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些年來,你有沒有在某個時刻感覺到曾經學的東西很不實用?

這麼些年來,你有沒有在某個時刻感覺到曾經學的東西很不實用?


很多時候,隨著時間的流逝,閱歷的增長,以及各色各類人物的接觸,忽然會有一個奇怪的念頭冒出來~原來以前學的都不適用了。

比如,小時候,我們被要求小孩子不能撒謊。要誠實。工作了才發現,太誠實未必就是負責任的態度。很多人,並不喜歡我們太誠實。

比如,課文中,那些捨生忘死,公而忘私,為了整體利益而冒天下之大不韙的人,在今天,我們的身邊,基本不存在了。如果我們還傻傻地照抄照搬,只是書生意氣。

比如,工作中,我們熬盡心血,思前想後,面面俱到拿出的一個方案,可能只因為要削減某個人的現實利益,而被無情的丟棄一邊,甚至招來臭罵。

比如,我們看到了工作中的漏洞,想好了解決對策,在會上主動提出,原本會得到領導的認同,卻不料收穫的是可怕而怪異的沉默。

比如,領導把你送到新的崗位,當著大家的面對你一再表揚,誇你能力強,業務素質高,要求大家支持你的工作,大家紛紛表示,絕對按領導的意思辦。但是,在實際工作中,你的所有好的提議總是收到來自不同方面的阻力。

或許還有很多類似的情況。總之,你以為你自己是想著把事情辦好,把工作做好,但,不論工作的過程,還是推進的結果,總是不盡如人意。

你有點氣餒,開始懷疑,學會自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這都是我一直受到的教育。為什麼現實總是行不通?難道我以前受到的教育都是假教育?

其實想起來,教育沒有錯,我們也沒有錯。錯就錯在現實與理想之間還有較大的差距。我們面臨的都是現實,而書本教我們的都是理想狀態。如果我們拿理想的狀態來衡量現實中的好壞對錯,不切實際,很是可笑。

要知道,現實與理想之間,還隔著一道鴻溝——趨利避害的人性。

是的。產生上述問題的根源就在於此——“趨利避害的人性”。

因為你的方案損害了某個關鍵人的利益,因為你的公心排擠了同僚感情,因為你的善良超越了你的權限,因為你的專注忽視了小人作用……

所以,你乾的很艱難,走的很辛苦,錯的很冤枉。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請把這句話讀一百遍。要不然,怎麼叫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呢?

什麼是世事?就是所有的事。好的事壞的事,明的事暗的事,大的事小的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都可以納入到這個範圍來。

什麼是人情?就是人的本性。就是外界事物所引起的喜、怒、愛、憎、哀、懼等心理狀態。關心誰嫉恨誰,厭惡什麼喜好什麼,擔心什麼在乎什麼……

所以,如果你充分讀懂了上面那句詩,再進一步深化了對世事和人情的認識和把控,從而在工作和生活中不那麼死搬硬套書本,不太苛求自己,我相信,就可以逐步打通現實與理想間的距離,不再那麼痛苦,不再認為曾經受到的教育是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