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的種類圖片大全


蜻蜓別稱丁丁、點燈兒、螞螂等,分蜻科和蜓科,幼蟲在水中發育,在水中用直腸氣管鰓呼吸,一般要經11次以上蛻皮,需時2年或2年以上才沿水草爬出水面,再經最後蛻皮羽化為成蟲,目前已知種類超過5000種,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蜻蜓的種類圖片大全吧!

碧偉蜓是全國各地常見的品種之一,性胸部黃綠色,具黑點,身長75毫米,翼展110毫米,單翼寬18毫米,頭7毫米,身13毫米,尾55毫米,另外有大型的體長可達9釐米,小型的變異只有6釐米。

薄翅蜻蜓腹部長31~33毫米,雄蟲體色單純黃褐色,腹部末端背側具黑斑,雌雄差異不大。本種是臺灣分佈最廣、數量最多的蜻蜓。成蟲出現於4至12月,生活在平地都市至高山地區。稚蟲繁殖於各類靜水環境。秋季族群非常龐大,到處可見成群飛舞,但較少停棲休息。

長葉異痣蟌分佈於華北、東北部分地區,棲息於挺水植物生長茂盛的池塘、湖泊、水渠附近。成蟲發生期6~9月,雌性單獨把卵產在近水面的植物組織內。雌蟲體色與雄蟲相差較大,全身以淡綠色為主,腹端沒有斑點。剛羽化的個體全身橙紅色,隨著成熟度的提高,漸漸由橙紅色變為淡綠色。

長痣綠蜓的雄性蜻蜓腹部為藍色,腹部白色為雌性(極個別為藍色)。雄性一般白天活動,而雌性活動基本是傍晚,但當雌雄交配產卵時則會成對全天活動。分佈於我國華北地區。

橙斑蜻蜓的腹部長24~27毫米,雌蟲與未熟雄蟲相似,同樣近似扶桑蜻蜓,但本種腹部背側中央不具黃色縱斑,雌蟲腹部黃斑較未熟雄蟲發達。成蟲出現於4至10月,生活在海拔300公尺以下池塘、湖泊等靜水環境。

粗腰蜻蜓的腹部長17~19毫米。雄蟲體色水藍色,胸部黑色斑紋特殊。雌蟲體色黃褐色或綠褐色,黑色斑紋雌雄相同。成蟲出現於4至11月,生活在低海拔地區的池塘、水田、沼澤等靜水環境。

鼎脈蜻蜓的腹部長33~36毫米。近似灰黑蜻蜓,但體型較小。雄蟲胸部黑色,腹端黑色部分較長,翅膀基部黑色,不具粉狀藍灰色。雌蟲胸部背側中央黃色,翅端不具黑褐色。鼎脈蜻蜓是海拔1500公尺以下地區常見的種類,成蟲出現於5至10月,生活在水田、池塘、沼澤、山溝、小溪等緩流環境。

杜松蜻蜓的腹部長36~40毫米。雄蟲胸部為黃綠、黑色相間條狀斑,腹部黑色,具白色斑紋。雌雄差異不明顯。杜松蜻蜓是平地與中、低海拔極常見的種類,成蟲出現於3至11月,在山溝、水田、池塘、沼澤等各類靜水環境幾乎隨處可見。

褐斑蜻蜓的腹部長21~23毫米。雄蟲胸部褐色,腹部橙色,翅膀除末端外為橙色。雌蟲和未熟雄蟲外觀相似,但體色偏黃褐色,翅膀也是淡褐色。成蟲出現於4至11月,生活在低海拔地區的池塘、湖泊、沼澤等靜水環境。

紅蜻蜓是常見的蜻蜓之一,腹長約3釐米,後翅長約四釐米。成熟雄蜻蜓體色為硃紅色,翅膀透明。雌蟲則為黃色。分佈於中低海拔地區,主要出現在4~12月份,常在水域附近的草叢附近活動。

黃蜻是世界上最常見的蜻蜓,雄性身體紅色,雌性則是黃色。雄性身體比雌性堅硬些,羽化後的黃蜻顏色很淺,雄性黃色,但是過短時間則變為深黃色接近紅色,頭部深紅色。而雌性剛羽化時則是淺黃色,過段時間才會變成黃色。

巨圓臀大蜓是中國最大的蜻蜓,也是世界上最大種類之一。腹長80毫米,後翅長63毫米。雄蟲腹長64毫米,後翅長52毫米,下唇黃褐色,上唇端半部黑色。雄蟲上肛附器黑色,與第小腹節等長,下肛附器較上肛附器短。雌蟲尾部附屬器長10毫米,黑色,硬錐狀。分佈於臺灣、北京、浙江、福建等地。


樂仙蜻蜓的複眼黑色,胸部深藍色,腹部黑色,翅透明,後翅有褐斑,翅為黑褐色。喜歡棲於高流量但流速緩慢的溪流中,亦會出沒於山澗中其稚蟲成長生境的小石池中的巨石和底巖部份。

麻斑晏蜓的腹部長63~68毫米,複眼綠色,頭部呈黃綠色,額部上方有“工”字形的黑斑,胸部也為綠色。麻斑晏蜓主要棲息在臺灣全島海拔1000公尺以下,成蟲出現於4至11月,生活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池塘、沼澤等水生植物叢生的靜水環境。

善變蜻蜓腹部長22~25毫米。雄蟲除翅端外,全身為紅褐色,腹部具黑色斑。雌蟲外形和雄蟲相同,但成熟個體有紅褐色與黃褐色兩型。未熟雄蟲為黃褐色。我國東部與南部較常見,成蟲出現於3至11月,生活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池塘、沼澤、水田等靜水環境。

霜白蜻蜓成蟲腹部長33~36毫米,胸腹會有些許白粉,雄蟲胸部藍黑色或深藍紫色或紫褐色,腹部紅色。雌蟲胸部、腹部均為黃褐色。未熟雄蟲近似雌蟲。本種相當普遍常見,成蟲出現於3至11月,生活在海拔1600公尺以下地區各類靜水環境。

烏帶晏蜓的腹部長53~59毫米。雄蟲胸部綠色,具2條黑色細條斑,為同屬近似種中最明顯的特徵,腹部前端有藍色斑紋。雌蟲腹部前端藍色斑紋較雄蟲不發達。成蟲出現於4至10月,生活在海拔1500公尺以下的池塘、沼澤、湖泊等靜水環境。

玉帶蜻為中型的美麗種類,成蟲腹長30毫米,翅展70毫米,褐色或黑色,翅基部具有黑褐色斑,腹部第三、四節白色,其中雌性白色腹節帶有黃色,生活在林間的池塘、湖泊、沼澤等大面積靜水環境周圍。

侏儒蜻蜓腹部長19~21毫米。雄蟲體色灰藍色,胸部具微細黑斑,腹部後段具明顯黑色斑紋。雌蟲體色淡黃色,黑色斑紋和雄蟲相近。未熟雄蟲體色近似雌蟲。成蟲出現於3至11月,生活在低海拔地區的池塘、沼澤、水田等靜水環境,而平地鄉村或低山帶之各處短草叢上也很容易發現。

紫紅蜻蜓成蟲出現於5至11月,生活在海拔2000米以下地區的池塘、水庫、山溝、溝壑、沼澤或緩流小溪等環境。腹眼紅色,胸部為紅紫色,腹部為紫紅色,翅基具暗橙色斑,翅為紅色。雌雄差異較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