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堂寫作課(2)|小說在架:如何將你靈感的木塊搭出故事的骨架

我遇見許多剛剛開始寫小說的作者,發現他們普遍會遇到同一個問題:

有一個很好的想法,可是寫不下去怎麼辦啊?

靈感是寫作之源。一則好看的故事,一本讓人慾罷不能的小說,最初也許就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想法、小念頭。讓靈感脫胎換骨,蛻化成真正的、完整的故事,就要用一些技巧、方法。

如何將你的靈感骨塊搭建成故事架構是寫作中至關重要的一步。

古人說“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其實寫作也是。

如果,你不能保持對靈感的追問,那麼靈感永遠都只是轉瞬即逝的花火。

2000年聖誕節,那時候我獲得了人生裡第一個重要的獎項,貝塔斯曼·人民文學新人獎。當時,網上流行一種病毒,名字叫做“女鬼”。如果電腦感染了這種病毒,上網上到一半,就會突然黑屏,出現一隻女鬼的形象來。

在當時的中國,《午夜兇鈴》電影以及鈴木光司的同名小說非常火爆。從錄像帶裡爬出來的貞子、依附在錄像帶裡的詛咒……成為整整一代人特有的記憶。

“女鬼”病毒就像是導火索一樣,點燃了我的靈感之火。

於是,我也跟一位網上好友打了一個賭,說自己也能寫一個像《午夜兇鈴》那樣的小說。那時候,我正在閱讀一本《日暮東陵》的書。這是一本紀實文學,記載著清朝皇室東陵慈禧墓被盜的故事。

於是,我就結合《午夜兇鈴》的敘述節奏、“女鬼”病毒的社會現象和孫殿英盜墓的歷史,寫下了我的長篇處女作、也是中國互聯網上第一部懸疑小說《病毒》。

“女鬼”病毒、慈禧墓、午夜兇鈴……這些看似不相關的元素,被我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強大又有衝擊力的整體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我便是以一個靈感為基點,儘可能地多去聯想各種元素,並找到其中的內在聯繫。

24堂寫作課(2)|小說在架:如何將你靈感的木塊搭出故事的骨架

怎麼去找元素之間的內在聯繫呢?最簡單的方法,便是對靈感的追問。

換句話來說,就是你這個點子想要表達什麼,想要達到怎麼樣的效果。在整個故事裡,你這個點子是不可或缺的核心,還是隻是一個故事的開端?通過深層次的追問和思考,靈感就不再是稍縱即逝的點子和創意,而是一個完整的故事架構。

那麼到底有哪些具體追問呢?

我們以“女鬼”病毒為例,這個病毒,出現的場景在哪裡?這個問題,可以引出關於重點場景的明確設計。於是故事便有了一個發生的特定背景,接下來的所有事情,都會和這個背景相關。

我們還會問,這是誰的故事?這個病毒會影響到誰的工作、生活?這個問題,可以引出我們的主人公。

主人公出場,主人公會有他的工作生活環境、會有他的父母親人、會有他的感情故事、會有他的視角經歷,接下來所有的事情,都會因為他的出現而正式開始。

我們還會問,主人公到底遭遇什麼了?這個病毒將他引入到了一種什麼樣的矛盾中?那麼迎面而來的就是故事的矛盾,矛盾有了,心中的疑團困惑也便都一個個變實在,落地生根,長出故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