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界的四種歪風邪氣

文藝界的四種歪風邪氣

文藝界從來都是提倡“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花草繁盛了自然也就免不了毒草、臭花與蒼蠅、蚊子。一些不良風氣不單影響著某個藝術領域的健康發展,也敗壞著文化生態,限制了文藝產品服務社會、服務群眾、服務發展的功效發揮。

文藝界的歪風邪氣,概況起來有以下幾種:

文藝界的四種歪風邪氣

一是拉山頭、湊圈子。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同行業的聚集到一塊交流探討,這是自然而然的,慢慢的也就形成了圈子。但一些圈子形成後,就會顯現出明顯的排他傾向,進而在圈子內部互相吹捧,輪番抬轎,搞人情往來;任人(作品)唯圈,對於圈子以外的人或者作品,就利用圈子的力量極端打壓。這非常類似歷史上屢屢出現併為患不淺的黨爭,幾個權臣勾結成團,把持朝政,還互相歌功頌德,蔽人耳目。這種山頭和圈子對於文藝界最大的危害就是新人、新品難出。

二是王婆賣瓜,自我吹捧。山頭主義的吹捧至少還有一張“互相”的交換作遮羞布,但比這更令人厭惡的是無限度的自我吹捧。一些大師、專家、教授、學者但凡辦講座、搞演講,不是傳授技藝、展示作品,也不是探討學問、交流得,而是用十之六七的篇幅和時間自我吹噓。自己的某作品、某創意曾經如何獲得達官貴人的青睞,某人因為有了自己的作品或者得到自己的指點乃至受到自己的影響如何突飛猛進,如何獲得神仙指路般的晉級,如此這般等等。初聽令人從腳心裡開始發起敬仰,再聽則生膩,繼續聽則腸胃不舒坦。這種自我吹噓,看似自我推介,實則從始至終透著一股子唯利是圖的市儈氣,也非常類似街頭小販“耗子藥,耗子藥,耗子吃了跑不脫”的低等叫賣。

文藝界的四種歪風邪氣

第三種拉幫結派,圈地為營。這種歪風其實就是第一種歪風的分支。第一種歪風主要集中在對於異己在聲勢、機會等方面的壓制,尚停留在精神層面。但第一種歪風在現實中往往很容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形成帶有黑惡勢力特徵的團伙。文藝界的各種協會、組織均屬於民間社團,其出入和會費繳納都應遵循自願的原則。但個別文藝組織則威逼利誘非成員個人或者組織入夥,或者採取不正常手段干涉非成員人的文藝活動,更有甚者會強迫非成員人繳納費用或者從他人的收益中抽成。這種自封的收費權和抽成權已經超出歪風邪氣的範疇,構成了違法行為。

第四種就是欺人欺世,販賣“皇帝的新裝”。稍有成就和聲名,就見不得反對的聲音,容不下不同的意見,接受不了一星半點的批評。更有一些所謂的大師離經叛道,嚴重脫離藝術規律、行業準則甚至道德規範,無限拓展和誇大藝術創新,扭曲審美標準,以怪為美、以醜為美,以毫無底線的庸俗、低俗去媚俗,製造噱頭,尋求關注。面對質疑,輕則置若罔聞,秋風過耳,重則就以“不懂藝術”、“對牛彈琴”等大帽子壓制。一些也已走上歪路的“藝術家”,可以自詡陽春白雪,何以自嘆曲高和寡,這種只有自己可以理解,只有自己的三觀可以容納的“佳作”,留下來自娛自樂無有不可,但若拿出來供大眾欣賞,就要虛懷若谷,察納雅言。倘若一貫水米不進,拿大帽子壓人、遮羞,那就不是藝術個性,而是明目張膽的欺世。

文藝界的四種歪風邪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