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週一課」馬克思主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

「每周一课」马克思主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週年大會上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人民的理論,第一次創立了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精神博大精深,是人民的理論。因為馬克思主義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是“為人類求解放”,它是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的思想體系。人民實現自身解放,首先是要推翻舊世界、建立新世界,將人民從被統治、被壓迫、被奴役的地位中解放出來,使人民成為社會和國家的真正主人。通過革命,最終建立一個沒有壓迫、沒有剝削、人人平等、人人自由的理想社會。人民實現自身解放,為的是實現“人類的自由解放”,讓國與國之間、民族與民族之間、人與人之間生活在一個自由、平等、和諧、文明、美好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之中。讓人人獲得人身、人格、思想上的真正自主和解放。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是馬克思主義人民理論在中國的具體踐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並付諸實施,取得偉大成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具體體現。一方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彰顯了人民的主體地位。歷史唯物主義認為,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體,是推動社會發展進步的決定力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始終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刻闡釋了人民對我們國家的重大意義,飽含著對人民的尊崇和熱愛。我們要始終尊重人民的主人翁地位,深深紮根人民、緊緊依靠人民,帶領人民創造屬於新時代的光輝業績。另一方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體現了鮮明的人民立場。人民立場是我們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我們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既是對我們黨執政為民理念的充分詮釋,也是踐行黨的宗旨的根本要求。我們要始終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帶領人民創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在新時代,我們要始終順應、回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嚮往,“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這才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真正堅持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

堅持馬克思主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新中國的法治發展經歷了“法制—法治—全面法治”的歷史軌跡。今天,中國已經進入“全面依法治國”的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到2035年,做到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基本建成。在新時代,我們要深化全面依法治國實踐。這就要求在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環節繼續推進改革。在中國要深化全面依法治國實踐,必須高舉馬克思主義旗幟。堅持馬克思主義理論和中國的具體實踐相結合,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宣講人:溫縣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長 王衛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