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和家庭之間該如何權衡?

什麼是成功?

我們每一個人都非常追求成功,而且這個成功的定義還是多維度的。成功到底如何定義?是掙多少錢?還是職位做到多高?我想如果當我的人生快走到盡頭,思考這輩子如果重來我還會這麼過,我覺得就算成功了。

所以,活出你自己想要的樣子就是成功。

每一個女人想要的都很多,希望生活事業的平衡,因為我們要的不光是家,不光是做好媽媽和妻子,還有屬於自我的空間和自我實現。其實balance(平衡)這個詞本身就把這些東西都當成了矛盾體。我最近的頓悟是,我們需要的是融合。

事業和家庭之間該如何權衡?

養和教的問題不僅僅讓老人們感到糾結,同時也讓年輕的爸爸媽媽們頭疼不已。

由於特殊的中國式家庭結構,不僅讓如何帶、怎麼帶成了問題,也讓孩子由誰來帶成了問題。孩子由誰帶,無非就是三種情況:。

第一、老人帶

這種情況針對的是由於自己的工作在外地,再加上工作環境的不允許,只有把孩子放在家裡,讓老人帶。這種情況會由於父母和孩子接觸的少,讓孩子不能感受來自於父母的愛,而形成性格上的缺陷。這種情況就需要父母要經常通過電話、網絡等方式和孩子不斷的進行溝通和交流,雖然人不在身邊,但是也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並沒有忘記他們,不管在哪裡都是愛他們的。  

切記:在交流和溝通的時候,不要只問孩子的成績和有沒有不聽話,這會讓孩子不願再接聽你的電話,要把自己對孩子的想念傳達給孩子,多問問孩子的心情,有沒有遇到什麼困難。

事業和家庭之間該如何權衡?

第二、自己帶孩子

這種是最好的方式,孩子在父母的身邊會有安全感。並且,孩子會從父母身上潛移默化的學習到很多語言和行為模式,這些對孩子的成長都很重要。可是,有很多的年輕父母卻忽略了這點的重要性,形成了只有媽媽一人帶孩子的現狀,母親對孩子的影響很關鍵,但是,父親的缺席對孩子也會造成不良的影響。母親,善良、寬容、柔弱;父親,果敢、堅強、力量,這些不同的人格特質,是由父母兩個人才能對孩子形成影響的,一個人是永遠不會起到作用的。 

切記:不管是什麼情況,都不能成為在教育孩子過程中缺席的理由,爸爸和媽媽、孩子,是一個家庭的組成部分,這就好比是一部機器,缺少了誰,這部機器都不可能正常運轉。所以,你可以忙工作、忙生意,但是,不要忘了,一定要讓孩子感覺到你的存在。

事業和家庭之間該如何權衡?

第三、老人和自己一起帶

這是當下比較實際的方式,也是問題比較突出的一種方式。年輕的爸媽,上有四位老人,下有一個孩子,大家住在一起難免會有磕磕碰碰,特別是孩子的問題,經常惹煩憂。老人對孩子的過於疼愛,年輕的爸媽看不慣,自己對孩子的嚴厲,老人有時候會心疼,這是最常見的分歧點。  

切記:千萬不要因為孩子的問題而引發家庭內部的矛盾,一定要就事論事,家庭成員的和睦相處就是一種良好地教育環境,孩子在和睦的家庭氛圍中成長,就是有點小問題,也會很快被愛的氛圍所淹沒。

事業和家庭之間該如何權衡?

不管是誰來帶孩子,父母才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這是天職,這是法律所賦予的神聖職責。任何一位父母都沒有理由和資格,推卸這份責任,更不要因為某種困難而放棄孩子。所以,年輕的爸媽們,你不但要會養孩子,更重要的是要學會教育孩子,要想讓孩子優秀,做父母的就要不斷地學習如何教育,在教育的道路上從來沒有一層不變的規律可循,只有不斷地學習,再學習!

喜歡請別忘記轉發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