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建一套家庭影院需要多少錢

上過音響論壇的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體會,討論的產品大多都是幾萬甚至幾十萬的系統,而對一兩萬元的音響產品不屑一顧,更不用說幾千元的產品了

正是這樣的言論,才會導致了人們心理上的疑惑,便宜了怕不好,貴了賣不起。

如何正確看待音響價錢的問題,要明白以下幾個道理:

第一,現代家庭影院可以說是一項系統工程,這和十幾年前買套音響完全是兩個概念。十幾年前買的是產品,買回來擺上就行,走明線也無所謂;而現在的家庭影院則是一項工程,這個工程比安裝地板磚、房屋吊頂等複雜得多,工期更長,技術要求更高。

首先是家庭的住房環境改變。現代家庭影院一般都要考慮如何與裝修搭配,即使是客廳,起碼也要走暗線,人工、施工週期都是需要考慮進去的,費用不少。

其次是動手能力。由於設備複雜,無論是播放器、功放、液晶電視還是投影機,很多人根本無法自己完成,大多是由商家的技術人員上門安裝調試的。由於目前國內的商業環境下,隱形的成本實在太高,高房租、高人工、時間成本等,這些費用都是必須的,另外還有產品的品牌附加值等,普通的商業鋪面根本無法維持正常運轉。因此目前的家庭影院銷售大多以定製安裝的形式,主要針對消費能力強的別墅豪宅客戶,價格偏高是很正常的。就目前國內的消費意識來說,大多數人很難接受把產品和服務分開報價,因此產品報價裡是包括了服務費用的。

再其次就是概念混淆的問題。當你聽到誰家的家庭影院花了幾萬、十幾萬,可能會嚇一跳,以為音響就要那麼貴。其實不然,這種隨口說出的價格往往包括了房間的裝修、燈光、聲學設計、人工費用、投影機、幕布、播放器、音響器材都在內的,屬於系統工程的總價格,而音響部分可能只有幾萬塊甚至萬把塊而已。

第二,音響的商品屬性:

音響首先是一套家用產品,當然也是一件成人的玩具,可以用,可以玩,但歸根結底,音響也是一件商品。

站在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看法:

在廠家商家眼裡:產品越貴越好,可以多掙錢。

發燒友眼裡: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在土豪眼裡:考慮的是能不能配得上身份和豪宅。

在普通人眼裡:越便宜越好,效果不打折。

作為一件商品,就有大路貨、品牌貨、奢侈品、國產貨、進口貨、假洋鬼子、正宗貨、假貨等區別,僅僅用價錢來衡量,是不足以證明一套音響的真正價值的。

音響屬於傳統行業,基礎材料尤其是對功能效果起關鍵作用的材料恰恰是最便宜的,貴的反而是外觀成本。另外就是品牌附加值,如果再貴,那就是所謂的“發燒”了。

舉個例子,喇叭的材料主要是磁石、鐵、、鋁、紙、塑料、銅線等,幾十元的成本就可以做出很好的喇叭來,即使是一些鼎鼎大名的世界品牌喇叭,加上品牌附加值,幾百元也能買到非常好的喇叭。為何音響動輒就是幾千、幾萬呢?首先是外觀成本佔了很大的比重,比如木箱和烤漆,這是音箱成本最高的部分,其次是技術,第三就是品牌附加了。

外觀成本是實實在在擺在那裡的,一看就值錢或不值錢,但與效果功能無關。而所謂的技術和品牌也是不一定靠得住的,虛虛實實、真真假假。這就需要消費者的火眼金睛和學習能力了。

音響價錢與效果並沒有直接的關係,如何在可接受的價位內選擇到正確的器材才是關鍵。

在星工場看來,如果不考慮“發燒”折騰、不考慮面子、不迷信專家言論、不輕信商業噱頭,一套合格的家庭院音響並不需要花費太多,幾千元範圍內就能夠達到非常高水平。

如果自己動手組建,則可以剩下至少一半的費用,不需要向商家的支付人工服務等費用,那麼整套家庭影院包括投影機等在內,一萬元以內就能實現家有影院夢想。

組建一套家庭影院需要多少錢

富人的世界看不懂:1080P投影加星工場5.1音響,比這套電視櫃的價錢還要便宜三分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