與游泳相關,所以你的自我效能也隨之得到培養。不久後,游泳橫渡湖泊這個曾經顯得難以想象的目標很快會讓你感覺並不難實現。

隨著在特定領域的自我效能提高,你會敢於進行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自我效能是基於你的自信,而自我實現預言是認為因為自己和他人預先採取了行動,所以結果就會如預期一樣出現。當他人認為某人會表現出色時,就會預測這個人能取得成功,而他們的行為就會體現這種預期,導致這個人會去努力實現該期望。

自我實現預言不僅適用於個人,而且適用於團隊。自我實現預言的影響輕易就會從個人身上出發,擴散開來,形成團體的自我實現預言。這種團隊層面的預言被稱為協同集聚效應(synergistic accumulative effect)。同事會注意到我們的行為、態度和舉止。這些東西不僅會被他人所注意,而且會影響到其他人。

正如你常常看到的那樣,會議、聚會或者是其他事情動輒被某一個人所改變,這個人的態度和興奮程度通常可以調動所有人的情緒。另外,這個人也能夠導致消極態度在會議室內快速蔓延開來。自我實現預言可以被用來鼓舞自己和他人。不管是在工作還是在生活中,通常並不僅僅就是人數之間的1+1,群體自我實現預言的影響力甚至要超過個人。去鼓舞身邊的人吧,它將幫助你取得更大的成績。尤其在帶領某團隊時,切記自身的態度和舉止會給他人帶來多大的影響。

方法3 :先追求快樂,再追求成功

如果對所從事的工作不感興趣,或者是缺乏開展工作所需的技能,那麼要在長時間裡維持出色的績效是極為艱難的事情。在思考自己想要的職場生涯線時,你必須充分考慮自身的個性、長處和短處。如果不考慮這些,就無法為職場上將遇到的事情做好準備。例如,如果你是個內向的人,那麼在銷售領域謀求發展就不是最佳選擇;同樣,如果你天生外向,就最好不要從事守夜人的工作。

如果你的職業不符合自身的興趣和技能,那麼久而久之,你就會變得精疲力竭、士氣低落。不要強迫自己去喜歡某些東西,而應該改變自己所做的事情或者做事的方式,讓它們給你帶來快樂。這種改變是讓你適應,而不是拿自己的興趣和能力做妥協。這點至關重要,因為幾乎所有持續的成功都要求進行改變和調整。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應該一次性改變一切東西。一次想做的事情太多,就會發現自己不堪重負。

此外,你將會改變眾多的東西,但只能在最低的程度上取得成功。如果一次只做一項重要的改變,就能夠集中精力,而自身的技能和舒適度也能快速得到提高。很快,曾經舒適區之外的領域將會成為你所擅長的領域。同改變一樣,你的職場生涯線也會通過一系列連續成功的小步驟而得到出色的管理。

你會發現,如果採用這種方式前進,就能夠得到更大的滿足感和幸福感。你必須通過工作和生活來維持幸福感,不要為了短期的收益而犧牲幸福感。許多人認為成功能帶來幸福,這點被證明存在根本性的錯誤。在大量元分析中,研究人員發現,有證據證明,幸福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成功,而成功並不意味著幸福(元分析是一種統計方法,對許多研究結果進行綜合,從而發現不同變量之間“真正”的關係)。到底什麼最重要?在這個問題上,傳統觀點事實上已經落伍了。

為了成功而追求成功,這樣並不能帶來快樂。快樂更應該被視為你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所經歷的一種結果。就算沒有激情,你也能在一段時間裡維持自己的績效,但最終你會感到乏味,績效慢慢消減。如果你在工作中感受不到快樂,就不可能充分發揮自身的潛力,去創造成功。

當你真正喜歡自己的工作,並能全心投入,那麼也就大大增加了通過工作來取得偉大成就的概率。還記得策略2 中所介紹的託尼·霍克嗎?他在進入滑板運動領域時並沒有想過要圍繞自己標誌性的品牌打造一個商業王國。他之所以從事滑板運動,僅僅是因為這是自己所熱愛的事情。他擁有激情和技能,也展示出了頑強的毅力,由此他做了有史以來沒有人做到的事情。此後,這也為他開啟了更多的機會大門。

方法4 :過濾噪音

每天都會發生許多事情,我們這個世界從未停止過前行。在工作中,事情有輕重緩急,而你也有自己的承諾。在家中,在教堂,在孩子的學校,在一切地方都是如此。許多事情的確要優先考慮,但其他事情在很大程度上僅僅是讓人分心。打開收音機後聽到的靜電干擾都被稱為噪音,而你想要聽的話語或音樂就被稱為信號。當噪音太多,你就聽不到信號。也就是說,你無法將精神集中在最重要的東西上。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每天都必須能夠區分身邊的各類信號和噪音,這樣才能消除那些讓你分心的“東西”,把精力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持續保持績效並不容易,但並非不可能實現,秘密就在於要相信自己能做到。你可以努力將精力放在那些能給你帶來最大滿足感的事情上,從而讓自己更輕鬆地實現持續的績效。在工作中,你可以在較長的時間裡做某事都比較成功,但只有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真正的成功才會到來。如果不喜歡自己所做的工作,那麼工作最終僅僅是一種機械運動,你的內心還在等待著真正喜歡的事情召喚自己。可是真正喜歡的事情並不一定會自己送上門來,你應該主動去追求自己所想。

不管在任何時候,都會有許多事情發生,所以人們會輕易地忽視小事情,認為它們跟自身的成功無關。儘管人們喜歡追求速度,但有句老話是“欲速則不達”。事實上,“磨刀不誤砍柴工”。我想說,如果你在最初就做對事情,那麼就能保持正確的生涯線。否則最初所追求的速度反而會離你越來越遠,因為你發現自己必須原路折返。留心自己所做的事情和做事的方式,你將會獲得更快的前進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