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工錄入發票到賬務自動化處理,只差一個OCR的距離

從人工錄入發票到賬務自動化處理,只差一個OCR的距離

有關數據顯示,中國每年會開具2000億張紙幣發票,約合紙張12萬噸,大約是86萬棵成年樹木。

千億張的發票上承載著海量的重要信息。對於企業來說,發票內容是很重要的數據,在供應商管理、合同管理、報銷管理、稅務認證、客戶管理等各業務方面都需要使用。

在無紙化辦公越來越成為一種不可阻擋的趨勢的今天,日常工作越來越多的任務需要在電腦端和移動端進行。2012年起,電子發票開始投入使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紙質發票的缺陷。但到今天,紙質發票仍然廣泛使用,發票信息的人工錄入依然佔據了多數財務管理人員大部分的精力。

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髮展,人工智能領域不斷突破,日新月異的科技成果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帶來了諸多的便利。而發票批量錄入正是迫切需要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發展解決的問題之一。

如果可以通過批量掃描拍照識別的方式採集發票數據,可以大大提高數據採集的效率,降低人力物力的開銷。

但相比一般的紙質文檔,發票識別的難度更大。發票上的數據信息多以表格和漢字數字形式出現,票據紙張大小不一,格式各異,表格線分佈不均勻等等因素造成識別難度大大增加。

傳統OCR識別流程複雜,需要對通過掃描得到的圖像進行灰度化、二值化、去黑邊、區域定位和分類、行切分、單字切分、OCR識別、後處理、結構化等一系列流程處理,對圖像質量要求高,不能角度傾斜,而且必須使用固定模板,適用性低,遠遠不能滿足發票識別的實際需求。

易道博識智能OCR識別技術應用在財務管理中,幫助實現賬務自動化處理,可以自動分類識別單據內容,自動生成系統對應業務單據,直接對接到OA/ERP系統,免去人工錄入的麻煩,大大提高業務處理速度及準確性,保證在業務流程中能及時將相關信息傳遞給下一個環節,併為企業降低大量的運營成本。

不僅是發票,易道博識的智能OCR識別技術可以適用於企業財稅管理流程中的多種票據表單的識別,包括但不限於支票、匯票、送貨單、合同以及其他各種式樣的票據。

智能OCR識別錄入發票是對傳統人工錄入方式的顛覆,基於先進的智能OCR技術,把繁瑣重複的工作交給計算機,充分發揮機器的優勢,從本質上提升發票錄入的效率,幫助企業把人從重複性勞動中解放出來,投入到更有創造力的工作中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