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金辉帮刘国博圆北京国安梦(二)

中赫国安新秀刘国博当初为什么离开北京?

说起刘国博离开北京,他的父亲刘劲松说:“我这两个儿子为了踢球为了留北京,真是充满坎坷。

周金辉帮刘国博圆北京国安梦(二)

其实我们家是老北京人,和很多北京孩子一样,80年代中国队冲击世界杯,让不少男孩儿想当足球运动员,我身高1米80多,有些业余教练说我是高中锋的材料。可因为家里反对和其它原因,我的足球梦破灭了。很多像我一样有足球梦的男孩一旦实现不了做运动员的理想,就不得不为生存而努力。我算比较努力和看的比较准的,我从小小的饭馆、服装店做起,慢慢有了积累,到1991年我才20多岁就就去香港定居了。1999年我带着香港公民的身份回到北京发展,娶了个羽毛球运动员出身的北京媳妇儿,先后生了两个儿子。他们虽然还小,未来的道路比我们宽广多了,他们可以上大学——现在也好考了;他们可以继承我经商的事业——不用白手起家了。但大儿子刘国博受我影响太深,偏偏喜欢足球!北京越野俱乐部创始人蔡伟详细观察了儿子,说你儿子是踢球的材料,速度快技术细腻,你赶快把他转到南湖东园小学分校吧,那是个足球重点学校,更有利于他成长。我就给儿子转学,他去的毕竟比较晚,一开始轮不上他上场,儿子有些苦恼,觉得自己并不比上场的孩子差。我去看了几次,很有感触的是踢球的基本没有北京孩子,我就和教练开玩笑‘您这是在培养河南队啊!’教练说让我孩子试试,果然实力一点不差,很快成为球队的主力。我感到北京孩子不能吃苦的偏见也影响了不少教练,当然北京孩子也应该学会吃苦。”

周金辉帮刘国博圆北京国安梦(二)

刘劲松又开始述说他怎样尊重儿子的选择,他说:“儿子越踢越出息,一些足球学校也盯上这个苗子了,送还是不送,家里还开了个规模不小的‘研讨会’,几乎都不赞成,说中国足球那么臭,丑闻那么多,别让孩子学坏了,他挺聪明,上大学也不难。其实我早已征求了儿子的意见,我说你喜欢我就支持,你不喜欢我绝不逼你,儿子说两天不踢球心里就受不了,于是我对亲属们说,你们的反对更增加了我的信心,我就要尊重他自己的选择。事实证明,儿子的选择是对的,至于说足球球员怎么不好我一点没体会到,我觉得社会把足球运动员妖魔化了,他们都很阳光,从人品来说都在同年龄段的水准线之上,我甚至感到男人不踢球都不够爷们儿。我没听家里的,让孩子从事足球运动。

刘国博成长很快,而且已经名声在外。他和他父亲刘劲松都希望为家乡效力,但国安梯队没有适合年龄,除非再等两年。而中国俱乐部选拔球员都是从早期开始,如果晚一点进行正规训练有可能永远失去竞争力,虽然与欧洲的做法有不少区别,但谁也无法违抗,无奈之下只能离开北京。(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